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化时代,是否还有纯文学作品(秦荣生)

在商业化时代,是否还有纯文学作品(秦荣生)

00:00
06:25
在商业化时代,是否还有纯文学作品(秦荣生20210507)

五一假期,我在宁静的书店里读完了贾平凹的最新小说《暂坐》和余华的最新小说《文城》。这两部小说与商业宣传的内容大相径庭,没有爱不释手、一日气将其读完的冲动,只有耐着性子将其读完的坚持。在现在的商业化时代,小说等纯文学作品都带着浓重的商品色彩,商业化气氛越来越浓厚。如果像小说那样的作品都商业化了,就其内容表达而言,缺少了对人性的思考及认知的深远意义,这些作品的创作不太符合创作的内在规律,也无法进入人的内心深处。细品这些作品之后,就会惊奇地发现,这无非就是当今作家最擅长的“强作深情,假装深刻”的摩登手腕罢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将小说等作品把娱乐内容与商业化价值紧密结合,没有给予人们文明的思想启示。
说起文学,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大学时代对文学的狂热追求。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一个思想自由奔放百花争艳的年代。80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岁月,也是文学期刊的灿烂时光,《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钟山》等众多刊物都曾是千千万万文学青少年的必备读物。那个时候的我们都朝气蓬勃,都非常有创新精神,都积极努力地去学习和吸取一切有用的知识。那时候,似乎全天下的青年都是文学爱好者,都喜欢小说、诗歌,他们的口袋里和书包里,可能任何时候都有一本小说或者诗集。读小说、写诗就成为了那时候的时尚,因为那时候每个人的幸福指数都很高,都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刚刚从封闭、停滞的环境中走过来,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虽然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其实还是相当艰苦的,但是人们对未来充满着瑰丽的想象,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有非常好的前景。一些进行文学创作的人,往往写出了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很快就会变得全国知名,比如贾平凹、莫言、路遥、史铁生、韩少功、马原、叶兆言、王安忆……基本都成名于1980年代。那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年代,没有更多的选择,所以从作者到读者,都对文学高度虔诚和认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我大二时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长篇散文时,那种刚出版报纸油墨的香味,那种文字变成铅字的清新气息,长时间弥散在我的四周,那是世上最迷人的香气。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再加上各种传播方式发达起来,电视、电影、电脑、手机、媒体样式丰富多彩,人们的文化生活选择更多,文学逐步离开人们业余生活的主流位置。文学的盛况不再,文坛也随之风平浪静。全中国的文学青年如退潮的海水一样消失着,他们大部分真就是下海了,在商海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做了书商,收入丰裕,也算和文学还有点藕断丝连的情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代表纯文学的文学期刊正在日益被边缘化。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的文学期刊运营上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包括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文学期刊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停刊。
现在凝眸注视商业时代,渐悟它的本质其实是挣钱。商业时代使几乎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有一半儿像商人。商业使商人像马克·吐温说的那一种人:“如果金钱在向我招手,那么无论是《圣经》、地狱,还是我母亲,都绝不可能使我转回身去。”当今,互联网传播的快节奏和海量信息,带来的是人在面对巨量信息时候的手足无措和精神涣散。在印刷文明和书面文化时代,阅读是一种沉浸性的体验。但网络阅读则是轻阅读和泛阅读、快阅读,这样的阅读必然会带来对文学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化。目前,“网络文学”的主体就是流量文学,它以被更多受众点击、阅读为主要目标,是为赢得更多的价值和收益。商业化时代,纯文学存在的土壤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商业化的网络文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