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阅读活动荐读书单。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
提起“中国梦”,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深情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中央到地方,14亿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我们坚信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今年是2019年,距离2012年中国梦的提出有7年之久,大家还能回想起在七年前当中国梦首次被提出时,自己对中国梦的幻想和理解吗?或许那个时候的你初为人父母,在新闻里看到了关于中国梦的播报,看到自己孩子正在熟睡的脸,觉得中国梦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或许那个时候你是才踏进社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刚刚入职的你在手机上刷到了有关中国梦的内容,你看了看周围努力工作的同事们,觉得中国梦就是能够真正的在社会上独立,有一天能成为家里人的避风港,于是你又充满了满满的干劲儿;又或许,那个时候的你只是个孩童,听着大人们嘴里谈论着的中国梦,你觉得这个概念虽然对你遥远又陌生,但是也会情不自禁地幻想起来.......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这本《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作者正是以4岁到15岁的孩童的角度,来为大家解读在孩童的眼中,中国梦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本《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继三十年前所著《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之后又一着力刻画孩子梦境的梦幻现实主义力作,它以一百个孩子的梦境为载体,将中国梦艺术化、个性化,作出符合儿童心理的真实表达,通过对儿童世界逼真的观察与抒写,呈现出当下不同年龄阶段、家庭境况、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下的多元性与复杂性。首先“一百个孩子”,很明显,这就不局限于“中国孩子”,不是随随便便找几个样本,而是覆盖范围更广,很具有典型代表性。书中提到的一百个孩子,有中国大陆的、港澳台的、海外华裔的,而且也有外国的孩子。从不同孩子的视角和心灵出发,展现出来的“中国梦”,构架无疑更为宏阔,想象更加奇瑰,更加斑斓缤纷、充满童趣。其次我们回归到“中国梦”这个关键词上,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的努力,我们必须关注孩子们心中的中国梦,点燃他们心中的中国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梦持续发展的将构成宏大中国梦未来的绚丽愿景。所以,有了“中国梦”这一指向,就让这本新的“梦”之书,更加具有一种浓烈的时代气息。可以说作者将充满美好的理想主义,与充满童趣的童年关怀的梦境,深深植根于深厚的现实土壤当中,真真切切地阐释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与时代特色,一步一步去引导少年儿童培育美好心灵。
那么我们今天就从书中选取几个故事,来以孩童的眼光去解读不同的中国梦吧。
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是幸运的,至少每天上学下学都有父母接送,回家就能投入父母的怀抱,感受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但是与此相对的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有一类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不得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到很远的城市打工赚钱,所以他们的小孩跟爷爷奶奶生活,或者寄养在邻居家,或者去寄宿制学校读书,寒暑假才回去。他们从小就要学会照顾自己,甚至还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名字,叫“留守儿童”,这个群体非常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初,不满16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接近700万。而书中的《爸爸机,妈妈机》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只有年仅五岁,是一个留守儿童,她的爸爸妈妈都到南方打工了。她已经一年多没有见过爸爸妈妈。今天,支农的大学生志愿者到村里来了,听说她想爸爸妈妈,就利用手机接通视频电话,让她真的和爸爸妈妈见了面。在视频中,这个年仅五岁的小女孩儿并没有向自己的父母无理取闹,反而是相当乖巧地向自己的父母汇报着自己学会了帮奶奶烧灶、会在菜园里拔草等等,非常地懂事。而题目中的“爸爸机、妈妈机”,则是在她第一次知道了“手机”这个物件之后,自己发明的童言童语,因为在她的世界里,她觉得拥有了“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见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所以手机在她眼里就变成了“爸爸机”和“妈妈机”。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关爱的,即便是留守儿童也不例外,自小缺乏父母的陪伴让这群孩子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任,缺少了很多只有父母才能给予的东西,文中的小女孩只是其中一个个例,还有很多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都是这样类似的状况。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触动着我们的心,每一个看到或者想到他们的生活状况的人,都想去帮助他们,改变他们,给他们爱和温暖。而中国梦的提出,也让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更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向这个群体送去关爱。小到一份零食和玩具,一个书包一支笔,大到捐资助学,发掘、培养他们的某种才能,带领他们走出农村,去放飞自己的梦想。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只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即使他们心中有一个小宇宙,即使他们在某一方面本身就有过人的天赋,也迫于生活,没有条件培养。