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作(五代山水画)

51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作(五代山水画)

00:00
05:46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作
试结合作品分析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在山水画发展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
名词解释笔法记
名词解释荆浩
董源山水画的风格特征
简述荆关董巨的艺术特征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作 试结合作品分析荆浩 关仝 董源巨然 在山水画发展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五代时期 一些画家深入大自然 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崇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 此时水墨山水画趋于成熟 形成以荆浩 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派和以董源 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派两大体系 世称荆 关 董 巨

荆浩 字浩然 是一位博通经史的士大夫 因避唐末战乱隐于太行山中 人称“洪谷子” 著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提出 “图真” “搜妙创真” 二者成为品评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 还提出了 “六要” 即:气 韵 思 景 笔 墨 六个要素 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他指出 “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 项容有墨而无笔 吾当采二子之所长 成一家之体 ” 他还力倡山水形象要 “ 气质俱盛 ” 达到神形兼备 提出 “ 神 妙 奇 巧 ” 四个品第 “ 筋肉骨气 ” 用笔四势和 “ 二病 ” 即 “ 有形病 ” 与 “无形病 ” 对当时和后世的绘画起到了指导作用 影响深远 影响了李成 范宽 关仝等 代表作 《匡庐图 》表现了巍峨山峰及山脚下幽居的景象 笔墨皴法 全景式构图 高远 平远 深远兼具 技巧上较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仝 活跃于五代末及宋初 师荆浩 刻苦钻研 最终青出于蓝 多描绘关陕一带山水 艺术特征 “ 笔简气壮 景少意长 ” 世称 “关家山水 ” 关仝善画题材 秋山 寒林 村居 野渡等景色 使人看后如身临其境 代表作 《关山行旅图》 峰峦峻厚而富变化 山腰云气缭绕 山下板桥枯树 野店荒村 点缀以人物活动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传世名迹 《山溪待渡图》(或《山谿待渡图》) 《关山行旅图》

董源 字叔达 五代南唐人 人称 “ 董北苑 ” 是供职宫廷的画家 能作 山水 人物 龙水 但尤以画山水著称 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 他生活于山明水秀的南方 所画风光烟雾溟濛 林木清幽 更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 他的水墨山水皴擦 点染 结合并用 创造了 “ 披麻皴 ” 和 “ 点子皴 ” 等表现方法 成功地描绘出江南山峦 土厚林茂 草木华滋的特色 具有革新精神 开创了平淡天真的江南画派 这种 “平淡天真 ”的山水特别受到北宋书画家米芾的推崇 师法他的有巨然 萧照等 元代黄公望 倪瓒 王蒙等深受其影响 明末董其昌在 “ 南北宗论 ” 中 奉董源为南宗的实际创始人 传世名迹有 《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笼袖骄民图》(或《龙宿郊民图》)

巨然 金陵开元寺僧人 师董源 他的山水画笔墨秀润 较之董源更充满田园自然风致和诗意 善画江南野逸之景 笔墨技法 善用长披麻皴 焦墨苔点 山顶上多累矾头 传世名作 《万壑松风图》 《层峦丛树图》 《秋山问道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