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课 | 人生就是一个以利为圆心的圆周运动

南怀瑾国学课 | 人生就是一个以利为圆心的圆周运动

00:00
15:23

自古关于“利”的成语很多,例如“追名逐利、见利忘义、利欲熏心”。提到这个“利”字,似乎所有君子都嫌它是一块烫手山芋,不敢明着去招惹,可是有几个人仔细想过,究竟什么是利?


南怀瑾先生这样说:“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事,当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中,能够产生‘利用安身’的功能效果,那么它就具有‘利用安身’的价值;也就是在当用、该用、要用、可用、适用、值得用的条件下,那么对这人、或事、或物来说,就构成了价值;也就是对这人、或事、或物的利。”

讲得明白些,就是人生在世,怎能不讲利?人类文化思想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人生的艺术、生活,等等,都是以求利为目的。如果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书认字,不外乎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即使出家学道,也是为了成仙成佛,这何尝不是求利?

其实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已经思考过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义与利这千古一辩。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国国君梁惠王,于是遭遇了这句问话:“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头儿,你能为我们国家谋什么利益吗?孟子听后,没有拍案而起,针锋相对,而是颇有风度、庄重地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大王您何必只图目前的利益?其实只有仁义才是永恒的大利。按照孟子的说法,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可见,人们追求有用或没用的东西都是利,只不过有大利、小利之别而已。人与人的追求不同,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对自己产生“利用安身”的价值的东西也不同。有的人求子孙满堂,得之,心满意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得之,心中无憾;有的人求无上智慧,得之,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得之,甚为欢喜;有的人求名扬四海,得之,心中风光无限;有的人求家财万贯,得之,幸福无比。但是无论是求喜求乐求名求财,说穿了,求的还是一个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他那高洁的品质和优美的诗句,留香于中国的文学与历史的天空。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是为世人所传颂。

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的那年夏天,陶渊明被任命为彭泽县县令。他上任不到三个月,有一天,接到上级官员送来的一份公函。公函上说,郡里有个官员要来彭泽县检查公务,文中暗示陶渊明放聪明些,小心谨慎地伺候。

陶渊明一向正直,从不阿谀奉承。接到公函后,他感到很纳闷,猜不透文中的深层含义,于是他叫县衙里的师爷来给他解释一下。

这位师爷看完之后,心领神会,他说:“历任的县太爷为迎接上级每一位官员,都要好生准备,恭恭敬敬地到路边迎候,安排欢迎仪式,为的是讨得他们的欢心。”“讨得他们的欢心又如何?”陶渊明问。

“啊,这您还不懂?要是讨得这些官老爷的欢心,那升官发财之路就光明了。否则的话,恐怕连您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也保不住了。大人,您可千万别马虎啊!”

陶渊明听到这里,拍案而起,愤怒地说:“岂有此理,怎能为这五斗米官俸向乡里小人折腰!这官,我不做了!”

说完,陶渊明脱下官服,交出官印,毅然回家耕田去了。

世人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悠然处世的典范。殊不知,他去除名利的束缚,求来的却是另一种利,这对陶渊明来说也许是一种大利,因此在面临选择时,他毅然抛弃了世人所向往的官阶财富,而选择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以取得心灵的宁静,保持心中那份做人的崇高感。

古今中外,像陶渊明这样为求大利益而抛弃小名利的人还有很多,例如越国富可敌国的范蠡,更是在身居高位、家财万贯时毅然弃之,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在勾践灭掉吴国后,辅佐勾践二十余年的功臣范蠡却上书请辞,他对勾践说:“过去大王受辱,臣不敢言退。今日大仇已报,臣不敢居功享乐。”

勾践十分不解,劝他说:“你遍历辛苦,难道不想有快乐的这一天吗?现在你功高位尊,无所忧患,正是尽享富贵的时候,为何轻言放弃呢?”

范蠡搪塞掩饰,不肯正面回答。后来他对家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久;人不知止,其祸必生。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

他的家人不相信他的推断,都劝他不要在功成名就之时离开。

但范蠡自信无失,他长叹道:“人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一生的生死福祸。若为贪念所系,不加约束,祸发之日再想收手,就为时已晚了。”

于是他带着家人从海路逃到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耕田,再创家业。

范蠡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经营有方,加之苦心不懈,没多久,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富甲一方。齐王听说了他的才能,深以为奇,便任他为相。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殊荣,范蠡的想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忧心地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了。至此若不思退,不用理智制止放纵之念,凶险马上就会降临。”于是他退回了相印,决定散尽家财远走,他的家人苦劝不止,又说:“有官不做,我们无话可说,可散尽家财就不可理喻了。这是我们辛劳所得,不贪不占,为何要白白送给别人呢?”

范蠡开口说:“官高招怨,财多招忌,这都是惹祸的根苗。人贫我富,人无我有,若只取不施,为富不仁,钱财再多也无益,不如放弃!”他把家财分给好友和乡亲,自带一些珍宝来到陶邑,隐居下来。

初到陶邑,范蠡自觉无比快乐自在。时间一长,他不甘清闲,又思治业大计。他的家人心有怨气地说:“人人思富,个个求财,你富不珍惜,认为钱财无用,今日何必再提此事?钱财有那么好赚吗?”

范蠡轻松一笑说:“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

范蠡在陶邑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范蠡的经商谋略也是超群的,他采用“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的方法,买贱卖贵,有进有止,遵循“积贮之理”,没用多久就又积聚了巨万资财,成了当地首富,号称“陶朱公”。

后来,范蠡又散尽家财,周济贫困的乡党故旧,为此他表白说:“在我看来,经商是一种乐趣,在求取金钱上不该贪得无厌。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过分看重它才能得到它,此中真谛非守财者所能悟出。它让人受益无穷啊!”

这位“三聚三散”的越国重臣可谓是不追名逐利的典范,清代诗人徐公修也曾写诗赞道:“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可是范蠡真的是不求利吗?其实不然,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前,写了一封信给越国大夫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述,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后遭越王勾践猜忌,伏剑自尽。同为越国重臣,一功成身退而生,一身在高位而死。这让我们看出了范蠡的大智慧,即知道如何保全自己,这不也是一种利吗?生命,难道不是人生的大利?

其实纵观人的一生,人们都在围绕着利这个圆点,不停地做着圆周运动,追求的东西多了,这个圆就大一些,人也就跑得累一些;追求的东西少,圆就小一些,自会轻松不少,但无论如何,这个圆总是存在。难怪司马迁在自己的巨著中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这一叹,固有对世人追逐现实名利的无奈,却也说明了人生天地间,利用安身的道理。


*****************

作者:圣铎

音乐:巫娜《禅路心桥》

主播:海潮明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96565pala

    感谢用悠扬动听声音将我带入南老的国学智慧中。

  • 13900499gyx

    b

  • 欲言理止

    财知道你快点倒闭吧!

  • 刘淑贞666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