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400年地外生命探索与想象全记录。
外星人,是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之一。虽说至今科学家们在太阳系内外都没有找到外星生命,但这并不妨碍“外星人文化”成为当今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插画家罗恩·米勒的《外星生命简史》一书系统介绍400年来,科学进步的同时,“外星人文化”这种基于想象的文化的发展历史。
本书主要讲解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外星人文化”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外星人这个词的英文是alien,原意是“异域的人”,也就是外国人或外族人的意思。
真正的外星人文化起源于400年前,也就是17世纪。外星人这个词到这时才真正表示“来自别的星球的人”的意思。哥白尼革命之后,欧洲人相信,其它星球上也有像地球上一样的人类存在,因为上帝绝不会无缘无故创造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星球,他一定会在那里安排居民。
最早描绘的外星生命形象的人,是德国的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1634年,也就是开普勒去世后的第4年,他的小说《梦》出版了。书中,开普勒为读者描绘了月球上的外星生命。到了1689年,法国科学家伯纳德·丰特奈尔出版的《关于多重世界的对话》一书,描绘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上的外星人。
到了19世纪,外星人事件第一次引发了西方世界的轰动。国记者理查德·亚当斯·洛克在纽约《太阳报》上编造了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用望远镜在月球上发现了外星人的新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轰动,当时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尽管《太阳报》澄清,关于约翰·赫歇尔发现月球人的消息,是报社杜撰的,但却引发了 “外星人热”,外星人也逐渐开始成为当时科幻小说的重要题材。
到20世纪,尽管科学家们没有发现外星人,但外星人文化发展到了高潮。尽管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科幻电影的发展。
早在1902年,外星人就第一次出现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中。而第一部讲外星人造访地球的电影,是1908年的《月球男寻妻记》。在科幻电影中,外星人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人形外星人和非人形外星人。
人形外星人形象很多和人非常类似。比如在2009年上映的《星际迷航》中,主角瓦肯星男孩斯波克和人长得非常类似,而有些电影中的外星人,则是在人类外形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形。比如1982年上映的电影《ET外星人》中的ET。
相比于人形外星人,电影中所呈现的非人形外星人并不多。1953年上映的电影《宇宙访客》中的外星人形象,是科幻电影史中的第一个非人形外星人,而1979年上映的电影《异形》,则为人们刻画了更为经典的非人形外星人形象。
科幻小说则描写了许多用电影手法很难表现的外星人种类。比如,硅基形式的外星人、气体的外星人、火焰一样的外星人等。
在“外星人文化”中,外星人被描述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可能是人类的朋友,也可能是恶魔。这也让人们对外星人这个词抱有非常复杂的情感,既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也充满了恐惧与担忧。
第二,人们是如何把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的?
不明飞行物,英文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缩写是的UFO。一开始,它并不是指外星人的飞行器。
在古代,很多自然现象被人们当成不明飞行物。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天空中的人造物不断增加,热气球、飞艇、飞机也会让普通民众误以为是不明飞行物。
真正让人们把不明飞行物与外星人的飞船联系在一起,是在1947年。在这一年里,美国接连发生了“阿诺德目击事件”与“罗斯维尔事件”,这两个事件让很多人都开始相信,不明飞行物就是外星人的飞船。
“阿诺德目击事件”与“罗斯维尔事件”点燃了全世界民众对于不明飞行物的好奇心。从那之后,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不明飞行物目击报告,还有少数人声称和不明飞行物近距离接触过。美国资深UFO资深研究者艾伦·海尼斯把人类与不明飞行物的近距离接触分为三类:
第一类接触,看到了不明飞行物降落在自己的身边,但并没有和它接触。
第二类接触,身体接触到了不明飞行物,身体留下灼伤或其他印记。
第三类接触,看到了外星人,甚至是与外星人之间发生了互动。
不明飞行物有没有可能是外星人的飞船呢?本书作者认为,宇宙中的其他地方很可能有智慧生命,但他们开着飞行器造访地球的可能微乎其微。因为星际旅行本就是耗资巨大的事情,即使对于那些比人类先进的智慧生命也是如此。外星人不可能千里迢迢来到地球和地球人躲猫猫。
作者:[美]罗恩·米勒
解读:雨林
解读者简介: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播音:旗达内
策划编辑:左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