华洋杂处、新旧交汇,香港社会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孕育了独特的城市文学形态。作为中国最早接受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城市之一,香港的文学作品往往雅俗并举;强势的外来文化遇上深厚的乡土传统,呈现出方言与国语、乡土与现代的杂糅;而作为一座“身份未明的城市”,身份问题上的痛苦和迷惘贯穿文本之中,“本土意识”和“身份认同”成为香港作家们不懈追寻的话题。
本期席地而坐,我们邀请到了两位青年作家,一起来聊聊自己认知中的香港文学。程皎旸的小说集《危险动物》正是基于香港这座城市展开,生活其中的日子里,香港的空间给了她哪些创作灵感?作为一名潮汕人,陈润庭也分享了自己对香港人事的感知、香港文学的启蒙与自己的相关创作。
从金庸、张爱玲、刘以鬯,到西西、钟晓阳、李碧华、黄碧云、亦舒,作家们是如何书写香港的?我们如何去理解他们笔下的“香港性”?这种香港性,是否与“上海性”有着某种互嵌与互文?香港文学,或许是当代城市书写极具代表性的一例缩影。
商业文化冲击之下,城市中的文学面临着边缘化的处境。本期节目中,我们也聊到了青年创作者的生存状况。程皎旸说自己像刘以鬯一样,不得不“贩卖文字、出卖灵魂”;而陈润庭作为中文系博士生,则身处无解的高校内卷漩涡。在此种现实下,今日的严肃写作还不如“存钱到余额宝”?新人创作者的发表之路还有哪些可能?
【本期主播】
宗城:人类观察员,席地而坐发起者
【本期嘉宾】
程皎旸:青年作者,香港大学文学硕士,已出版小说集《危险动物》
陈润庭:青年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02:41 程程谈《危险动物》创作契机:香港像是魔方,走两步就转一下
06:49 香港的空间印象:割裂、疏离、逼仄之中的精准生活
15:00 陈润庭谈自己的香港文学启蒙:金庸的通俗快感与古典美学
17:44 宗城谈作者的地域气味:岭南、香港与马华作家
20:06 程程的香港情结:张爱玲、钟晓阳、黄碧云
24:55 内嵌于香港城市书写中的上海性
32:26 “香港性”——刘以鬯小说中真正的主角
36:10 香港文学、影视里的恐怖与猎奇色彩
38:09 青年作者的生存现状:在金融公司贩卖文字,在高校学界艰辛内卷
43:40 宗城谈作者的稳定与不稳定:写作还不如存钱到余额宝
48:06 小说创作者的作品发表,如何实现从0到1的跨越?
55:13 相关书籍推荐
【本期提到的作家与作品】
金庸:《神雕侠侣》《碧血剑》
张爱玲:《小团圆》《第一炉香》
钟晓阳:《燃烧之后》
黄碧云: 《烈佬传》
刘以鬯:《酒徒》《对倒》《迷楼》
赵稀方:《小说香港》
陈志华: 《失踪的象》
李碧华:《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
其他作家:亦舒 韩丽珠 黄锦树 黎紫书
电影:邱礼涛《伊波拉病毒》
【结尾推荐书籍】
萨曼塔·施维伯林:《吃鸟的女孩》《营救距离》
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方特:《三只忧伤的老虎》
西西:《钦天监》《哨鹿》
陈浩基:《网内人》《13·67》
吴煦斌:《牛》
【本期配乐】
片头:梅林茂 <Yumeji’s Theme>
片尾:钟定一 <Waterfall>
【剪辑】朱丽婷
【校对】晓桐、小术
【文案】艾雯
感谢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帐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