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品读】 蒹葭里的神秘女子 史云龙演奏

【诗经品读】 蒹葭里的神秘女子 史云龙演奏

00:00
04:44

琴曲赏析:(琴曲演奏:史云龙)

佚名 〔先秦〕

(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琴曲《蒹葭》以《诗经》中《蒹葭》一诗为依托,有三阙的“重复”弹奏。

一.蒹葭背后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隔阂

古代社会虽然朝代更替,但一直保持了相同的农耕文化内核。在近几十年,我们迅速地进入了商业信息时代,动摇了农耕文化内核的根基,产生了巨大的文化隔阂。曾几何时,作为80后的我们,在儿时没有手机、互联网的干涉,我们可以在放学后不着急回家,在路旁的水沟里观察小蝌蚪长达数小时,直到天变黑,肚子饿了,才想起来回家吃晚饭。那种不急着做什么事,全然忘我而关注当下的状态,已少有发生。我们一旦放空,就会拿信息来填充,有的是廉价的、刺激性的、令人感兴趣的猎奇信息。所以现在的人,怎能轻易地理解古人对一个看似简单的事物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赘述”呢?作为琴者,我们能利用的仅仅是古人传下来的七根弦十三个徽,并没有好莱坞式的高科技团队来大开大合地冲击感官,唯有保持清醒敏锐的觉知,方能将琴曲弹入自己的心田。

二.古人丰富的名相知识对应今人匮乏的盲区

农作物的成长,是根据温度日照等节气而来,要想获得丰收,人们就必须善于应和天时规律,因而古人根据重要性将三才依次排序为天、地、人。现代社会脱离农业生产,人们在空调、取暖、加湿等家电的呵护下,全然忘记了善于跟随天气和水文的重要性,何时播种,何时该下秧苗,何时收割采摘,我们一并不懂。古人是怎么懂的呢?保持觉察和经验的累积传递。这是古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功,所以能很自然地颂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诗句,这些不都是古人日常的观察么?

古人除了觉察力好,形容描述能力也强。比如我们偶尔去湿地公园能见到白鹭和各种水草,但因对植物、水文名相知识的匮乏,很难摘取到类似“央、沚、坻”的词,这些词语细化地描述了湿地中各种方位和地点,丰富了诗词的场景。有志于深研本曲的琴人,到了湿地不妨试着找找哪里是“水中央”,哪里接近“水中沚”,哪里像在“水中坻”,从字面上很难深入理解这种微妙的变化,只有到了实地,大自然自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蒹葭中的空间、情感变化

这首诗中的视角并不是站在一处静止的。我们不妨来想象:诗人从一处远远地俯视湿地,所见者,大片大片的芦苇水草苍苍茫茫(蒹葭苍苍)。想及伊人,在水域外某个遥远的地方(在水一方)。有志则行,随着“溯洄从之”一番移动后,体察到了远行的不易(道阻且长)。再看伊人近了吗?没有,伊人还在那水域的中央(宛在水中央)。于是继续前行,步过田埂、迈过沟坎。此时可以平视靠近身边的蒹葭,那穗虽柔而软,但在迎风飘摇中的姿势如同伊人一样特别的美(蒹葭萋萋)。路遥则积跬kuǐ步而成千里,路断则傍着堤岸涉水而过,遇到坡更需登攀而越(道阻且)。再衡量一下伊人近了吗?好像近了些了她应该在远处那片水草的交接处在水之湄)。穿过那片水草湿地,忽而涉水而渡,忽而爬上岸土、忽而穿梭蒹葭丛中。一抬头仰视天空,蒹葭之穗在日光的伴随下熠熠生辉,好看得连连喊“彩”!(蒹葭采采)。为什么如此激动呢?除了这个角度观蒹葭精彩好看,追寻的伊人也更近了!这不,就在那片水域的尽头(在水之涘)。路不明则摸索而进,路曲折则蜿蜒而行(道阻且右),终于!伊人好像就在那水中那小块平地上了(宛在水中沚)。