那么中国梦,就是要让这些孩子可以跟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个故事叫《我是武当一片云》,当看到题目时,我们会好奇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细细看下去我们才发现,这是作者向我们讲述的关于校园暴力的故事。而文中的小女孩年仅十一岁,是一个美丽而温顺的女孩,平日里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欢。但是,正因为如此,屡遭学校里女生中的“十三妹”这一暴力小团伙欺凌,被打后,还不准她向学校家长报告。这天,她又一次遭到暴打,于是愤怒地出走,想到武当山和少林寺去学习武功,将来能保护自己,不被伤害。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她在火车站候车室的长椅上惊醒了。好几个警察叔叔在她的身边站着。班主任满脸泪水在她的身边站着。爸爸妈妈哭着将她拉了起来。她迷迷糊糊地问道,十三妹,去上课了吗?短短的几行字,却让人忍不住地心疼起这个小女孩。
学校,本来应该是学生们友爱和谐相处和学习的环境,也应该是中国梦起步的地方,可是部分学校中,校园暴力就像一颗毒瘤一般肆意生长,如果没有惩戒,那很多校园霸凌的事件是无法根治的。就像文中的那位十一岁的小女孩,只能在梦里反抗欺凌她的人,可一旦梦醒,却还是会惧怕这样的校园暴力。面的这样的暴力,中国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今年两会期间人大常委针对校园暴力所提出的修法建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这不仅是一份重视,也是一份警告,校园暴力或许来自年幼无知,但谁都不能拿年幼无知当借口,去肆意破坏校园里应有的和谐。
第三个故事叫《我给蓝天做清洁》,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五岁的可爱小女孩,她们幼儿园马上 就要举办“环保时装秀”的选拔了,在选拔的前夕,她做了一个梦,梦见班里的同学有的用编织袋做了一条裙子,有的用废旧的蚊帐和纱窗做了一件美丽的婚纱装,有的则用纸箱做了一个仿机器人的时装。而她也在梦里设计了一款非常新颖的时装,那就是用气球做一件美丽的泡泡裙,因为这样,她就能“飞上天空,擦洗掉天空中的灰尘了”。这个想法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当我们看到作者在文中以孩童的语气提到“你们地球的天上太脏了,应该用洗涤剂好好地洗一洗了!”这句话时,我们不仅要感叹连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女孩都在为我们的环境做着如此的考虑,而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所多做一份考虑呢?
只要细致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在不断吞噬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如今部分城市越来越少地能看见蓝天,天空蒙着一片灰色的雾霾,所以环境保护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也为中国人民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梦想。走绿色环保道路,建设美丽家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新的追求,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这一点从前不久由上海率先推行延至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垃圾分类的硬性措施就能看出来,我们正在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法律强制力,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大家的努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也符合人们期待的新生活。正因为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所以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文明的活动中去,让我们的“蓝天更蓝”。
上面我们跟大家分享了几则祖国大陆的孩子有关中国梦的小故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宝岛台湾以及香港特区孩子的中国梦都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则故事叫做《稻香》,这是一个来自台湾花莲县高山族阿美人的十二岁小女孩儿的梦,她的姐姐在《中国好声音》的台湾海选中勇夺头魁,即将代表台湾地区赴大陆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比赛。阿美人都爱唱歌,我们的小主人公也不例外,而从小就非常喜欢歌手周杰伦的她,在得知自己的偶像是导师之一时,就非常希望自己也能登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与偶像一同歌唱。
这是一个小女孩单纯美好的愿望,却也让我看到了偶像带给粉丝的正能量。“追梦”这样一个词现在似乎从我们的嘴边消失了,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立志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可是看看如今的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似乎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欢明星,或者选择追星呢?因为银幕上的明星光鲜亮丽,像金子一般闪耀着光芒。人都是格外向往积极向上又美好的事物的,所以我们会努力向他们靠近,就如同文中的小女孩。而现实中也的确有很多粉丝为了与偶像同台使自己不断优秀。努力向梦想靠近,并为之而不断奋斗,这不仅是我们自己价值被发掘的一个过程,也更是中国梦的另一种体现,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
接下来这则故事叫《勿忘我》,这是一个在香港出生年仅八岁的女孩儿的梦。但由于父母均不是香港居民,被称为“双非子女”,从小跟着奶奶在香港的笼屋居住,长期见不到爸爸妈妈。而笼屋就是一个不到三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因为紧挨厕所,所以时常臭气熏天。班里的同学也因为“笼屋”而笑话这个小女孩儿,可是刘老师却一点也不嫌弃,反而给大家讲了许多明星也都住过笼屋,最后,还将“勿忘我”的花送给了女孩儿。淡淡的花香包裹着善意给女孩儿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
