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唐僧的身世之谜

第二十五回:唐僧的身世之谜

00:00
21:27

要点一:世德堂本《西游记》并没有唐僧出身故事


世德堂是百回本《西游记》最早的本子,可是世德堂本并没有唐僧父亲陈光蕊招亲、遇害,唐僧复仇的故事。百回本《西游记》介绍唐僧,是和猪八戒、沙和尚一样,是通过一首诗来介绍的。


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迁安和尚将他养……


世德堂本从观音菩萨去长安之后,九、十、十一回目是这样的,这里面就没有唐僧什么事: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唐僧出世的完整故事,第一次出现在明代一个很拙劣的版本里(学界称为朱本)。到了清朝,大概是大家觉得这么一部大书,孙悟空的故事都占了7回。唐僧的故事怎么可能一点不讲?于是纷纷把它编入了一百回中,但终不能是101回,于是清朝人又把后面几回作点调整,连合并带后串,直到12回才算和世德堂本同步了。

假如我们找到1955年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它的回目继承的还是清朝的样子:


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十回: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将军遗书托冥吏。

十一回: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

 

这就把唐僧出身故事整合进来了。

但是这样造成了很大的bug,例如九回十回开头都是一模一样的,陈光蕊考试是贞观十三年,唐僧开法会居然也是贞观十三年,救小唐僧的长老,前面叫法明,后面叫迁安等等。


所以,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把这一回当做“附录”来处理,不占100回的名额,因为它是不属于世德堂本的!

要点二:唐僧本来是男一号

西游故事大致分南北两系。取经故事流传于北方,算是北方系。这套故事唐僧是男一号。但是,自从人们发现了南方系齐天大圣的价值后,把他慢慢引入北方系来,唐僧男一号的地位就一降再降。比较早的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从唐僧告别太宗西行讲起的(这一卷已经缺了,但根据剧情推知是这样的)。又如《西游记杂剧》,第一个故事也是从唐僧出身讲起的。可是到了今天的《西游记》里,忽然就一把推开唐僧,从孙悟空讲起了,连唐僧的故事都找不到了。于是孙悟空正式篡夺了唐僧男一号的地位。同时带来了许多齐天大圣故事中的形象,例如哪吒、二郎神等。

要点三:《西游记》故事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

齐天大圣取代了唐僧,成为了男一号,是《西游记》故事本土化成功的标志。这样一来,所有的故事,都抹去了原来的西域色彩,统统代以东南沿海人们喜闻乐见的风俗习惯。例如都快到印度了,师徒还能遇到很中国化的樵夫,吃到闵笋、木耳、蘑菇、粳米饭等很东南汉地的食物。天竺国居然也过正月十五花灯会,花灯也居然有老寿星、李白骑鲸鱼、画屏等非常中国的元素。《西游记》的本土化,同时也经历了套路化,我们用写实的思路(例如推算陈光蕊或唐僧的行程得出唐僧不是陈光蕊亲生儿子的结论)去看一部套路化、基于戏曲和评书的小说,是不会有正确结果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二丰的大实话

    喜欢李道长虐吴闲云们!

  • 三炮

    由戏曲舞台比喻小说的写意很不恰当,戏曲是由于舞台所限,瞬间从长安到云南,那写小说呢?有什么限制非得写3个月生出唐僧?时间上的乱写就叫写意吗?如果纯粹写意完全可以不写时间,为什么偏偏又要把时间写上去,用写意解释的通吗?第二关于唐僧身世的附录来源于明代,怎么能证明不是原作者所写?这一集的解读真的失败!

    芦笛说 回复 @三炮: 你觉得说书人和听书人搞得清楚路程和时间?

  • 琴木工坊

    那南方版本齐天大圣的故事结局是啥?孙悟空被压山下就完了?

    流云_eo 回复 @琴木工坊: 本质上就是个降妖的故事,把齐天大圣收服或者关押就算完事了

  • mwei

    说的是吴闲云吧,你这是学术著作,他那是探险小说。

  • louis3404

    李道长在这里抱歉了哈,前面有一回我坐车听你说书的时候,既然睡着了,不是因为你讲得不够好,应该是因为我太困了。。 我个人的建议是,应该多讲讲西游记中的一些隐喻,比如针对原著中的一些诗句进行研讨,比如哪个妖怪代表什么样的心魔,再有就是佛教道教的一些核心东西,比如内丹学,禅宗理论等等

  • 小智_if

    伟大并不等于完美,面面俱到的也会很平庸。《西游记》哪怕只有大闹天宫那几回,也当得起伟大二字。

  • 小智_if

    个人觉得直接从八回跳到十二回也并不突兀,法会上论道,以唐僧的道心,听说有大乘教法一定会果决西行求法,九至十一回的辅垫实显多余。

  • 花_蜜

  • 楚仁秀

    吴闲云,钱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