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阅读活动荐读书单。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周年,回望这70年的艰辛历程,70年的峥嵘岁月,70年的春华秋实,我国从昔日的一穷二白到全面崛起,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铸就了许多的不可能。回首观望这一系列奇迹,都是中华儿女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秉承不忘初心的初衷,掀开了华丽的新篇章。
习总书记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清醒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那么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这本张士义所著的《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这本书作为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之一,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探索的主题贯穿全书,书中叙事方式独特,引用了大量的史实,内容严谨,并且配有100幅手绘图画,和每十年一个的重大事件时间线图,图文并茂,生动展现了新中国站起来、新中国强起来、新中国富起来这一历史过程,展示了我党我国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中砥砺奋进的奋斗历程。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成就的作品,也是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党史、国史教育的好作品。
我们只有学好党史国史,增强历史意识,掌握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才能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建立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举国上下才能团结奋进,共同铸就伟大的中国梦!
接下来就带领大家走进这砥砺前行的70年,让我们跟着时间轴一起看看中华民族的奋斗史。
翻开时代的卷轴,1949年10月1日那天举国同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我国以独立自主的崭新面貌出现于世界,1949年到1951年之间先后与苏联、欧亚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通过与这些国家建交,向周边国家传达睦邻友好的信息,昭示“一个中国”的原则。在1950年6月我国召开了新中国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行动纲领和策略路线,要用三年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和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旧中国的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根本障碍。会议过后,一场空前规模的土改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这次地土改与新中国成立前有所不同,由过去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作为保存富农经济;对地主,限制了没收其财产的范围;对小土地出租者,提高保留其土地数量的标准。实行这些政策,更好地保护了中农,减少土地改革运动的阻力,分化地主阶级,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是中国人们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里程碑。
在土地革命和各项民主改革的条件下,党和政府开展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例如,在经济方面恢复国计民生所需的矿山、钢铁、机器制造和化学等工业,以及纺织等其他轻工业,如鞍山钢铁公司,山西重型机械厂,武汉、西安、新疆的纺织厂等。交通运输业方面,在1949年底,基本恢复了原有的铁路网,东西大干线陇海路全线通车,京汉线和粤汉线恢复运行,并在这一时期,通往“世界屋脊”拉萨的康藏、青藏公路也开始修建,极大地方便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发展。
经过了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在1952年,相对于1949年,工农业增长了73.8%,国民收入增长64.5%,我国的财政收入更是成倍增加,用于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支出也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正是这些可人的成就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实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成功制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等等。在过渡时期,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比较顺利地实现了极其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主席曾说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也就是说在任何通往光明的道路上都会有一定的坎坷曲折,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一番寒彻骨,才会有梅花扑鼻香。我国1956年也正是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我党鉴于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开始了自己的探索道路。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力争上游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时,大跃进只是为了鼓励大家提高生产热情,可是在各种雄伟口号的推动下变为了社会各级攀比、吹牛的比赛,如“某某公社粮食亩达14万斤”等为创高产的笑话。“左”的错误就这样愈演愈烈,使我国经济陷入了困难阶段。
1961年,党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当时粮食供应紧张是城乡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党中央采取压缩城镇人口、减少城镇粮食销量的紧急措施,动员城镇人员到农村安置。广大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顾全大局,体谅国家困难,听从政府安排,纷纷返乡或下乡。到年底,职工比年初减少82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
八届九中全会后,党中央还对工业进行了调整。党中央制定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这个文件不仅恢复了在“大跃进”中被废弛和搞乱了的企业规章制度,还建立健全了一些以前不曾建立的制度。”工业七十条”的贯彻执行,使企业出现一些新气象。
经过了一年多的调整,“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开始有了转变,1962年党中央在召开扩大的中央会议中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七千多人,也被称为“七千人大会”,此次大会中,邓小平、周恩来在大会中代表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做了自我批评。在这些困难的岁月里,领袖和人民、干部与群众休戚与共。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在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和发展。这期间,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就在国民经济好转的情势下,周恩来提出1966年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可是,这个宏伟目标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未能按计划实现。
1966年5月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我国开始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文化大革命”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八届十一中全会提出要摧毁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由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全党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些所谓的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率先响应的是大、中学生红卫兵。在红卫兵“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很多文物、建筑古迹遭到严重的破坏,老师、父母遭子女与学生“批斗”,社会的伦理道德传统遭受极大创伤。
第二阶段,从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这一阶段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政变被粉碎。从这之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项工作有了转机。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贯彻九大方针,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
第三阶段,从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3年,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到了加强。江青一伙借机把矛头指向周恩来,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1975年初,四届人大确定了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选。闭会后,周恩来住院治疗,邓小平先后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和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一系列会议,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使经济、交通等各方面有了明显好转。这些整顿也是与“四人帮”的重大斗争。但是,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错误地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进行悼念活动,“四人帮”却竭力压制,加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继续,激起了民愤。群众自发地发动了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快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经过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的反复研究,对四人帮进行了处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根本上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文化大革命”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和国家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作者认为科学认识这段历史,需要将“文革”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文革”时期这段历史区别开来,广大干部群众和党内健康力量对极左思潮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争,我国的建设事业仍在艰难地向前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积累了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整个局面百废待兴。党面临着拨乱反正、使党和国家在动乱后重新走向振兴的艰巨任务。
1978年邓小平的讲话使坚持实事求是,主张真理标准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解放,确立实践标准,加快了实现历史转折的进程。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总结”。
大会中还决定实行改革,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干到户的尝试,不仅自己告别贫穷,还开启了全国农村改革大潮的闸门,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端。与此同时,党中央鼓励农民积极探索,根据群众实际情况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这些政策使广大农民受到鼓舞,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8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2948万吨。
其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了试点,扩大企业的自主权。1978年在宁江机床厂、重庆钢铁公司等进行试点,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产值和利润同比增长了14.1%和21.8%,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到1980年6月,试点企业发展到了6600个,这种开发的政策也吸引到许多外资企业,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1980年我国先后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面貌迅速发生了变化。如深圳特区,四年之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从昔日的荒凉小镇变成了有高楼大厦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正如邓小平所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而深圳只是众多特区的一个缩影,在1984年党中央再次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开始形成。1990年,在上海浦东实行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得“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成为历史,这更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成就的重要标志。
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坚强决心。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20世纪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长期的东西方两级冷战的结束,一些人们对改革开放姓“社”还是姓“资”提出了疑问。在这关键时刻,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党的十五大之后,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快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步伐。2000年,“九五”计划取得了诸多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例如,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神舟”号飞船试验飞行成功,载人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稀土材料应用和生物技术等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从1995年的36.2%增加到2000年的85%。大中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网进一步扩大,到2000年底,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2.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7%等诸多成就。
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9.6万亿元,比1989年增长了近两倍,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基本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全国人们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奋斗征程,把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不断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完成,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513亿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在这样的基础上,2012年11月召开了中共十八大,会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强调了我党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们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面地审视了国际国内的新形势,进行了积极的总结实践并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对应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五大权益,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同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会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号召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对世界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日益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通过这本《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我们回顾了中华民族这70年的艰辛历程,从开国的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到现代化强国,这一个个伟大的飞跃,少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的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本书也让我们更加明确,只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前排围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