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 四十三岁(11月20日——30日)

1936年 四十三岁(11月20日——30日)

00:00
17:22
11月20日 晨五时,致电彭德怀:胡军现陷在困难中,遵蒋令由保牛堡改向定边、盐池,解决给养,控制战略要屯,其主力进路必经红柳沟,但丁师[162]有经山城堡、青岗峡向定边之可能。“我以集结四个军从其右侧后打去最好,四军则从正面吸引之”。“打时,以首先消灭其一个师、取得确定胜利后再打第二仗为原则。”晚十一时,又电彭德怀:蒋介石令胡军向定边、盐池急进,丁、周[163]两师受阻,不得不向山城堡。“我可集全力放手作战,消灭丁德隆,则全部有利矣。”二十一日,红军向进入山城堡地区的国民党军第七十八师的一个旅另一个团发起进攻,消灭其一个多旅,取得山城堡战役的胜利。此后,胡宗南部被迫全线后撤,国民党军对陕甘宁根据地的进攻,实际被停止。 同日 和张闻天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捷电甚慰。“主力在永昌、肃州之线,坚决保持东边回旋地区,以小部进占安西、敦煌。”
11月25日 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毛炳文东撤利于你们发展。在你们打破马敌之后,主力应准备东进一步,策应河东。”“远方接济,三个月内不要依靠。目前全靠自己团结奋斗,打开局面。”“关于作战方面:(一)集中两个主力军于一个有利阵地打马部,不管敌是两三个团还是五六个团,概用此法。(二)敌少,则主力从两翼包围,并以有力一部迂回至敌后。(三)敌多,则以一部钳制其一翼,以主力包围其一翼。(四)不论敌多敌少,正面不使用主力。(五)两翼包围时,不可平分兵力,应置最大兵力于一翼。(六)凡打两团以上之敌,二兄均宜亲自指挥,亲自看地形,亲授干部以机宜。惟须十分注意荫蔽,一切高级干部均应教育他们荫蔽,避免无益牺牲。(七)估计不能胜利之仗不打。(八)总之,不打则已,打则必须有所缴获。与其击溃敌许多团,不如干净消灭敌一个团。望酌行之。”
11月—1937年4月 读西洛可夫[165]和爱森堡[166]等著、李达和雷仲坚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三四遍,写了约一万二千字的批注。较多的批注集中在认识论和辩证法上,尤其集中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部分。其中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批注最多,约占批注文字的一半。这些批注,是写作《实践论》、《矛盾论》的直接准备。这些批注有几个显著特点:(一)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实际。比如,在批注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时,指出:“中日民族矛盾要用联合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去解决。一九二七(年)后的国内矛盾,却只用联合农民与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去解决。劳资间的矛盾,在平常时期要用工人统一战线去解决。党内及革命队伍内正确路线与错误倾向间的矛盾,用思想斗争的方法去解决。在国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用革命去解决。”“社会与自然间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去解决。过程间的矛盾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又如,关于对立面互相渗透的批注写道:“游击战争与正规战争,保存游击性与克服游击性;分配土地的土地私有与准备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党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战争与和平,和平与战争;同资产阶级联盟与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叛变;共产党同国民党妥协正是加强共产党的独立性;军队的休息训练,同时即是加强战斗力,退却与防御同时即是准备进攻……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变的对立,一切对立都是这样的。”(二)注意对党内错误路线的批判。比如,批评机会主义的特征是理论脱离实际,指出:“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虚的理论命题出发,李立三主义和后来的军事冒险主义与军事保守主义都犯过此错误,不但不是辩证法,而且不是唯物论。”批评军事冒险主义者的“外因论”说:“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的强大是原因,但战之罪,干部政策之罪,外交政策之罪,军事冒险之罪,是主要原因。机会主义,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吸引与国民党叛变,对于革命说当然是原因。外的力量,须通过内的规律性(机会主义等)才能曲折的即间接的发生影响。”(三)用成语、典故、民谚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比如,用“路遥知马力”来解释质和量的关系:“路遥知马力,马力是质,路遥是量”。为了阐明量变引起质变,批注说:“人多成王”,“长袖善舞,多财善贾。韩信将兵”。在批驳布哈林的“均衡论”时写道:“履与足矛盾时,削足适履正是布哈林的思想,这是可能的吗?不可能的。”“所谓补苴罅漏的办法,结局将使大局溃败”。“堵住矛盾发展,取得内部的安定,以求得所谓平衡,结果是无济于事的,这是破落户救穷的办法。从构成外部平衡来求得内部平衡,这是布哈林的根本办法”。(四)对原著的观点有重要的概括和发挥。比如,对“教程”中关于认识过程两个阶段的特征的论述,作了概括性的批注,将“教程”以举例方式所作的个别分析,推进到一般分析:“感性认识:片面、现象、外的联系”;“理性认识:全体、本质、内的联系”;“感觉是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是解决本质问题,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暴露其本质而理解他。”又如,“教程”讲对立统一规律时,仅举例说明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导方面的决定作用,没有在理论上展开分析。毛泽东对这个思想作了发挥,写了长达一千二百字的批语,发展了“教程”的观点,其中说:“矛盾之中,不论主要与次要的,对立的两方面,不但是对立的斗争,而且互相依赖其对方,以行其对立与斗争,两方面斗争的结果,发生相互渗透的变化,即转化为同一性,转化到相反的方面。”“究竟哪一方是主导的呢?主要看过程发展之情况在一定条件之下来规定。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时期中,资产阶级是主导方面,但到革命前夜时期及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就转变为主导方面了”,矛盾的主导方面,“凭过程发展至一定阶段中,斗争双方的力量如何而定。主导与非主导是互相转变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