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学生要学习现代汉语语法

第1课 中学生要学习现代汉语语法

00:00
09:48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构词和组词造句的规则。词由语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句子由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比如“我乘飞机去北京”,与“我去北京乘飞机”,两个句子都由5个词组成,而且所用的词都相同,只是结构不同,意思就不同了。学习语法,就是学习语言的结构规则。

二、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汉语语法?

1.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可以提高我们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比如,“学习语法”与“提高语言能力”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用关联词语来表示:①“只要学习语法,就能提高语言能力。”②“只有学习语法,才能提高语言能力。”——两个句子都是条件关系复句,哪一种理解和表达是正确的呢?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学习语法”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正确的理解和表达应该是“只有学习语法,才能提高语言能力”。

2. 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可以为我们在高中学习古代汉语打好基础。

比如,《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用现代汉语表述——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现代汉语中,“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别人”都是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但是,在古汉语中,“不己知”却是宾语在动词的前面,即宾语前置。为什么?原来古汉语语法有一条规则: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己”是代词,所以前置;“人”是名词,所以不前置。不知道现代汉语中的动宾结构,怎么学习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呢?

3.学习现代汉语语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比较中更好地学习外国语言。

比如,有一个句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将出现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聚焦我们这个时代的视角、符合现代人阅读和欣赏方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个句子比较长,要把它译成某种外语,首先要理清它的结构:句子的主体部分是“我国将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句首有状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宾语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前面有一个由三个并列短语组成的长定语。这样理解,我们才能准确地把它译成另外一种语言。

三、怎样学习现代汉语语法?

1.联系语言实际,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结构,正确理解语言。

有两个复句:①“他中考上了分数线,但体检不合格,∣所以很苦恼。”②“他中考上了分数线,∣但体检不合格,所以没录取。”——这两个复句都由三个分句构成,而且关联词语相同,但结构却不同:第①句第一个层次是因果关系,即他“很苦恼”的原因是“中考上了分数线,但体检不合格”;而第②句第一个层次是转折关系,即他“中考上了分数线”,本该录取,可是却“没录取”,其原因在于“体检不合格”。这样分析,我们就正确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2.联系语言实际,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结构,正确运用语言。

有一个句群:“粮库主任由于工作失职,造成小麦霉烂变质。上级为了严肃纪律,决定给他记过处分,并赔偿经济损失。”——这个句群中,后一个句子的主语是“上级”,但“上级”只能是“决定给他记过处分”的主语,而不能是“赔偿经济损失”的主语。因此应该修改为“上级”“责令他”“赔偿经济损失”。这样表达,才是正确的。

3.在与外语语法的比较中学习汉语语法,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汉语和英语都有一种基本句型“主语+谓语+宾语”,比如“我爱你”,英语里说“I love you”,这是汉语与英语相同的地方。但是,“我是一名教师”,英语里说“I am a teacher”,汉语里仍然看作“主语+谓语+宾语”,而英语里则称为“主语+系动词+表语”。注意比较两种语言的相同和不同,可以把两种语言都学得更好。

四、我将要讲现代汉语语法的哪些知识?

1.拓展教材,在初中教材中已经有了“词”“短语”和“句子”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语素”和“句群”。这样,讲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2.深化教材,把教材中分散的、独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加以探究。比如,初中教材讲“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是分散的、独立的,我们要根据词的语法特点,探究“动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形容词与副词的区别”“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的区别”等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