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陆王心学”的传习及其深远影响
 21.99万
试听180

8.6 “陆王心学”的传习及其深远影响

00:00
12:34

陆王心学的传习及其深远影响


⼀、知识点


1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是在十八世纪法国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势力。


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关键的影响,最终使法国走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行列。


2、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3、《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传习录》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


4、《阳明心学在日本》:


本书重点梳理了各个时期日本阳明学者的生平简介、代表思想、典型事迹及社会影响,选取其中能够引起大学生兴趣并促使他们思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题材,并依托最有代表性、能够反映“阳明心学在日本”发展特色的人物,通过详细描述其思其言其行对日本社会发展的贡献来达到对促进中国大学生思想良性发展之目的。本书不仅能为高校通识文化教育及思想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为大学生增加一个了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窗口,也能为国际阳明学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什么叫人民有信仰?人民有安心立命的地方,人民成了道德自觉的主体。你把信仰拿掉,做事情根本没有道德底线。


2、当然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引起的变化,但它的原则还在,就是我们中国人固然能学西方哲学,但学西方哲学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人的道德主体不是靠康德哲学来树立。




三、全文逐字稿




今天我们中国人仍然要去完成这件事,叫启蒙。近代启蒙运动。启蒙是指什么?启蒙不是指不懂科学之蒙昧,启蒙指的是树立独立的人格。今天我们仍然要做这件事,就像我们马路上看到的标语牌,有三个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什么叫人民有信仰?人民有安心立命的地方,人民成了道德自觉的主体。你把信仰拿掉,做事情根本没有道德底线。有信仰和没信仰的区别在这里,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也可以去做生意,做生意就希望他的资本能增殖,这没问题。但是他在追求资本增殖的过程中,绝不会突破道德底线,因为他有信仰。就怕没有道德底线。一个民族,他的成员如果没有道德底线,一个基本判断就来了:




这个民族没信仰。那么中国人的信仰不是靠宗教来树的,不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也不是通过对真主安拉的信仰,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什么?从哲学中来。中国哲学就是人生哲学,把人生哲学推到最高境界的就是阳明心学,中国人的信仰只能从这里出来的。这其中已经有佛家的思想,也有道家的思想。儒道佛三家在宋明新儒学这个阶段合流了,仍然以儒家为根本,但它要开新的道统,这个新的道统就是树立道德自觉主体的道统,主体性原则来了。先秦的时候只是有萌芽,就是孟子学说。主流不是主体性的数量,主体性原则的训练。到了宋明新儒学,就是很明确地树立道德自觉的主体。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启蒙运动,这时候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还没有进来。王阳明讲得很清楚,说我为什么要讲我的心学。王阳明父亲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他还在朝廷里做个大官。按照朝廷的体制,你要回家守制 3 年,先把棺材放一放是吧?回家守治规矩就守治 3 年,完了再来做官。他回到家乡一守就守了 6 年。再加一下讲他的心血,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王阳明的故乡,听他讲心学,一时间影响极大。




王阳明被称为什么呢?自孔子之后,又一个圣人来了,叫新圣人。王亚明自己这么说的,我为什么要讲?我的心血就是期待有朝一日满街都是圣人。圣人并不是在历史上高高地端起来的,像孔子、孟子这样老百姓也是圣人,满街都是圣人。我们今天听这样的话,觉得他要求太高了,我们都是凡夫,如何成圣人呢?他的意思是什么?每一个人都要有圣贤的品格,这才是健康的民族生活。每个人都有圣贤品格,就是每个人都是道德主体。他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因此我们就知道阳明心学是一种怎样的学问了:中国近代精神的表达,彻底打破种族关系的文化。鲁迅先生当初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话: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是奴才侍奉主子的文化。人都没有主体性,只有彻底地打破主奴关系,中国才有希望,于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了。




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中国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国民的灵魂要改造,要改造国民性,有句话这么说的,“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他关注的始终是国民性。国民性的改造,其实是阳明心学未尽的事业。阳明心学最终没有大行天下,大行天下的倒是程朱理学。明清两朝,程朱理学成了官方意识形态,每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都要熟读朱熹,熟读朱熹对“四书”的解释,你在考试的时候,写文章不能偏离朱熹对“四书”的权威说明解释,你一偏离,就考不中了。




阳明心学未能大行天下,可以说中国自己发动的启蒙运动中途夭折。当时传到日本区了,为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提供了思想资源。有一个日本学者写了本书叫《阳明心学在日本》,书里说得非常明确,他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以及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的进步,五一不是阳明心学所赐。参与明治维新的一代豪杰,无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阳明心学给日本社会从幕府统治的古代社会进入近代君主立宪制——这样一次变革准备了思想根据。日本的那些改革家们、变革者们,都从阳明心学当中获得了自信。所以直到今天,日本人都对王阳明极度崇拜。我们还记得有一个日本海军大臣,动向平拔冷,在他的腰上始终挂了一个牌子,上面有一行字,终身俯首拜阳明。这就阳明心学的果实接到日本去了,帮助了日本民族卫星的成功。所以日本人直到今天,每一个个人都要对他所在的集体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是我们讲第八讲里讲这个宋明新儒学的新兴自学,来完成一个当时共同的课题,时代的课题如何在中国树立道德主体,它的最高成果就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整个体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句叫心即理,第二句叫知行合一,第三句话叫致良知。致良知是阳明心学最后的结论,这个结论我们现在明白了,实际上就是性灵主体的塑造,通过致良知的实践来塑造。致良知的实践要有所指引,这就是阳明心学指引出来的功夫——养心的功夫。




