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埃德加·斯诺——工合运动创始人之一

第42期:埃德加·斯诺——工合运动创始人之一

00:00
04:42

大家好,我是领学人王梓安。今天我领学的题目是“埃德加·斯诺——工合运动创始人之一”。
埃德加·斯诺1905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埃德加·斯诺诞生于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像很多早期的美国家庭,斯诺的家庭是一个多国籍、多民族家庭。逐渐长大的斯诺,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20世纪初期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资本主义时代向工业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经济处于上升发展之中,人们自信且向上。1928年7月6日,斯诺从日本搭船抵达中国上海口岸,来到了“东方巴黎”上海,原本只计划停留六周,却被这东方魅力吸引了,滞留中国13年。从此,一个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出来看世界、“撞大运”的人,历尽艰辛,成为了一个“世界公民”。


来到上海之后,斯诺先后在《密勒氏评论报》、《芝加哥论坛报》工作,他带着美国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踏遍大半个中国,体验中国社会生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时,他还对国民党抱有很大的希望。1930年3月,作为美国统一新闻协会驻远东记者,斯诺在缅甸和印度进行了一场堂吉诃德式的远行。缅、印之行,斯诺不仅又一次体验了冒险旅行的快乐,更进一步认识了亚洲人民。也正是这次远行,坚定了他再次回到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的决心。


回到中国之后,斯诺深入到抗日前线,进行一线报道。1933年,斯诺将他在亚洲的旅行见闻和观感汇集成书出版,名为《远东前线》。随着对中国的深入了解,斯诺对国民党彻底失望了,他得出结论:国民党政府已成为一个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躯壳;一个军事独裁者的私人幕府。国民党也不再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从这个时候起,斯诺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斯诺见到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周恩来和徐特立等领导人。他以局外人的视角写出了当时陕北红色中国地貌、人情、制度和领导人的许多细节,通过他们的讲述、行动、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以一名记者的名义向外界宣传真正的共产党、真正的红军状况,消除了外界对中国共产党、红军的不实之词。这一系列访谈就是后来风靡海内外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

1970年,斯诺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新中国,10月1日,在检阅国庆群众游行队伍的天安门城楼上 ,斯诺夫妇站在毛泽东的身边 。一周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这一合照 ,报纸右角上刊登的毛主席语录是 :“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 

1972年2月15日, 斯诺在中国农历新年去世,6天后 ,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谈话中毛泽东说:“我对美国一知半解 , 请你介绍几位老师给我”。尼克松说:“好 , 那一定是全国最好的名师。”毛泽东无限感慨地说 : “这正是我对斯诺先生的评价。斯诺先生已在几天前去世了。”


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是一个善于讲好故事的人,斯诺就是好记者的代表。他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不知道前线是什么状况的情况下,不怕艰难险阻独自进入红区,进行真实的写实报道。新闻真实性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让读者信服。因此,真实对于新闻来说就是他的命。埃德加·斯诺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