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大学》三纲领与人生的几重境界(下)
 34.98万
试听180

3.2 《大学》三纲领与人生的几重境界(下)

00:00
13:55

《大学》三纲领与人生的几重境界(下)



⼀、知识点


1、三纲领:


三纲领是指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大学》提出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


明德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觉悟“明明德” 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 “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人生的一切变化生灭,唯有在遵循内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远做个新人。至善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王阳明: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名守仁,亦称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3、陆象山: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人,汉族江右民系。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今江西贵溪西南),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中国南宋理学家,心学奠基人,陆王学派的开创者陆九渊为乾道年间进士,入为太学国子正,后升作监丞。曾结茅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光宗时出任奉议郎知荆门军,卒于任。陆九渊与朱熹齐名,而学术见解多有不合,主“心即理”说,尝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认为要认识宇宙本来面目,只要认识本心。与朱熹通信论难,曾会于鹅湖,作学术论争。其学术思想,为明王守仁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先生全集》,近经整理为《陆九渊集》。


4、禅宗: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为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禅宗的祖庭有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南华寺等。作为禅宗代表经典的《六祖坛经》,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忠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就是心,天地本无心,人为天地立心,所以人心是天下之大本,这个根本的本。


2、天道的道,我们如何达到天道,那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发出来的情感都是合适的,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但喜和怒都不过分,过分都是因为有私欲掺杂其中。



三、全文逐字稿

长按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


课程文稿

各位朋友,我们在这一讲中接着上一讲来继续讨论《大学》中的三纲领的第三条纲领: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如阳明所说的,就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这里强调的是“纯”,纯洁的纯,完美的人生是生命情感的纯粹,没有牵涉到由于私欲而带来的杂质,这叫“纯乎天理之极”,这样的话我们的每一份生命情感都符合天道。


正如《中庸》当中所说的,《中庸》第一章有这样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人性来自天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我们遵循着我们的人性的生活就在天道之中;但是会发生偏离,一旦偏离就要“修”了,叫“修道之谓教”,教就是教化的意思。


《中庸》首章第一章还有这样的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生命情感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它在哪里?就在心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也就是说我们的心。


“发而皆中节”,也就是说喜怒哀乐发出来了,怎么会发出来?就是因为跟人打交道。人与人的关系其实都是情感的关系,必有喜怒哀乐要表现出来。“发而皆中节”,意思就是要发得都合适,合乎节拍,节拍的节。


如果发得都合适,那叫“和”,和谐的和。底下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就是心。天地本无心,人为天地立心的。所以人心是天下之大本,根本的本。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道的道。我们如何达到天道?那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发出来的情感都是合适的。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但喜和怒都不过分,过分都是因为有私欲掺杂其中,那就不中节了。“发而皆中节”就叫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就整个社会生活是和谐的,是社会生活体现了天道,这叫“天下之达道也”。


“至中和”,一个中一个和,“至中和”就是达到,达到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天地位焉”,就是天在上,地在下,乾坤没有颠倒,这个位就是位置的位。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育,养育的育字,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生机勃勃。这是最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我们参照着《中庸》第一章回过来再来看《大学》第三条纲领:“止于至善”。人生要有它明确的目标和信念,我们怎样度过我们自己这短暂的一生?怎样的一生才是圆满的人生呢?那就是我们的生命情感是种在它的纯粹之中,也就是“纯乎天理之极”。清除了许多闲思杂虑,这就给我们的内心带来最高的喜悦,这叫君子真正的欢乐,是我们生命情感的纯粹合适,这叫至善。


王阳明临终的时候留下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这样评价了自己的一生。他不是说他自己有多大的功绩,创造了如何的伟业,而是说他自己的一生的情感止于至善了,这叫“此心光明”。还有什么话要说?已经没有遗憾,“止”就是我们的最终的目标。


人生中会有种种的目标,少年的时候或想做科学家,或想做企业家,或想做工程师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目标。无论你是做企业家,做医生,还是做工程师等等,可能做得蛮好,可能做得不够好,这一切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生的生命情感是否达到至善了,人生具体的目标总有成成败败,但人生没有失败,因为“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我们不能把一个穿街走巷的跑快递的快递小哥的人生,判定为失败的人生。若这样判定的话,失败的人也太多了。一个在餐厅里面端盘子的服务员,你能把他的人生判定为失败的人生吗?一个在富豪排行榜上有名字的富豪,你能判断他的人生就一定是成功的人生吗?标准在哪里?标准不在于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里面我们的地位的高低,富贵贫贱,标准只在于我们的生命情感是否能够“纯乎天理之极”。面对那些品节端正、生命情感纯粹的人,他可以是个素微平民,我的身体可能没向他鞠躬,但是我们的心灵向他鞠躬。


《大学》是要读的,按照孔子的说法,15岁要进入大人之学了,人生因此便有了它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如此的坚定,不会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困境、挫折所改变。


