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阅读活动荐读书单。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呐喊》。
有些读者可能曾经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等小说的节选片段,其实,这些小说都出自《呐喊》。其中的《狂人日记》是我们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可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呐喊》还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李大钊曾评价《呐喊》是“中国最好的一本小说”。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品读鲁迅的这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部小说集的写作由来。
《呐喊》为何取名叫作《呐喊》呢?其实,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鲁迅儿时,因为父亲患病,有四年多的时间一直出入于当铺和药店。父亲去世后,他去日本学医,想要学习医术救治像自己的父亲一样陷入疾病痛苦的人。但是经历一些事情之后,鲁迅发觉学医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人民要是愚弱,就算体格健壮,也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觉得当时第一要紧的事,是改变人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人民精神的,在当时的鲁迅看来,当推文艺。这就是鲁迅弃医从文的由来。
鲁迅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志想做一本名叫《新生》的杂志,“新生”意思是“新的生命”。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朋友们被各自的命运裹挟,这场梦就破碎了。鲁迅发觉自己“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的英雄”,于是心生寂寞。鲁迅自己说:“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后来,老朋友钱玄同因为《新青年》来找鲁迅“做点文章”。在谈话中,鲁迅讲起了那个著名的“铁屋子”——一个没有窗户难以摧毁的铁屋子,里面有即将闷死却熟睡的人们。如果叫醒几个人,你不能说绝对没有毁坏这个铁屋子的希望啊。就是这个希望,让鲁迅写出了《狂人日记》。鲁迅不能忘怀之前的寂寞,因此不免呐喊几声,以此慰藉其他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不管自己的呐喊声是可憎还是可笑的,他都听从“将令”,因此,《呐喊》是听从革命前驱的将令的作品。从此,希望越长越大,鲁迅越写越多,有了十几篇小说。他将这些短篇小说结集起来,取名为《呐喊》,这也是这部小说集的写作由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呐喊》里面的故事内容。
《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等十四篇小说,故事都发生在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中国,故事内容大多融入了鲁迅个人的人生经历,用他的个人视角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现实。
《狂人日记》是鲁迅用第一人称视角写的,其中的“我”就是篇名中的“狂人”。“我”不信任周围的人,总觉得大家都想害“我”,想吃掉“我”。“我”想看书研究一下“吃人”的历史,书里却写满了“仁义道德”几个字。等到半夜再从字缝中看,发现满本竟都是“吃人”二字!之后,大哥找医生给“我”看病,医生让“我”静养,“我”以为他是准备把“我”养肥了再吃,心里想着:“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久而久之,“我”被当成了疯子。最后,“我”发现了这是个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那么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还有吗?于是,“我”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这是鲁迅在呼吁我们拯救“吃人”的封建社会中的人民!
而《孔乙己》中的第一视角“我”是鲁镇咸亨酒店里的伙计,也是这篇文章的叙述者。掌柜说“我”样子太傻,怕伺候不了里面坐着的长衫主顾,所以安排“我”在外面招待短衣主顾,又因为不够机灵,不会往酒里掺水,所以改成站在柜台上温酒。
鲁迅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虽然孔乙己穿的是长衫,但是又脏又破,一看就很多年没有洗。孔乙己不是他的真名,因为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又因为他姓孔,所以有人从当时小孩学字的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里摘了这几个字,叫他孔乙己。店里的客人经常拿他打趣,所以他一来,店里总是充满笑声。他如果喝酒赊账,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但是孔乙己因为没有进学考取秀才,又不会谋生,好吃懒做,所以最后沦落到讨饭甚至做小偷小摸的事。直到有一天掌柜结账,发现孔乙己还欠着十九个钱,才意识到他已经好久没有来了,听说他因为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又过了几天,孔乙己用手爬到了酒店,要“我”为他温一碗酒,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这双手坐着走了回去。这之后“我”再也没见过孔乙己,“我”想他大约的确是死了。
