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万小菊:党叫我干啥就干啥

【我的入党故事】​万小菊:党叫我干啥就干啥

00:00
09:00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初心,是入党时心怀的承诺与信仰,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为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中共泽州县委宣传部、中共泽州县委网信办、中共泽州县委党史研究室、山西画报晋城记者站联合推出《我的入党故事》专栏。专栏选取部分共产党员的入党故事,通过音频讲述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点燃我们心中的红色记忆,共同追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历程。

万小菊:党叫我干啥就干啥

  受到父母对于“翻身得解放”无限感慨的影响,万小菊心中自幼便种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立志长大回馈社会、回馈党的恩情。


  1969年3月,万小菊参加了晋庙铺公社的“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先后在有14个自然村的小口大队和5个自然村的大池头大队“抓革命促生产”。正干得热火朝天,领导突然派她到大山河大队任中心校长。她没有多问,毫不犹豫地背着行李,沿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走了整整一个下午来到大山河村。

  学校是在一座庙里,她进去一看,惊呆了,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院子里除了一大堆玉米棒外,到处都是杂草,每个房门都紧锁着。大队会计告诉她,这里山高路远又很贫穷,老师都不愿意来这里工作,都十月了还没有开学。

  第二天一早,万小菊到五里外的柿树掌村去找村干部。在公社和大队的帮助下,很快通知到各位老师和全体学生到校。她制定了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组织师生打扫卫生、清除垃圾、摆放桌凳,按年级、按班级分好教室,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来上学的高兴劲儿,更觉得责任重大。她正信心满满地规划着下一步的工作时,不料几个老师又闹起了小摩擦,学校没有一分钱、生不起煤火、灶房无法做饭……诸多困难摆在她面前。 

  无论阻力有多大,条件有多差,都要克服困难,万小菊暗下决心。她开始找老师谈心、交流,走访学生家长、征求意见。她以身作则,除了负责本校和各分校的管理工作外,还主动承担了六年级的数学课教学任务。星期天也不休息,而是到各村参加农业劳动,担粪、锄地、修水渠、抬石头,和社员们打成一片。课余时间,她还组织学生拾粪支援农业,带领学生上山砍柴、割荆条、砍木棍儿,挑着这些东西和学生一起爬过崎岖小路,送到公社供销社卖钱,解决了学校没钱买煤买粮油等经费不足的难题,使教育教学走上了正轨。

  在大山河村的这段时间,她多方筹资,陆续修缮了残墙断壁,粉刷了墙壁,美化了校园,使校园环境大为改观。公社干部和当地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1970年1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收到了党组织的信任和肯定,万小菊更勤快了。


  1984年6月,晋城市委(县级市)决定让她到市计生委任主任,她很惊讶,因为计划生育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难”,而当时晋城市计生工作在晋东南地区排名倒数第一。她告诉自己:“我是共产党员,应该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在组织需要我的时候,就应该知难而上,勇挑重担。”于是,坚定地向组织表态:“我一定好好干,干出个名堂来。”

  6月15日她走马上任。没过几天,一大堆历史遗留问题便接踵而来,还有一些上访群众到她家里围堵。工作底子不清,数字不明,混乱的局面深深地刺痛了她。

  面对千头万绪的复杂局面,她一面深入细致开始调查研究,一面鼓足勇气到常委会上汇报了情况,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100余起疑难积案果断得到处理,各种关系逐步理顺,瘫痪已久的计生工作开始步入新的轨道。

  从事计生工作近二十年,万小菊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她患有淋巴结核,全身浮肿,却拖着病体跑遍了泽州县所有乡镇的1000余个自然村。实地调查、撰写报告、亲自登门访问生育对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她的工作常态,家里的事却没功夫过问。

  有一次她忙于下乡,竟不知五岁的儿子已患感冒多日,高烧39.6°C。回来后,孩子发现昏睡在门口,经诊断患了肺炎,住院半个月。最使她感到愧疚的,是顾不得看护病危的母亲,等她出差回来,母亲已与世长辞。此后,她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工作,以此告慰去世的母亲。 


  秉承信念勇担当,甘于奉献见党心。万小菊几十年如一日,党叫干啥就干啥,全力以赴、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化为深入骨髓的自觉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来源:山西画报 网信泽州

主播:李文英

编辑:董雅连

责编:晋小画

监制:李鹏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