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宗教经验的本质(中)
 27.79万
试听180

5.3 宗教经验的本质(中)

00:00
16:43

一、知识点


1.基督教:


“基督教”一词在中国大陆的学术界使用时比较混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罗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内,也就是英语中的Christianity之意;狭义的基督教是指其中的新教。



2.冥币:


冥币,又称阴司纸、冥钞,是民间传统拜祭鬼神或祖先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意为供逝者在阴间使用的钱。


3.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什么叫暴露智慧?就是对虚无的领会。


2.一切理性所安排的人生计划,随时就被虚无打断了。原来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强大的理性和意思可以被虚无摧毁掉。


3.信仰不是从理解出发的,信仰的出发点不是理性的理解,而是根本上面对虚无,在根本上领会到自己无限渺小,这是一种生命情感。


课程金句 


长按图片点击保存至相册,分享今日课程金句至朋友圈



课程文稿

各位朋友,上一讲我们说到,欧洲民族就走了这样一条基督教信仰的路,来解决终极关怀的问题。古希腊的哲学不能满足终极关怀的需要,基督教信仰让他们满足了终极关怀的需要。


我们中国人后来也多少了解了基督教,因为有大量的传教士来到东方,来到中国。传教士跟中国人相遇了,他们想要让中国人也变成基督徒,于是就要向中国人讲道理了:你们应当信奉上帝,只有上帝才能保证人间的正义,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有罪的灵魂最后得到拯救,经得起末日审判,死后到天国去。


那么中国人就要问了:我们死后到天国去干嘛?


他回答了:跟上帝永远在一起。


中国人还是不放心的继续追问:跟上帝在一起又干嘛?


“和上帝一样,沉思一切,meditation”


——我们到天国去就去沉思去的吗?这也太寂寞了,真有点高处不胜寒。如果上帝在天国有丰盛的宴席招待我们,倒是还值得去一下。


中国人很难理解所谓灵魂的拯救是件怎样的事?所谓末日审判、死后到天国去跟上帝永远在一起,这究竟要干嘛?中国人要理解这一点,接受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因为中国思想没有两个世界的区分,因此也没有灵魂与肉体的区分,中国人的灵魂观仍然是充分感性的。


我可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好多年前我有一次在复旦的校园里走,突然被一个人拦住了,我一看是一位洋人,他自我介绍:“我是加拿大多伦多广播电台驻上海的记者站的记者。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广播电台最近要做一个专栏节目,讨论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中国人普遍的不愿意捐献遗体,是不是因为儒家的思想还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按照儒家,我们的发肤授之父母,怎么好随便捐掉?”


我说:“这个观念老早很淡漠了,你想想看我们今天中国多少女孩去整容,把父母给他的身体随便弄一弄,看来这个观念老早就没了。”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普遍的不愿意捐献遗体呢?”


因为我接着要去讲课,我就简单回答了一句话:“因为中国人没有把灵魂跟肉体彻底分开”,


他听不懂,还是拖着我说:“你能不能讲的具体一点?”


我就说了:“我们中国人对死后生活的展望,跟你们欧洲基督徒对死后生活的展望是不一样的。今天的中国人还有一个风俗始终保留着,如果有一个亡者去世了,此人生前克勤克俭,非常节约,他积攒了一笔钱好不容易买了一套裴罗门生产的西装,他非常珍惜,只在隆重的场合才穿这套西装,一辈子只穿过两次。现在他走了,他的家人很难过,怎么办?没关系,有办法给把这套西装给他送过去。怎么送?用火来烧。


中国人认为火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通过火的燃烧可以把阳界的东西送到阴间去,但烧的时候一定要留心,那西装的纽扣不能是金属做的,金属烧不了,结果那亡者接到的衣服是没有纽扣的,怎么穿?不光烧西装,我们还要说别的东西,主要是钱。那叫锡箔。改革开放了,中国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于是还要烧美元给他送去,当然是冥币。这还不够——你看,勤俭了一辈子没住上洋房、别墅。这也没关系,可以烧给他”。


我有一次就在某个寺庙门口,看到烧一幢别墅的场景,当然这个别墅是纸糊的,我一看4层楼,门口还有一辆小汽车,我注意观察了一下,这个牌照还是上海的,考虑的很周到。如果是外地牌照,某些高架上不上去怎么办?


讲到这里,我就问这位加拿大人了:“倘若他的遗体都捐掉了,请问他用什么穿西装?用什么住别墅?又用什么开小汽车?”他终于明白了。


我们中国人会这样想自己的死后生活:这辈子命比较苦,自己八字生的不好,没有富贵可享,但下辈子还想富贵,灵魂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还想富贵,因此灵魂是感性的,不是纯粹的精神。


我们前面第二讲里边讲了西方区分出两个世界:理性世界、感性世界。同样,每一个人也被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叫灵魂,一个叫肉体。但中国人也会说灵魂,但中国人所说的灵魂跟肉体没有彻底分开,中国人讲的灵魂还是感性的,他要有感性的幸福。


对一个欧洲的基督徒而言,一辈子按照《圣经》的教导做人,最后经受住了末日审判,死后灵魂到天国去了,和上帝一起沉思,他们就会认为这是灵魂最高的福祉。


但是,中国人听不懂:灵魂最高的幸福就是沉思吗?