诗中一直是用的是“宛在”,真的好折磨人啊~到底最后见面了没有,也没有交代,变成了个开放式的结局(好莱坞式的手法,古人很时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着用这样的文风,继续创作下去。但我相信,不管结局如何,是喜剧是悲剧,反倒没有刚刚这个求索过程来得那么隽永。

再则,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么折磨人?因我们习惯了便捷的通讯:打电话、发定位、共享实时位置……古人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于是没有办法很确定,“小扣柴扉久不开”这样的不遇如家常便饭。所以对待不确定性,或者说无常,古人的心态是比我们是平静温和很多的。

大家发现没?空间上离“伊人”越来越近,情感也越来越积极了。这非常符合人性,假使我们设定一百万的存款小目标,这一百万就是诗中的“伊人”。当存了五万的时候,我们觉得好漫长啊,苍茫大地,不知何年马月的道阻且长。当存款到了五十万,方知存款过程的艰辛,但心里美滋滋,目标已达成过半,特别有奔头!当存款到了九十万,好兴奋好开心,内心踏实而雀跃,再看蒹葭便是采采了!从我举这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中,可以看见,假如只对蒹葭“苍苍”“萋萋”“采采”作字面上的翻译,而忽略了细微处的空间转移和情感层次,则本诗要乏味许多。这当然需要我们有更丰富的觉察能力。落实到琴曲中,我们便可以把这种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情感变化融入到弹奏中。第一阙可以处理得渺茫一些,第二阙可以处理得艰难一些,第三阙可以处理得雀跃一些当然,不要显得故意和夸张,由内而外的自然流淌方是最好的。

四.时间是相对的。

古人在蒹葭的场景中全然地放空和思志,不管现实中的时间是几分钟还是几十分钟,那个瞬间在主观感受上可以很长很长。所以有了“为霜”、“未晞”、“未已”的细微层次。初见清晨露白结霜,过了“很久”再观,尚未晾干,又过了“很久”,霜竟还有残留。这种细腻地层次,把向内思志转而向外观霜的三次觉知描写得额外深邃。霜在清晨出太阳后很快就干了,只因心中有志,踌躇深思,因而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漫长。现代人能有类似的感受吗?可以作一些相似的类比。比如当我们把要吃的食物放进微波炉,设定好火力和时间,便进入了观察和等待。本来设好了五分钟,但在三分钟后就听到了噼啪声,急不可待地提前结束,拿出后却发现只有半热。便又放进去,降低火力再设五分钟,这次压抑着焦急,耐心地等待它自然结束……平时十分钟稍纵即逝,而此时我们会觉得时间如此漫长,为何?因为“加热食物”此时就是我们的“志”,有了志,便会关切和觉察,一旦觉察,就能拿捏到平时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只是大多数人不适应这种觉察状态,故而会焦躁一些)。所以听琴或弹琴时,只要在场有人不保持觉知而躁动,那么这首曲子听也听不下,弹者也只能勉强弹完。作为琴人,要先学会安自己的神,只有自己的神安住了,他人感受到了这种安宁,便也会受到感染和熏陶,才能将三阙的弹奏如同长卷轴juàn zhóu一般不紧不慢地缓缓展开。

总结:琴学是一门综合学问,修身养性和技巧娴熟是并重的。但长远来看,技巧有尽头,而修为则没有尽头,无穷深远。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要能冲破古文在字词上的障碍,减少从识智上翻译古文,多从神韵上去把握文字的味道和精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修为如常地点滴积累和精进。瑾以此短文,呼唤每个琴人骨髓里的智慧,虽道阻且长,而溯游不辍chuò

作者:史云龙

2021年3月2日初稿

3月11日修改




3月22日终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善美良子

    非常好听,使人感到无比安静下来的音乐

    汤宛儿 回复 @善美良子: 内心宁静的有福之人

  • 戎華

    太美了

    汤宛儿 回复 @戎華: 谢谢喜欢和留言!祝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