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 谨守中庸 莫太聪明

0023 谨守中庸 莫太聪明

00:00
00:36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嫁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02
译文
倘若善意对你的感化不够,那么恶意对你的改变就会变本加厉。水过分清澈就不会有鱼,人过分明察就没有人为你出主意。世上的聪明人若减少一半,那就找不到一个愚蠢的人了。女子在家要听从父命,出嫁之后要服从丈夫。愚笨的傻人会怕老婆,贤惠的女子懂得尊敬丈夫。
03
注释


①妇:妇人,这里指老婆。

04
解读
儒家讲究中庸,中庸之道也是中国人历来遵循的一种做人准则,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凡事不可走极端、绝对化,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如此。过犹不及,什么东西一旦太过分了,就会朝着它的相反方向发展。“善化不足,恶化有余”,身心如若不能被善良感化,那么邪恶就会乘虚而入,不接受善意那就只有走向邪路了。

当然,做人也不能太过要求完美,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对人对己过于严苛,身边就会失去许多朋友,因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一个不能容纳别人缺点的人会给别人的行为和心理带来压力,过于苛刻的人身边是没有朋友的。因此做人清净、明察虽然好,但还需要有容人之量才能使生活和谐美满。
至于“在家由父,出嫁从夫。痴人畏妇,贤女敬夫”,是典型的封建道德规范。它要求女子三从四德,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夫权思想,是一种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禁锢,是束缚妇女的精神枷锁,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念,应该摒弃。无论男女都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厚此薄彼终会造成社会发展的失衡。
05
故事链接

河东狮吼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朝中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号季常。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在一起饮酒。他们饮酒的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歌女舞女,在一边歌舞助兴。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氏很有个性,而且最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时,舞女、歌女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还说:“你们喝酒就好好喝酒,弄这些女孩子来,给你们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什么好的?是酒会多出来,还是菜会多出来?”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既不敢用伴舞,也不敢用伴唱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陈慥说:“今儿晚上,咱们两个好好地喝酒。”
“好啊。”苏东坡对酒向来不拒绝。
陈慥把苏东坡留下,吩咐下人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搬上好酒。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佛教重点讲的是一个“空”字,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气。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我知道有两个美女歌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
“嫂夫人要是听见,还不得急了啊?你就注意点吧。”
“她已经睡着了。况且,她也就是闹一阵子,过后就没事。不用管她。”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还说:“不要唱激昂的,要抒情一点的,声音不要太大。”这下两个歌女明白了,他原来还是害怕夫人柳氏听见。
陈慥和苏东坡端着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并不全都是空,也有美好的东西。比如现在喝着酒听着歌,这就挺好嘛。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客厅里边有唱歌的声音,赶紧向夫人禀报,“今天老爷改了方子,白天不喝,改成晚上唱了。”夫人穿好衣服,从屋里出来一听,真是在那唱呢,顿时怒火中烧,“好啊,晚上你也不歇着,在这唱什么。”一边说,一边“啪、啪”地拍窗户。两人赶紧说:“打住打住,咱别唱了。”只好便这么散了。
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这话语带双关,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您这位夫人嗓门太大,都要赶上狮虎之声了。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氏老家是河东人。
“河东狮吼”这条成语,就是说好吃醋,在家里边管着男人的女人。苏东坡写诗的时候,还带一点褒义,因为狮子是佛教的护法神,现在则基本属于贬义了,有时候也拿来开玩笑这么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