欧洲基督徒会这样回答:当我的灵魂到天国去之后,他终于摆脱了肉体的欲望,对他的干扰,他获得了永远的宁静——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对你的回答。


这样我们大概就知道了宗教经验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我一直认为对一个宗教徒,他的信仰,你不要去用理性去批判,这种批判毫无意义。当然他也说服不了你,希望你跟他一样信上帝去,你也没办法被他说服,因为你要求证据:上帝存在吗?如果祂存在祂又怎么存在呢?祂又是怎样的对我施加影响……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最后他说不明白,于是你也就不信了。


信仰不是从理解出发的,信仰的出发点不是理性的理解,而是根本上面对虚无。在根本上领会到自己无限渺小,是这样一种生命情感。


所以欧洲的神学经常主张这样一句话:先信仰后理解。你先要有信仰,然后你再试图说明上帝与人的关系,只是在这时候理解才会发生作用。


神学当中有哲学的思想,哲学是诉诸我们的理解的,但是如果你是个研究神学的人,你的神学老师会跟你讲,当你进入神学的时候,你第一件事情就是信仰上帝。除非你不进入神学系,那么你研究宗教哲学也可以,那属于哲学系——是不以信仰做前提的,你可以理解、研究一种宗教,写许多的学术著作,但跟信仰没关。


宗教信仰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素昧平生的路人也能施以爱呢?基督教讲博爱,博爱如何可能?这在中国思想看来是不可能。


我们因为亲身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我自然要报答,这是真切的。上帝爱我们,谁知道?于是一个问题就来了,要有一种超越人之常情之上的爱,这叫上帝的超越的爱,我们怎么能领会到这种爱呢?领受这种爱的前提就是领会虚无。


一个佛教徒的爱,确实不同于儒家的“仁”,儒家的“仁”是推己及人的那种爱,而佛教徒首先必须领会空理,领会空里的智慧叫“般若智”。


“般若智”是最高的智慧,就是领会虚无、领会空理的智慧。倘若你能领会这样的智慧,当然这智慧你本来是有的,只是被遮蔽了——倘若你能领会这样的智慧,你就有了佛教徒意义上的“博爱”。这是大乘佛教的精神,叫“度众生”。六祖慧能说:“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证据在哪里?在没有觉悟之前,我们作为凡夫俗子,竟然就有般若智慧了?什么叫般若智慧呢?我们有还是没有呢?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到一定的年龄,大多数人都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某人的追悼会,或者是自己的亲人、或者自己的朋友、或者自己的同去世了。这亡者前两天还活蹦乱跳的,他有伟大的计划要去实现,他要去实现他的生命理想,突然中断了,走了。


消息传来,你极为震惊,于是你去参加他的追悼会了,走进了殡仪馆,站在他的遗体面前,你领会到什么?一切理性所安排的人生计划,随时就被虚无打断了。原来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强大的理性和意志,可以被虚无摧毁掉。你就这样站在他的遗体面前,你遭遇到虚无。


像这样的追悼活动一般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你从殡仪馆里走出来,走到街上,看见满街的路人,正如司马迁所说:“人群熙熙皆为利来,人群攘攘皆为利往”。自古到今没有改变过,这些路人当中有些人是强者——市场经济舞台上的强者;有的人是弱势群体,但你发现他们都一样可怜,跟你刚刚悼念过的亡者一样的可怜,包括你自己也很可怜。这时候一种悲悯之心就起来了,这叫大悲悯。


天下每一个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一样可怜,你感受到了这一点。当你感受起来的时候,你的般若智起来了,大智慧和大悲悯是同一的。倘若我们把这种对世界的领会,站在般若智层面上的领会,维持了一辈子,我们就是佛——成佛不是那么神秘。


禅宗讲人皆有佛性的,众生是佛,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中国人是在佛教的信仰当中领会到虚无的,于是可以去直面虚无。因此我们对西方的,包括对阿拉伯世界的宗教信仰、宗教经验还是能够认识、能够理解的。


精选用户评论
  • MrSagittari

    你听了半天就这结论?那我问你 十字军为上帝屠杀异教徒是不是就比皇帝为自己的土地屠杀异族来的高尚?十字军立刻就高大上了?皇帝就是自私自利?

其他用户评论
  • 天水_bc

    不是上海车牌有些高架上不去,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怡章鱼 回复 @天水_bc: 自己八字生的不好!

  • 惜丶曦

    在今日浮躁的社会,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处于迷茫不知方向的困扰中。物质的富足带来了动乱,核弹和霸权主义造成了畸形的和平,让地球压抑的所有生命情感不能得到释放。虚无主义困扰着所有人。 王先生为我们梳理过去种种思想,从根源上为我们解惑,在这迷茫的时代,带给我们新道路的方向。 这个时代能有王先生,实乃全天下之幸。

  • 1520326hmfp

    资本的无序扩张终将面对虚无,而解药就在中国哲学

  • 意志飞行

    到天国这段太生动了,听乐了。

  • 13607114ehh

    我今年50岁,经历过一些事,有了一些经验,也对很多事有了自己的看法。我感觉哲学就是对于生死开始的思考,因为除了生死,其他都不是事。只有生死才能让所有人平等。当然学者是思考生死,我们学习了哲学!

    1378361dnwg 回复 @13607114ehh: 世人生死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