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墨竹画家戚学慧 》
戚学慧,河北人。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中国佛教文化方向。中国美协会员,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策划与美术工作部主任,国家博物馆 艺术委员会委员。曾主编《翰墨》杂志。擅长画竹,作品曾被奥运会组委会和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戚学慧在文化文博系统工作四十余年,耳濡目染之间陶冶和升华了其与生俱来的书画情操。他数十年来精研笔墨,躬行不辍。其尤擅长于-墨竹,作品上法宋元,下参明清,出于造化,得于心源,格调高古,画风清雅,无半丝-尘俗之气,成为墨竹画“师古出新”的典范。其竹画作品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先后具体策划 成功举办了国内外百余个重要展览。其中有: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星云大师一笔字 书法展、毕加索:沃拉尔系列版画、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守成与腾飞—范曾卡尔多联展、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展、伦勃朗艺术展、任梦璋八十艺术回顾展、周彦生花鸟画艺术展、欧阳中石书中华美德古训展、纪念刘开渠/诞辰110周年展、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黄君璧/书画展、迪士尼经典动画艺术展、安娜·高美/雕塑艺术展、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文怀沙 /法书展、饶宗颐/百岁艺术展、袁运甫/画展、时代领跑者/美术作品展、谢云/书法展、萧朗/书画艺术展、韩美林/艺术展、黄永玉/艺术展等重要展览。画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文人,或者至少是一个文化人,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我们回溯古今中外的大画家莫不如此。戚学慧本人 显然具备了这种文化品质,其作品更具备了这种文化品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空心、有节、坚韧、常青、挺直、抗严寒等自然特征与中国传统德性文化、儒家思想相契合,因此而被赋予了谦虚、气节正直、坚贞、孝义、清静虚心等精神内涵。竹子是中国文人的写照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爱竹、诵竹、画竹者众多。魏晋有竹林七贤,中国庭园几乎无园不竹。竹者重节,节者为信!所以竹子代表重节、重信。有竹报平安、青梅竹马、茂林修竹、势如破竹之说画竹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科。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可医。竹子谦谦君子,是高雅的象征,给人精神上的力量远比物质重要。 选择画竹,无疑体现了戚学慧本人的品性和高古的艺术追求,而取法宋元,则表现出了他的聪慧。画竹看似易画却极难脱俗。而在戚学慧的墨竹作品中却很少有明清人的习气,更无当代人的俗气。这些都从根本上缘于他取法高古和自性灵慧,所以才会超然脱俗。古人讲:“不痴迷,难成佛”。痴迷才会专精,专精才会深研,深研方会悟,而若能豁然顿悟,即会一朝得道,自现佛性。所以一个人如果专精于一个事业,加上自己的悟道,则必然会取得成就。戚学慧专精于墨竹,如痴如醉,情深意专。戚学慧的墨竹取法甚高,深得吴镇精髓,其将竹子的“雨风流韵”充分表现出来,颇得“竹君之品格”。画竹贵在表现其节操。竹也,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亦虚心,于风霜雨雪中卓然苍翠,铮铮然一君子是也!戚学慧先生的墨竹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气古格高,超然脱俗”看他的作品,使我们眼前豁然一亮。其画气格如此高古,韵调如此幽深,品味如此雅宜,绝无半点俗气,在当代画坛翡翠价格应属少见。气格是中国画的首要因素。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气格高则画高,气格低则画低,内外兼修达到天人合一是我追求的目标。戚学慧墨竹的笔法主要得益于其扎实的书法功底。其书法熔章草与今草于一炉,而于章草得益尤多,写来洋洋洒洒,婉转回荡,质古气朴,绝少艳俗柔媚之气。所以他所画出的竹子,一杆一石,一枝一叶,全由书法写出,非描画所能及也。筑基于丰厚的书法功力,戚学慧墨竹的笔法功力通透,灵活多变,丝毫没有刻板呆滞之意。戚学慧墨竹的用墨“灵透”黑处重而透,淡处雅而灵,溶破墨、宿墨于一体,墨韵清古,回味幽雅。数竿修竹,一块醉石,清风阵阵,雨声绵绵,心与竹俱空,好一番清凉世界!戚学慧的墨竹在章法上主要将画、书、印、诗统一在一起,以画为主,题款、题诗或长或短,印章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完全根据画面需要,而每一块都是画面不可剥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戚学慧具有传统文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他不仅长于书画,印章刻得也不错,这些无疑对他的绘画创作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戚学慧先生常常赋诗、写字、品茶、论道爱好广泛,尤善画竹,他上接文脉,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主张“极工而后能写意”,尊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特别强调要表现自己的“真性情”、“真意气”和“精气神”。他笔下的竹挺劲孤直,具有一种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正如郑板所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艺术手法上,戚学慧先生主张“意在笔先”,笔法 引书入画,披劲挺拔。墨法干、湿、浓、淡,并兼互用。章法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癯雅脱”的意趣。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 穿插于画面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又无一雷同,“一一毫端百卷书”,每一笔每一画都是多年的积累和数年的功力,每一笔每一画都源自于戚学慧先生的学问修养和性格品质。他说我在墨竹艺术创作中一直追求高古的气格和雅致的韵味愿做一名中国书画艺术传统的守护者和践行,夸张、变形是绘画的重要艺术手法,但是夸张和变形一定要在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变,我们应该对真、善、美充满热情的向往,也应该始终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心路一定要对,绘画方向才不会错。墨竹半卷,唯我道心清似水。观戚学慧的墨竹作品是一种享受。戚学慧潜心研究古人,师法古人,不被当下的名闻利养所驱动。他取法高,站位高,眼界高,心性高,我们真切地希望他能从笔墨中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和受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