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中共第一个提出“初心”概念的人(节选)
讲述人:西小北校西园校区大队辅导员 蜀山区学党史· 青春领学人 薛禾丽
在中共历史上,董必武是第一个提出“初心”概念的人。董必武是湖北黄安人,1886年3月5日出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1903年五六月间,17岁的董必武参加黄安县、黄州府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同年8月,他在赴武昌参加乡试考举人期间,因路过省巡抚衙门,到门口观望了一下,被守卫诬蔑为“窥探官衙”,遭到一顿殴打,愤而弃考回乡。那次被清朝衙役的毒打,使董必武看清了清朝腐败的真面目。
为了推翻清王朝,1905年春夏间,19岁的董必武考入湖北省“文普通”学堂,选择了从军的道路,后来投入辛亥革命,还加入了同盟会。后来,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促使董必武反思并寻找新的道路,最终从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
著名的五四运动之后,1919年5月18日,董必武和张国恩以“湖北善后公会”名义在上海《救国时报》向全国发出通电,称:“北代表犹袒庇卖国贼党,不肯容纳,是岂国民希望和平之初心所及料。”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首次使用“初心”的概念。
在董必武看来,坚守“初心”,就是要像十月革命那样,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军阀政府,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为此,他最早提出“联合孙中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后来的历史证明,联合一切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完全正确的方针和策略,是中共的三大法宝之一。
董必武强调,坚守“初心”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在1947年9月就在晋察冀边区财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但是,坚持群众路线不等于搞群众运动。1954年,在全国上下热衷于搞群众运动,称赞“运动能很快解决问题”时,董必武指出,运动也“有副作用,应当以依法治国代替运动治国,逐步实现依法治国。过去是搞运动,现在要靠法律”。董必武认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他指出:“没有党的领导,群众利益是不能实现的。”
董必武多次强调,国民党是被自己的腐败打倒的,共产党执政了,绝不能沾染国民党的毛病,特别要注意密切联系群众,不使自己走到人民群众的反面去。曾经在南方局工作过的杨继干曾向邓颖超回忆说:“那时我们伙食费一个月三块法币,毛主席来重庆,看我们成天吃空心菜、胡豆,说我们伙食比延安还差,伙食费增加到五元六角。”“当时每个月的开支账都由董老核查。有一次,有六角钱报不了账,董老在大会上作了检查,还给党中央写了检讨。”解放初期,董必武在农村的一些亲友纷纷写信向他提出安排工作、调动工作等等请求,被他一律回信婉言拒绝。后来,他干脆写了一封通函,打印出来,分别寄给亲人和亲友,对他们事先进行教育。
董必武认为,坚守“初心”,根本上要对党忠诚。做到对党忠诚,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贡献与名利的关系,摆正自己在革命事业中的位置。他曾和孩子们讲:京剧里主帅出来前,都有一些跑龙套的人登场。“你们知道不知道什么叫‘龙套’?你们要学会‘跑龙套’。就是要甘当配角,不要老想着当主帅。”董必武女儿董良翚回忆说:一次,在和爸爸聊天时,发现他茶壶里没水了。董良翚忙拿暖瓶去续水,但一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办公桌上。她忙取来一块布抹擦。这时,董老瞟了一眼抹布,就势说:“我常说我是一块抹布,党要我做抹布,我就做抹布。”见董良翚不以为然,董老又说:“看不起它?你现在不是正用它抹桌子吗?抹布也是有用的哟!”
(文/王相坤 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供稿)
责编:郑思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