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法则和规律的世界里,这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积累,而掌握到的自然法则和规律,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这张画的标题叫做《瀑布》,在这张画里咱们可以看到,一个水车,在瀑布的冲击下转动着,然后水流汇入一个水槽,继续流淌,但如果你把视线跟着这个水槽延续的方向移动的话,会发现,不知不觉的,水槽里面的水,又流到了瀑布的起点,再次以瀑布的方式落下,让那个水车可以不停的循环运作。
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做莫比乌斯,就干过这种把二维和三维的概念放在一起的事儿。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莫比乌斯环。
埃舍尔的画作,既利用了我们对秩序的习惯,同时又打破了我们现有认知里的秩序,他在1958年画的了一张画,原本的标题是想叫做鬼屋,后来作品完成之后,自己也觉得画里面并没有鬼屋的恐怖气氛,于是把这张画的名字改为瞭望台。
下面这张画是埃舍尔的《上下阶梯》,两行人一行人在上阶梯,另外一行在下阶梯,但无论上还是下,都是无限循环的。
背景音乐:
1.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arr. Max Seiffert Canon
2.巴赫 - Musical Offering - Canones diversi super Thema Regium: Canon 1 a 2 (Canon cancricans)
3.Pepe Romero - J.S. Bach: Prelude in C minor
4.Göran Söllscher,Johann Sebastian Bach - J.S. Bach: Suite For Cello Solo No.1 In G, BWV 1007 - Transcribed For Solo Guitar By Göran Söllscher - 1. Prélude
5.赫伯特.冯.卡拉扬 - Symphony No. 6 in F, Op. 68Pastoral: V.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etto
孤山老师这期节目,用生动的语言揭示了藏在艺术作品中的科学美,打开了我对艺术与自然科学、甚至哲学之间密切联系的认识,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不仅仅对于这些奇妙的艺术魅力,而且对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的认识是否都充满了极大的局限性。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对自我和所处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我愿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努力探求世界原本的样子,对我来讲这是人生最大的魅力!
听友25652005 回复 @麦帆帆: 是
我们的认知的误区很可能是我们最自信的地方,所以你说的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这句话太棒了说的!
这本书被归纳为计算机科学类,数学性逻辑性和哲学性与艺术性高度同高,人类站在艺术的角度可以解决死循环并欣赏它独特的魅力,孤山老师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打破常规思维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非常有趣非常值得思考!
纪念碑谷里的场景很像埃舍尔的画
geb 一条永恒的金带
月下清秋 回复 @孤山聊艺术: 同问。知识那么渊博,引起我对作者的好奇心
学了如果不知道会有什么用,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兴趣,确实难以真正的掌握什么,我一直觉得实验和理论理论结合是最有意思的。
是呀,自己都无法打动,何谈打动别人呢,所以自己喜欢很重要嘛
对啦,补充一句,那些自然的规律虽然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把它们以人类的语言文字还有公式等等总结出来,仍然可以算是一种创造。
我也很喜欢这种纯粹结构上的,协调的美
adstory 回复 @孤山聊艺术: 有时候忽然被这种纯结构上的,协调的美打动。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很喜欢这种表面不激动,却越看越听很有意味的美感。
听完这期节目,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钱学 森之问”,中国不缺能考高分的学生,可当今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优秀的科学家呢?听了孤山老师的节目,豁然开朗,艺术与科学本就是融合在一起的,科学家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如果一味追求分数,只能培养出越来越多高分 低能的学习机 器。您的节目不但有艺术性,而且引人深思
用户26703367 回复 @木木Voltawatts: 打好数理基础很重要.许多新一代的优秀科技工作者都是看起来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如果我们连高分都不追求,就真的拼不过西方几百年的家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