这就是三纲领,这个三纲领的实现是一套功夫,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并不是理论体系,而是养心的功夫。王阳明一直讲功夫,这功夫不是在头脑中做,而是在心里做的功夫,也就是经常要审视我们的生命情感是否出了毛病。


我们刚才讲了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我们必须强调这一点,头脑和心的区分是很容易辨别的。在我们头脑里活动的是概念、判断、推理,运用判断、概念、推理,我们想要认识外部事物,然后学会趋利避害,这一点固然是人生中少不了的。但这叫头脑的事,不是心的事。


我一直拿恋爱做比喻,来说明头脑和心的区分。假定某人恋爱了,后来又失恋了,失恋是一份很大的痛苦,难以无法排解,后来他只有一个办法——找自己的知心朋友来倾诉自己这份失恋的痛苦。知心朋友很同情他,想劝他把这件事放下,想一想该怎么劝?没办法劝。后来那位知心朋友很聪明,向失恋者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话诉诸的是失恋者的头脑了,这句话完全符合理性。这个失恋的人头脑想通了,他的头脑做了一个决定,把这件事放下,他的头脑刚刚做好这个决定,心里又一阵地难受起来。


正如李清照那首词所写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下了眉头,就是头脑想通了,却上心头,心里又来了。所以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哲学,紧紧抓住的就是我们的“心”,即我们的生命情感。


我们试问,我们能用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把我们心中的生命体验给它消解掉?消解不了的。我们心中的生命体验所带给我们的痛苦只能用我们生命情感自己的力量把它消解。头脑是没有力量的,心才有力量,所以我们要滋养我们的心灵,头脑和心哪一个更根本?当然是心更根本了。


通常我们不会关注这一点,我们的人生有时会遇到挫折或者困境,这是我们被考验的,绝不是头脑中的知识、逻辑、思考的能力。我们被考验的是我们自己心灵的力量,而心灵的力量是需要存养,需要扩充的。


所以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而这个人生哲学就是在实践中养心的功夫,要把心养得和天一样大。这句话是谁说的?陆象山。南宋思想家陆象山,就说了这样的话:“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也就是说心和天一样大。


我们从15岁开始就要进入《大学》了,《大学》就是养心的学问,让我们的生命情感摆脱小我对它的束缚,存养之、扩充之,终于和天一样大,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用佛教的话来说叫修行,人生就是修行,修什么?修心。修行就是修心,或者用儒家的话来说叫养心。佛教有各种宗派,最强调修心的就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禅宗。


总而言之是要抓住我们生命情感的毛病,把它去除了,天道与人性不割,就是不分割,不分开,这在我们这个课程的第二部分,近代思想部分要特别地加以讨论的。


好,这一讲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精选用户评论
  • 听友227433826

    建议编辑认真校对一下

其他用户评论
  • 王德峰教授

    感谢大家收听《王德峰的中西思想必修课》专辑,本专辑是目前全网唯一一档王老师亲自授权、亲自录制的精品课程,所有内容均是来自于王老师本人亲自讲授。知识来之不易,请大家支持正版,支持王老师的心血。王老师的粉丝们在评论区集合啦,一人一句话证明你是王老师的粉丝吧!评论盖楼回复将由工作人员转达王老师本人处,老师本人也会不定期查看回复

    温柔的风_50 回复 @王德峰教授: 王教授,您讲得真好。调理清晰,娓娓道来,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听着也不算很累。

  • Ice_tb

    讲得太好了,感觉很多方面我们丢掉了老祖宗的智慧,盲目崇拜西方,迷失了方向

    南岛黑风 回复 @Ice_tb: 窃以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话之所以劝解失恋者无效,不是因为它符合理性,而是它极不符合人之理性逻辑,而共情、不以“大道理”教化他人,才是理性的姿态。王老师这个例子错把人的理智观念或社会伦理当做人之理性了!孔孟之道及儒家思想,无外乎用理想主义的想象来教化人、规范人的生活,否定个体的欲望、善恶共存与独特性,何来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情感?何以找到“心即理”的路径?!

    黄黄黄啾啾 回复 @小隐也隐于大城市: 古代的婚姻制度不同,观念不同,没必要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评判古人吧

    小隐也隐于大城市 回复 @Ice_tb: 王阳明所谓的致中和就是以他为中心,就好像他为了生儿子娶小老婆,根本不考虑对女人公平。

    查看全部5条回复
  • 八方风雨汇中州

    听过国内很多大学教授的哲学课,王德峰教授的课是最好的!是唯一每次都能完整地听完并且能反复地听的,明白了许多道理,对人生影响很大。

  • 催眠音乐赛尔FM

    感谢楼主!真好听!欢迎大家进入我的音乐地带,点我头像。

  • 15283631act

    片头音乐太吵了,不得不随时切换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