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_相关历史名词及文化典故(5)

番外篇_相关历史名词及文化典故(5)

00:00
17:45

番外篇----相关历史名词及文化典故(5


【谇】[suì]: “卒”为“极点”、“极端”之义。“言”与“卒”联合起来表示“极端言论”。引申义:责骂。


【失期】特指秦汉时期的一项罪名,即服徭役者没有按照官府规定的日期到达。通常,失期者要受处罚,对失期负责的主管官吏也要受罚。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作者在该章节处的备注:


云梦秦简《徭律》的发现,使得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饱受质疑,对此,目前史学界的主要看法有二。
一是秦二世时赵高曾更定律条,在这次修改中,将失期的处罚改成了斩首。
二是陈胜吴广押送的是前往边疆守备的戍卒,属于军事征调,已不是普通徭役,需按军法行事。西汉初年的南郡,就有一个蛮夷君长逃避戍役被腰斩的案例。当然,即便要杀头,也只是两名县尉、陈吴二人会死,其余人等不可能全部处死。


【日书】是古人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之书,其本质就是古代民间一种“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相当于黄历。


【日者】古时以占卜为业的人,即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


【行伍】(1)指代军队。例:出身行伍。(2)指排列有序的队伍。古代军队,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即一行=25人)。


【箕坐】两腿张开坐着﹐形如簸箕

宋代以前没有椅子、凳子,大家“席地而坐”。在正式场合下,应采用跪坐的姿势,即双膝着地,臀部贴在双脚脚跟上,类似于现在的跪,但跪是臀部不贴脚跟的。日本、韩国就保留了我国古代这种跪坐的姿势。这种坐姿也叫“安坐”。与之相对的,有一种坐姿叫“危坐”。危坐比安坐更接近于跪姿,臀部离开脚跟,腰板伸直,上身微微耸起。但危坐与跪仍然有区别。这种坐姿更累,因此也表达了更高的敬意。古代礼仪讲究“坐如尸”。尸是古代祭祀中代表死者去受祭的人。尸居神位,坐必端正严肃。“坐如尸”就是要求一般人在公众场合或会见客人的时候,跪坐的姿势必须是腰直胸挺,双目正视,容貌端庄,即所谓的正襟危坐。如果是两腿分开伸向前、上身与腿成直角坐着,就叫箕坐,又称为箕踞、踞坐。这是一种随意、轻慢的坐姿,是很不礼貌的。此外,两腿盘起来坐也是不合礼仪的。


【坐不中席】古代的席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薄垫,多是长方形,铺于地上,可坐可卧。一张席可坐四人,共坐时分坐四端。因此,普通人不能坐在席中间,坐在中间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行为。同时也不能横着膀子坐,挤凌别人。尊者可以独坐一席,居中而坐。


【偏席不坐】席在堂室中必须放正。席的四边必须与四面墙平行,位置适当。因此,《论语》记载孔子是席不正,不坐。就席的时候,从席的后边或旁边走到席的一角坐下,不能从席上踩踏而过。


【虚坐尽后】除吃饭以外,坐席要尽量靠后,以表示谦敬。吃饭要尽量靠前,这是因为古时用小几放盘吃饭,只有靠前才便于吃饭,不失礼。在席上拿东西交给站着的人,要保持坐姿不能变成跪式,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低贱。如果是拿东西给坐着的人,则不能站起来,那样会使接者仰视而自感低下。


【座次尊卑】座的位次非常重要,是尊卑长幼之别的体现。场所不同、所会聚的人不同,座次尊卑也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通过方向体现出来的。古代贵族的房屋为堂室结构,堂与室只是一墙之隔,前(南)为堂,后(北)为室。堂即厅堂,多是举行庆典、祭祀、盛宴的地方,相当于现代的客厅;室是居住的地方,相当于现代的卧室。室与堂中座次有所不同。室内座次以居西面东之位为尊,其次是居北面南,再次是居南面北,最后是居东面西。在堂中则是以南向为最尊。所以皇帝是南面称孤,众官是面北称臣。居西面东或居东面西的坐位尊卑则在不同朝代而有所不同。夏商周三代,以左为尊;春秋、战国时期以右为尊;汉代尊右;唐宋尊左;元朝尊右;明朝先尊右而后尊左;清朝尊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