一部《传习录》,重点在一个“习”字,就是实践。这个“习”字用繁体来写,上面是羽毛的羽,下面是白天的白,如鸟一日数飞,我们的生命情感的实践每天都要进行,这就是“习”的意思。所以不要把《传习录》当理论著作来阅读,它是存养、扩充我们的心的功夫,叫功夫之学,它应当在今日之中国再度发扬光大。




当然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引起的变化,但它的原则还在,就是我们中国人固然能学西方哲学,但学西方哲学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人的道德主体不是靠康德哲学来树立。来说我们本民族的心血,学佛,通过禅宗就明白心学的路了,那么沉重的目标就是佛教的目标,修行大于涅槃境界,解脱生死。但如下更根本,我们活在这世界上,天下关怀才是根本。所以从禅宗又到了儒家,那是新儒家了。这样我们就把第8讲的内容基本上说了。嗯,这是中国近代的主体性思想的展开,那么我们再到西方去看看主体性思想在西方近代是如何展开的,然后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到来走到今天的中国和西方,它的差异根源在哪里。好,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进入到下一个议题的讨论,谢谢大家。






课程金句

长按图片保存至相册,分享今日课程金句至朋友圈



课程文稿

今天我们中国人仍然要去完成这件事,叫启蒙。近代启蒙运动。


启蒙不是指不懂科学之蒙昧,启蒙指的是树立独立的人格。今天我们仍然要做这件事,就像我们马路上看到的标语牌,有三行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什么叫人民有信仰?人民有安心立命的地方,人民成了道德自觉的主体。你把信仰拿掉,做事情根本没有道德底线。


有信仰和没信仰的区别在这里,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也可以去做生意,做生意就希望他的资本能增值,这没问题。但是他在追求资本增值的过程中,绝不会突破道德底线,因为他有信仰。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同时是个资本家,这没什么矛盾,就怕没有道德底线。


一个民族,他的成员如果没有道德底线,一个基本判断就来了:这个民族没信仰。那么中国人的信仰不是靠宗教来树的,不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也不是通过对真主安拉的信仰,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什么?


从哲学中来。中国哲学就是人生哲学,把人生哲学推到最高境界的就是阳明心学,中国人的信仰只能从这里出来的。当然其中已经有佛家的思想(禅宗的),也有道家的思想。


儒道佛三家合流,在什么时候合流了?在宋明新儒学这个阶段合流了,仍然以儒家为根本,但它要开新的道统,这个新的道统就是树立道德自觉主体的道统,主体性原则来了。


先秦的时候只是有萌芽,就是孟子的学说,主流不是主体性的树立,主体性原则的确立。那么到了宋明清儒学,那就是很明确地树立道德自觉的主体。


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启蒙运动,西方文化还没有进来,西方思想还没有进来。


王阳明说的很清楚,他说我为什么要讲我的心学。


王阳明的父亲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他还在朝廷里做大官。按照朝廷的体制,你要回家守制三年,先把官职放一放。回家守制,规矩就是守制三年,三年完了再来做官。


他回到家乡一守就守了六年,在家乡讲他的心学。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王阳明的故乡,听他讲心学,一时间影响极大。王阳明被称为什么?自孔子之后又一个圣人来了,叫“新圣人”。


王阳明自己这么说的,我为什么要讲我的心学,就是期待有朝一日满街都是圣人。圣人并不是在历史上高高地端起来的,像孔子、孟子这样,老百姓也是圣人,满街都是圣人。


我们今天听这样的话,觉得他要求太高了,我们都是凡夫,如何成圣人呢?他的意思是什么?每一个人都要有圣贤的品格,这才是健康的民族生活。


每个人都有圣贤的品格,就是每个人都是道德主体。他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因此我们就知道阳明心学是一种怎样的学问了:中国近代精神的表达,彻底打破种族关系的文化。


鲁迅先生当初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话: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是奴才侍奉主子的文化。人都没有主体性,只有彻底地打破主奴关系,中国才有希望。所以鲁迅先生就弃医从文了,他当初学医的,做医生无非是治疗人身体的疾病。


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中国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国民的灵魂要改造,要改造国民性。于是他以文学做武器来改造国民。他也说历史,鲁迅先生那句话这么说的,“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他关注的始终是国民性。