说起爱与善良,这不仅是我们人性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来讲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更是作为中国梦来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海外的孩子们的中国梦。
第一则故事叫做《假如我是牛郎,或者织女》。这是来自一个九岁的法国小女孩儿的梦。她的父母在中国工作,她在当地的一个国际学校读书,同学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农历七月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老师带他们到学校的天文馆,用天文望远镜看牛郎星与织女星,给他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虽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却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我们古时候所创造出来的神话故事,也包含着那个时代的文明和文化,积淀着那个时代多样且珍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文中这个年仅九岁的法国姑娘不一定理解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却也能多多少少感受到中国人与法国人对爱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无疑也是一种文化的弘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加快了我们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中国文化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同,这都在彰显着我们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所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普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今天看来,显得更为重要。
第二则故事则是《丝绸之路上的天使》。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十五岁的德国女孩儿,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喜欢骑行,着迷研究古老的“丝绸之路”。近年来,父女一直积极筹备到中国骑行。今年,梦想终于成真。她和爸爸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首站来到中国新疆,沿“丝绸之路”一路骑行,她看到书中说的“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那么逼真的就在眼前,但是,仍然感到神秘、高贵、梦幻”。“黑色的沥青公路在高原上蜿蜒,在群山间穿行。”到了敦煌,宿营在鸣沙山下,沿途风景和文化无一不让这位小女孩感到震撼。
丝绸之路,一直以来都是跟中西方文化商贸交流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认识停留在“唐三彩”“郑和下西洋”“张骞出塞”,倾向于认为丝绸之路是中国繁荣文化对外输出的产物,然而实际上它比我们想象的更长远,或者说更深远。一方面沟通了彼时因地理隔离显得神秘而遥远的东西方文明,另一方面使得贸易、经济、科技、文化多方面的合作超越了地缘界限,“共赢”的内涵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实践。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也决定了古代文明中心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东西人类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也是丝绸之路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的人们征服巨山大川,克服天然的、地理的巨大障碍,建立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如同丝绸的璀璨斑斓一样,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绚烂辉煌。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衔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丝绸之路一定会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不断焕发生机,古老的中华文明也一定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在这本《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带有鲜明的今天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这样一个特点,比如校园暴力、留守儿童、环境保护等等社会热点话题。这本书是很多个幼小的儿童做的一个梦,但其实它反映的是一个体量很大的群体,就是每一个人的中国梦,所以说这一本作品其实放在现在来看也是一部非常优秀作品,不但适合我们成年人,也更适应现在孩子的一些价值观。而在我看来,作者根据其“梦”的主题与孩子的角度,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发散思维,引入了散文和诗的写作意境,在文字上也部分采取梦幻和意识流的风格,去探寻孩子对现实事物在梦境中的映像,以及梦境发展的脉络和延伸模式,凝聚了作者对于孩子思维的深刻理解,这样既梦幻又现实主义的写法也恰恰表现了他的一颗童心。可以说,这些故事是“梦”与“现实”交织的童话故事。事实上,每一个孩子的中国梦,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一部分,而这本《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以其为出发点,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角度,将当今孩子的现实境况与梦联系在一起,以梦反映现实,记录现实,以梦描绘童话,创造童话。这使得本书在保有童话故事固有的梦幻风格的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梦想与儿童相遇时,人类的创造性将展开美丽的翅膀,飞向宇宙,创造奇迹。
要是有字幕就好了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