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深刻的体悟:
2.思考、经历、体验这些丰富和完善内心世界的事情,哪怕很微小也会获得持久的满足和快乐。
今天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
就是相比于刚毕业时,现在的我已经拥有很多很多了,都是刚毕业那时候想都想不到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都是如此。
可是,为什么我拥有了更多,却比还没有什么时候焦虑和痛苦的多呢?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那段时间,真的是焦虑到出不了门的那种。明明我拥有了舒适整洁的房间、最好用的各种设备、外面正是春光明媚的好天气,可是我却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
和朋友对谈时,他说他的朋友,30多岁在杭州有4套房子没有按揭,但焦虑到大片大片掉头发。
还有我常说到的例子,看那些明星和企业家的深度访谈,他们事业、财富、影响力不可谓不成功,但言语之间焦虑困惑并不比我们少。
上面的这些经历和见闻让我体悟到(不只是头脑知道),拥有更多物品和成就(外部世界的认可)真的不能让我持续获得幸福,这些都只是「身外物」。
1.被过分拔高的期望(欲望)与内心的违背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常常活在对未来的各种「期望」当中。
通常句式是等我有了XXX,我就会过得很开心。比如,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等我有了好的伴侣、等我财富自由了、等我有更多自由时间了…… 我就会过的很开心
我们本身就活在各种希望当中,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我们处在一个更以利益为优先并且鼓励欲望的社会环境中,有意无意在拔高人们对生活的预期。仿佛一定要拥有某些物品、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成功才是良好的生活。
最近在学习《资本论》,很有启发。
这就解答了我开头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我得到了那么多还是很焦虑?为什么有的人有4套房子,还是焦虑的掉头发?
答案就是人们的预期或者说欲望被拔的太高了,尤其是与自己本心违背的预期,这种不匹配导致我们焦虑,焦虑一直无法缓解自然就痛苦了。
来自网站Wait But Why的灵魂画手Tim用漫画画出了这种期望现实不匹配的现状:
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巨大落差变成了挫败和失望
很致命的是,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纷繁爆炸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在宣扬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个人也都习惯通过微博、朋友圈等各种媒介了解他人了解这个世界,无形中造成了预期假象。
△我们以为的现实,其实都是站在真实地板上,仰望看到他人制造出来的假象。
在信息的洪流中,我们的自我认知不断被各种信息冲击和动摇,前一刻还觉得自己生活不错,后一刻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大家很容易没有安全感、盲目的焦虑恐慌,明明拥有了很多,却总是担心还不够,像饿死鬼一样不断攫取。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要面临一个终极问题,我们到底该听谁的?
是知乎上动辄30岁在华为年薪100万,还是相信2020年统计局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2682元?
很显然,听谁的都没用。
外界会有100个1000个建议和标准,听不过来而且很多自相矛盾,很多时候也都不适合自己,穿不舒服的鞋是走不远的。
我们只能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在要过怎样的人生这件事上,每个人都需要独立思考并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活选择,这件事没有模板,也绝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终极答案。
2.学会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去努力
在想要过怎样的人生这件事上,从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就开始困扰我了,尤其是我总是与大家都认为的人生选择上格格不入的时候。
一方面我似乎天然的就对更多财富和成就没有欲望。阅读、看电影、对谈、经历一些事情,这些并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给我带来极大的精神满足,也是我最开始一见钟情于简单生活的原因。
但同时,社会环境、身边的人总是在强调,你要更努力赚到更多钱,否则等你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等你老了,没有钱会非常的窘迫……
不可否认,随着年纪的增长,也慢慢明白这些忠告都是现实。
对于本身就很有事业心的人来说这不是问题,他们本身就很享受努力赚钱的过程。但对于志不在此的我来说,这种与主流期望的违背让我经常处于撕裂的状态。
这几年工作下来其实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通过一次次尝试,我逐渐确认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是真实的(并不是为了逃避努力找的借口),同时也评估清楚了自己的赚钱能力以及需要的物质条件,这时候我基本上能够找到一个内心与现实的平衡点。
这点大概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想明白的,此后我很少会为身边的谁谁,比自己还小3岁已经在阿里年薪100万的事情而焦虑了恐慌,甚至内心都不会起任何波澜,按自己节奏努力就好了。
当然,其实还是有很多事情没有想清楚的,比如要不要买房、要不要放下全职收入这些事情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在这些事情上还是会处在犹豫纠结,等想清楚了这些,就会越来越合适和自洽了。
简单来说,我不再盲目地由社会给我定制的目标而活,而是不断认识自己、认清现实,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最舒服的位置去努力过好生活。
3.分享一个简单且自由的基本生活标准
在长期寻找自己位置和节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安定内心的锚。
这也是我在长期焦虑过程中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符合自己内心以及现实的最低标准,比如老六说的这个标准:
(摘自《读库2000》)
一定是要自己发自内心认同的标准(可以暂时没办法做到完全接纳),这样每次焦虑的和恐慌到无法行动的时候,用这个标准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恐慌。
我每次很焦虑的时候,就看着老六的标准对自己说,我是自由的,我所有的焦虑都只是在为虚假的期望而焦虑,赶紧自由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
很多时候我们过度焦虑和恐慌,都是因为错误的评估了自己的位置和现实的期望落差,这个基本标准就就是用来确定自己真实位置的。
然后,在有余力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追求更多财富和成就,这些目标同样是很有意思的挑战,只是不会再为这些事情过度焦虑和恐慌了。关于这点,我在《中年的许知远:年轻时认为钱不重要是个误会》中有详细阐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
写在最后:
最近我总是会提到一个词「体悟」,这是我对学习和思考追求上的改变。
不再看重知道更多道理,尤其是那些飘在天上很遥远的道理。更多的从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中感受和体悟,逐渐总结出一些自己的道理。
飘在天上的道理越看越焦虑,从自己身体力行、息息相关的事情中体悟出来的心得,每知道一点,自我就完满一点,很容易知行合一并感到满足。
在这样一个有意无意总是在制造焦虑的时代,我希望分享更多这些虽然微小,但真的的能使人感到满足和内心平静的小思考。
至少是真的让我自己更完满和内心平静了,希望对你也是。
是的 可能某种程度上少才是多 人生做减法很重要
很喜欢,最近都在听,极简主义让人感觉很舒适
很早之前断断续续的看过一些断舍离相关的内容,都没什么触动!直到听到老师您的讲解和分享,才感受到那一丝丝激动,仿佛找到了打开内心的钥匙!谢谢您!
找到真正的自己是最关键的
喜欢卡卡的声音,听着就静下来了,很安心!
2021.08.06
才发现有图文了!好棒
NO卡卡 回复 @沁铃儿: 嗯嗯,这段时间慢慢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