国民性的改造,其实是阳明心学未尽的事业。阳明心学最终没有大行天下,大行天下的倒是程朱理学。


在明朝和清朝,程朱理学成了官方意识形态,每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都要熟读朱熹,熟读朱熹对“四书”的解释。你在考试的时候,写文章不能偏离朱熹对“四书”的权威说明解释,你一偏离,你就考不中了。


阳明心学未能大行天下,可以说中国自己发动的启蒙运动中途夭折。当时传到日本去了,阳明心学传到日本了,为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提供了思想资源。


有一个日本学者写了本书叫《阳明心学在日本》,书里说得非常明确,他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以及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的进步,无一不是阳明心学所赐予。参与明治维新的一代豪杰,那些人也无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阳明心学给日本社会从幕府统治的古代社会进入近代君主立宪制——这样一次变革准备了思想根据。日本的那些改革家们、变革者们,要变革社会的人都从阳明心学当中获得了自信。


所以直到今天,日本人都对王阳明极度崇拜。我们还记得有一个日本海军大臣,东乡平八郎,在他的腰上始终挂着一个牌子,上面有行字:“终生俯首拜阳明”。这就是阳明心学的果实到日本去了,帮助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所以日本人直到今天,每一个个人都要对他所在的集体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就是我们第8讲里讲的宋明新儒学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用)来完成一个当时共同的课题、时代的课题:如何在中国树立道德主体。它的最高成果就是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整个体系,其实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句话叫“心即理”,第二句话叫“知行合一,第三句话叫“致良知”。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最后的结论。这个结论我们现在明白了,实际上就是性灵主体的塑造,通过致良知的实践来塑造。


致良知的实践要有所指引,这就是阳明心学指引出来的功夫——养心的功夫。一部《传习录》,重点在一个“习”字,就是实践。这个“习”字用繁体字来写,上面是羽毛的羽,下面是白天的白,什么意思呢?一只鸟,白天一日数飞,要飞好几次,羽毛的羽就是鸟的翅膀——如鸟一日数飞,我们生命情感的实践每天都要进行,这就是“习”的意思。


所以不要把《传习录》当理论著作来阅读,它是存养、扩充我们的心的功夫,叫功夫之学,它应当在今日之中国再度地发扬光大。


当然,它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引起的变化,但它的原则还在。我们中国人固然能学西方哲学,康德、黑格尔,但学西方哲学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人的道德主体不是靠康德哲学来树立的,还是(得靠)我们本民族的心学。


学佛,通过禅宗就明白心学的路了。禅宗的目标就是佛教的目标:修行——达于涅槃境界,解脱生死。那儒家更根本,我们活在这世界上,天下关怀才是根本。所以从禅宗又到了儒家,那是新儒家了。


这样我们就把第8讲的内容基本上说了,这是中国近代的主体性思想的展开。那么我们再到西方去,看看主体性思想在西方近代是如何展开的,然后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到走到今天的中国和西方,它的差异根源在哪里。


好,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进入到下一个议题的讨论,谢谢大家。

精选用户评论
  • 岭南老农

    答案在你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刻觉悟中。而不在浅薄的阅读中。

其他用户评论
  • 心中暗影

    每天看评论区的质疑者和唇枪舌剑讨论,难道不是致良知的好机会吗?语言是我们内心的一个窗口,批评别人,维护别人,都能看见自己的一点真实,谁多了怒气,谁又得了上风,心气浮动之间大概把自己的心漏了个精光。论辩而不动私心之气,不固守自己的偏见,如何是一件简单说的事?至于说,双方言语交锋没有放下自己,堵上耳朵交流,只能便宜我们这些看客,多一场戏看。

    乐在途中678 回复 @心中暗影: 这个评论太棒了,哲理和灵性如此交融

  • 王德峰教授

    各位听友大家好,近期我们注意到有部分账号在节目评论,社群等渠道引导听友通过其私人渠道获取节目电子版文稿,该行为已经对节目版权构成伤害,也严重侵犯了已经购买本专辑用户的权益。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并截图,喜马拉雅将保留后续法律追究权益。在这里也提醒各位听友本专辑是王德峰教授与喜马拉雅独家合作内容,文稿、节目都仅发布于喜马拉雅平台,请认准正版专辑和内容,谨防上当受骗。如您在其他地方遇到盗版节目,文稿,可立即添加小助手微信xmqsxzs或直接联系平台客服,与我们取得联系并反馈情况。感谢您的支持!

  • 听友285137676

    感谢喜玛拉雅,让听众可听到王德峰教授的哲学课。听了王教授的裸,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感。

    箫梦雨 回复 @听友285137676: 同感。

  • 鄧鞦

    不才就闭嘴,王老师恐怕没有在任何场合说康德的学说不值得学习,而且还说康德的学说需要后面几代人才能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没有大行天下是因为历史原因,因为我们现代人精神或多或少的空虚,所以需要重新拾起心学,重新阐发阳明心学。你恐怕连王老师前面的课都没听过,放下你的自傲吧。苏格拉底也说自己无知,可你好像懂完了。

    桀骜流年 回复 @鄧鞦: 无知者无畏嘛

  • 才自精明志自高

    为天地立心, 为生命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