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起点:学习源于诵读
美国人理查德费曼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据说费曼在去世前,曾经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两句话:
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
意思是,凡是我无法创造的,就是我无法理解的。
这句话反过来说,意思就是“我能讲出来(创造而非复述),是因为我完全搞懂了”。
后来的“费曼学习法”实际上就是这话的具体应用。
费曼曾经用了一句话就让他的妹妹琼费曼成为了天文学家。在他妹妹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过生日,费曼送给她一本大学天文学教材,妹妹很疑惑第地问他,这该怎么学?费曼说,你只需要开始读,读到不懂或者停顿的时候,再返回头从头读,直到读懂为止。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不幸的是今天的孩子们已经不太读书了--我指的是出声的诵读,取而代之的是默不出声心不在焉的“看”书。
出声读书为什么比单纯地“看”书更为重要?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是“阅读”的需要。
任何学习都起始于“阅读”,而阅读最好是全器官投入的,比如眼睛看、嘴巴读、耳朵听正确与否、手指指、然后是大脑记忆并试图理解。所以最开始的阅读,一定需要出声诵读的配合,单纯地用眼睛看,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还很容易睡着--我本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助眠的。
第二个方面是理解的需要。
我们知道记忆不是一次产生的,除非那种过目不忘的家伙,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记住一个11位的电话号码,也得反复诵读几次,最后帮助我们记住电话号码的是理解,比如电话号码的3+4+4规律,当然也有人采用4+4+3的方式,这就是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大脑的记忆规律基础之上的,不管输入给大脑多少字符,大脑都会采用尝试理解的方加以记忆。诵读的次数多了,理解就会逐渐形成,最后仿佛是我们记住了,实际上是我们已经理解了。
第三个方面,是打基础的需要。
学习基础有多重要,我想不用我多讲,每个人都知道。可是该怎样打基础,我估计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放到孩子的学习当中,其实只有五个字:背诵并默写。这五个字挺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这主要是因为人天生就喜欢安逸和轻松,任何有难度的事,如果不是必须要做,我相信几乎没人会去做。
一棵树能长多高,一幢大楼能盖多高,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就是基础。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而学习的基础就是每天的诵读记忆,摘抄默写,只有把学习的内容100%地记住,印刻在记忆中,才能不断奠定基础的厚度,也才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充分享有基础牢固的乐趣。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基础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学习就会像一只木桶,我们假设木桶的水平面是学习成绩,每天的学习相当于向桶里注水,构成这只桶的木板相当于学科,那么我们就能看到,综合学习成绩取决于每块木板的高度(单科成绩)、木板的长短(单科之间的差距)以及是否有漏洞(基础是否牢固)。
一个学生,就算是每天很努力地往这只木桶里注水,如果这只木桶木板很短并且参差不齐,还有很多漏洞,那么不仅努力达不到效果(填不满水),而且这只木桶的水就算是填满了,其整理水平也不高,况且还有那么多漏洞时刻还在漏水呢?
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固本培元才是正确的学习之路。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苏东坡的故事。
宋代陈鹄写过一本《 西塘集耆旧续闻》,在卷一开篇就讲了这个故事。
司农朱载上曾经分教于黄冈县。当时苏东坡被贬谪居住在黄州,不认识朱司农。有位客人吟诵朱司农的诗说:“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苏东坡惊愕地说:“什么人作的诗?”客人回答是朱司农所作,苏东坡再三称赞,认为很有幽雅的情趣。
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则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 苏东坡对答道:“抄《汉书》。” 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 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 朱司农离开座位, 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在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
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朱新仲又曾经用这个话教育自己的儿子朱辂。
苏东坡能背诵80万字的汉书,大师的名称真不是随意来的。
基于三个重要性原因,诵读就是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重要性的方法,没有之一。
既然我们知道了诵读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怎样诵读才能更快形成理解?
方法很简单,简单到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就是“反复诵读”。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借鉴费曼先生教给妹妹的方法。
无论是英语课文还是语文课文,甚至是数学公式定理,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1.从头读,一直读到读错或者磕绊,就返回来再从头读,一直读到十分流畅。
2.然后这样尝试几次,确认没有停顿之后,就开始逐渐加快诵读的速度。
3.这时可能又会出错,不要紧,我们只需要按照第一步的要求,返回来再重新读,按照这个语速一直读到没有任何停顿。
4.在这个过程中尝试理解文章的含义,搞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资料搞懂,然后在这样反复几次,确认快速诵读也没有停顿之后,你可以尝试着背诵,看看是不是可以吐口而出。
5.最后,你可以尝试着给自己讲解一下你诵读的文章,这样更有利于牢记。
你可以记住自己从开始到能够流利背诵的时间,看看是不是比你以前那种死记硬背要快得多,而且理解的更深刻?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简单而且高效的方法--反复诵读法。是不是简单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一旦孩子开始这么做,不出两个月就会看到效果,长期这么做,再配合默写和摘抄,不知不觉间,孩子的基础就会变得越来越深厚。
不知道大家学会了吗?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文稿,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掌握这种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达姓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