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第二讲 | 周室衰微:从天下共主到仰人鼻息 ——《东周策》《西周策》

《战国策》第二讲 | 周室衰微:从天下共主到仰人鼻息 ——《东周策》《西周策》

00:00
11:54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柯镇昌,接下来的时间我将带大家了解关于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究竟有着怎样的形势变化。


说起周朝,它是继夏朝和商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其中呢,东周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周与西周加起来共有将近八百年之久,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个王朝。不过,朋友们翻开《战国策》,可能会感到奇怪:第一第二篇《东周策》《西周策》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东周”和“西周”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就是通常所说的,周平王东迁之后,定都洛阳,所以称为东周,而之前因为都城在镐京,所以称为西周;第二种就是《战国策》里所说的“东周”和“西周”了,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导致内部又分裂为了“东周”“西周”两个小国。


我们回顾周朝历史就知道,自从周公制礼作乐(也就是制定礼乐等级制度),分封姬姓为各国的诸侯君主之后,周王室便拥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所谓天下共主,各诸侯国都要听命于周王室,是周王室威望和国力的顶峰时期。但这一现状在周幽王被犬戎攻杀,周朝被迫东迁之后,就彻底改变了。自此,迎来了一个诸侯争霸争雄的时代。春秋时代,周王室还维系着“共主”的名义,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还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以深厚的礼法制度作为支撑;但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短兵相见,周王室又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周朝实质上只能苟延残喘罢了。那么,《战国策》对这些有怎样的记载呢?接下来的时间,我将大家介绍《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的故事。


相传,秦国发兵逼近东周的边境,想要索取周王室象征权力的九鼎,周君非常担忧,就将此事告诉颜率,颜率说自己愿到齐国,借兵救援。等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不讲道义,想发兵夺取周王室的九鼎,与其给秦,还不如给您。齐王听后大悦,决定发兵救周。后来齐国向东周索取九鼎,周君又担心了,这时候颜率又宽慰大王不必忧心,于是颜率又到了齐国,问齐王究竟用什么途径将九鼎运到齐国?齐王打算向梁国借道,但是颜率说不保险,容易被梁国截走,齐王又想从楚国借道,同样被颜率巧妙回绝了。齐王察觉到他无非就是不愿把九鼎给齐国。但齐王也没有别的办法,将九鼎平安运到齐国,只好作罢。


回想昔日,秦国的祖先非子只不过是周天子的养马官,周平王东迁时,因为秦襄公派兵护送,立下战功,于是将西方的大片土地赐给秦国。没想到如今秦国却兴师问鼎,志在天下。时势变迁,与其说是“秦之无道”,不如说实际上是“周之无能”。所以,后来秦国才敢于改变战略,借道伐韩,使得东周陷入了假如借道便会得罪韩国,不借又会得罪秦国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楚王因为周王室提供粮食给敌军秦国和韩国,而大为震怒,赵国甚至夺取了东周的祭地。这个时候,东周和西周都沦为小国,周天子早已名存实亡。昔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却只能在各国之间夹缝生存,险中求生。东、西周之战中,东、西周为了获得支持,于是就向楚韩两国献宝,西周甚至断水不让东周种稻,本是一家兄弟,却同室操戈,可笑之外,也很可悲。因此,战国七雄轻视周王室,动不动还兴师问鼎,便是自然会有的事了。


不只是东周,西周也同样在强秦的淫威之下,惶惶不可终日,其中有代表性的要数“周君之秦”的故事。曾经贵为“天下共主”,接受各诸侯国定期朝贡的周天子,竟然反被秦国召唤前往。有人对当时西周的公子周最说:“你去到那里,不如多赞扬一下秦王对太后的孝心,并且顺势把应邑送给太后作为供养的地方。秦王和太后一定会很高兴,这样你就能和秦国处好关系。到时候,如果两国交好,周君一定会认作你的功劳;如果两国交恶,罪责就落在劝周君入秦的人身上了。”


这个故事有意思的地方在哪呢?首先是周王室地位今非昔比的强烈对比,名存实亡的周天子竟然要去讨好当时的强国秦国,沦落到这种地步,让人唏嘘。虽然这篇《周君之秦》并没有正面写到秦国的力量有多强大,军队有多规整,经济有多发达,但是透过对西周的反面描写,我们已经完全能够感受到强秦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其次,西周陷入如此危险艰难的局面,它的前因后果又是什么呢?本卷《西周策》便记载了西周与诸国在当时的形势变化。西周为了免除齐、韩、魏的粮食要求,派谋士韩庆到齐国游说,让孟尝君田文停战,因为当时孟尝君带领联军攻打秦国,只是为了报私仇,而并不是有长远大计,所以遇到有利可图的时候,便自然退兵了。结果,为了报复孟尝君以及其他国家,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一役中大败韩、魏联军,并且怒而斩首二十四万人。当初西周放虎归山,让秦国这个隐患发展壮大,最终也难逃其患。另外,秦相樗里疾率战车百辆进入西周受到隆重的欢迎,楚怀王因此大怒,周君于是又要忙于向楚国解释。此外,在楚国攻打韩国的“雍氏之役”中,韩国又向西周伸手要粮,这时候的西周真是左右为难,结果又要割地奉养秦国的宣太后,秦国甚至召周君入秦,周君实在惧怕不敢前往。在这样的局势下,即使当时作为西周策士的苏秦想方设法为西周保存象征国家权力的传国之宝九鼎,不要被楚国夺走,其实也只剩下象征意义罢了,这时候的周王室已经彻底失去了权威。哪怕西周有周最这样较为突出的后人,即使毕生奔走在各个国家之间,却得不到重用,实在叫人惋惜。周室名存实亡,只能归咎于国君的无能,在伊阙战败后,周君没有想着如何重整士气,反倒是急于向魏王洽求温囿当作游乐休闲的地方,可见周君是多么的昏庸,周王室怎能不灭亡呢?


好了,这期的节目,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战国策》里有关周王室地位变化的故事,在接下来的节目里,我将继续为大家介绍里面的经典篇目,我们下期节目见!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山丘1122

    战国策两个第二讲,一开始就是第二讲

    堉安文化 回复 @山丘1122: 抱歉,多传了一集,我们试着跟后台联系下能不能删除

  • 桃花溪人

    传承国学文化,弘扬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