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躬类(二十七)

持躬类(二十七)

00:00
02:43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这条格言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节制,保留一点余地给别人,无论做事或者讲话,都不能做到极限、说到尽头,才能减少过失,排除障碍,古人也有很多经验教训。这里举出古人的例子: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些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北宋著名学者胡安国先生是程颐的学生,谥号文定,他说的是:“人不能要求事事称心如意,要常有些不足的地方才好。往往是刚刚得到称心满愿,就会有不如意事情出来了,我每次经历试验都是这样,丝毫不差。”其实明了了善恶祸福、因果的道理,这件事也就不难理解,一般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多半都是有善有恶,互相交织。善不能圆满,夹杂恶业,果报又怎么可能尽善尽美呢?如果强求完美,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当然是做不到的。明白道理的人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所谓乐极生悲,盛极必衰,随缘自在,减了多少得失心,省了多少烦恼。所以
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宋朝名士邵康节先生,也是着名的命相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着有《皇极经世书》,深通因果道理。他在诗中写道,“好花看到半开时”,这实在是修身处世的最好写照,真实贴切,充分表现出中国文化含蓄蕴藉的意味,就像中国的书法、绘画中的留白一样,余韵无穷。
这段的意思告诉我们,凡事要留有余地,有想象的空间最为有味。花开一半时,生机无限;画有留白,悟处深远。这种活泼灵动,又怎么说得尽、做得尽呢?无尽,正是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依然生机勃发的道理所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