孔乙己的遭遇通过“我”这个酒店小伙计一一讲述出来,读者可以看到“我”对孔乙己态度的转变。从一开始别人嘲笑孔乙己,“我”却认为孔乙己有从不拖欠酒钱的品行,到孔乙己问“我”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我”的态度转变成“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的不再理会,再到当别人再嘲笑孔乙己的时候,“我”会“附和着笑”,甚至到最后,孔乙己用手走路到酒店来,“我”温好了酒,只是放在门槛上,并没有递给行动不便的孔乙己。从中读者也能感受到当时等级分明、冷酷无情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同化作用,它使得一个有着淳朴天性的小伙计逐渐变得势利和冷漠。
和《孔乙己》类似,鲁迅在《药》《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中也刻画了当时中国底层平民的精神状态,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真相,含蓄深刻地揭示了底层人民的悲剧根源。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呐喊》中的人物形象。
我们刚刚提到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种象征,他是“铁屋子”里最先觉醒的叛逆者。狂人既疯狂又清醒。他疯狂的一面是,他是一个受封建迫害致狂的精神病患者;狂人清醒的一面是,他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反封建“吃人”的“精神界战士”。
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科举制下的殉葬者,他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但又不愿意做一个劳动者,变成了一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变成了一个小偷,又因为偷窃被人打断了腿。鲁迅虽然对他的命运投射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但依旧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鞭挞。
对孔乙己的双重矛盾的心态,同样也出现在了《阿Q正传》中的阿Q身上。阿Q的性格充满着矛盾,鲁迅说阿Q身上有农民的质朴和愚蠢,但也有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性格中的矛盾之处,一方面在于他是一个深受封建主义毒害的农民,具有旧社会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阿Q是一个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所以到处流浪,被迫沾染了狡猾。阿Q靠给人打短工度日 ,他好面子,如果有人说他头上的癞疮疤,他就发怒,故意跟人找茬吵架,但经常输。输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心里充满了优越感。如果优越感被粉碎了,他又会想:我是个“能够自轻自贱的”大人物了,便又心满意足了。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这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所以对于孔乙己和阿Q这样的人物,鲁迅是既同情又鞭挞的。
其他农民形象还有《风波》中被剪掉了辫子的七斤。七斤是一名船工,经常从城里听闻一些时事,所以显得比一般农民有见识。但他进城被剪去辫子之后,听闻“皇帝要辫子”,便为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之后又被赵七爷吓唬,觉得“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事实上他缺乏觉悟,胆小怕事,是一个丝毫没有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形象。
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乡》中的闰土。闰土是“我”曾经儿时的玩伴,少年时期的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敏、朴实的农村少年,他会带“我”看瓜田刺猹,也会带“我”去雪地捕鸟,我们还一起去海边拾贝,当时的闰土比“我”有着更为丰富的知识和眼界。但等到“我”重新回到故乡,已到中年的闰土,成为了一个寡言、麻木、呆滞、自卑的人,全无少年时的模样。当“我”叫了他“闰土哥”,想要跟他说很多话时,他的脸上是欢喜和凄凉的,但是没有作声。最后恭敬地叫了“我”一声“老爷”,“我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通过少年和中年时期闰土的对比,展现了一个被苦难的生活现实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碾碎了的农民形象。但是,与之前的人物相比,对于“闰土”这个人物,鲁迅是同情大于批判的。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呐喊》中的多篇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手法,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闰土、七斤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它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表达了鲁迅渴望变革,希望打破“铁屋子”,唤醒国民精神的思想。毛泽东主席称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华的精神的发扬人”。近代学者许寿裳说:“《呐喊》是中国新文艺上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这样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鲁迅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吧!
读不懂鲁迅的文章是中国人的悲哀。狂人也好阿Q也好代表所有中国人的共性,就如杨柏的《丑陋的中国人》。狂人日记是说人们在仁义道德的教化下,付出总指望回报,当别人稍有不配合,就会恨人入骨。那些受教化深的人,就是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