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储风波
万历十年八月,也就是张居正去世两个月后,恭妃王氏生下了皇帝的第一个儿子——皇长子朱常洛。照说这在皇家是天大的喜事,对于本朝却很不幸。因为王氏原本慈宁宫的宫女,在陛下看望太后时被弄上了床。若非慈圣皇太后豁达大度又盼孙心切,这个可怜的女人根本就封不了妃。
三年多以后,麻烦来了。
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皇三子朱常洵出生。他的母亲是陛下最宠爱的女人郑氏,早在十二年八月就封为贵妃。子以母贵,更兼偏爱,这孩子岂非会夺储位?要知道,皇后没有儿子,皇次子朱常溆又夭折了,连生母是谁都不清楚。本朝历来主张以礼治国,太子作为国本又岂能不备受关注?
责任落到了首辅申时行身上。
申时行不敢怠慢。皇三子即将满月时,他就赶紧领衔上书请立东宫,而且话说得很明确:国本系于元良,主器莫若长子。这就打响了旷日持久拉锯战的第一枪,而这第一枪是很奇怪的。因为这时皇帝才二十四五岁,皇后难道就不会也生儿子?皇后的儿子是嫡长子,比皇长子高贵多了。
万历却批示说:元子婴弱,稍俟二三年举行。
呵呵,他也不提皇后这茬。
相反,皇帝决定将郑贵妃升格为皇贵妃。于是朝野上下无不变得高度警惕,纷纷上书请立太子。当然,他们也不敢反对册封郑妃,只是提出应该也将恭妃封为皇贵妃。这倒不失为妥协方案,万历却歇斯底里大发雷霆:这册封事,非为储贰。尔等岂能妄测上意,怀疑朕立幼废长?
看看,做贼心虚,不打自招吧?
其实,万历那点小心思谁都看得出,他就是要立郑贵妃的儿子。但这不但违背祖宗成法,会被舆论谴责,就连慈圣皇太后也不以为然。某天,皇帝到慈宁宫向母亲请安,太后便问:外廷诸臣多说该早定长哥,如何打发他?
皇帝撇撇嘴说:他是宫女的儿子。
太后勃然变色:你难道不是?
皇帝猛醒,吓得扑通跪下,半天不敢起身。
没错,慈圣皇太后原本也是宫女。
宫女的儿子,怎么就做不得太子?
万历自知理亏,只好公开表态:立储以长幼为序,祖宗家法,万世当遵。朕仰奉成宪,俯察舆情,岂肯以私意违拂公论?国本有归,朕已明白晓示,待期举行。
哈哈,又不打自招。私意是啥?说来听听!
万历皇帝也就烂人一个,心理变态的小毛孩而已。
跟这种皇帝工作真是气死!死皮赖脸,一点儿样都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真是生不逢时的感觉!
见微知著的图书馆 回复 @1854505uefb: 老百姓不一定就生活不幸福。
明朝的皇帝里面,仔细看看没有个什么好皇帝的。而且“明”一点儿也不明,异常黑暗的很。
Chanic 回复 @背后有高人: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我们自己左右不了。皇家有历史必然。民有国家走向,我们改变的
感觉中华史已是易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历史的代表作,全买了,匆匆追过一遍,现在又重新听听。祝易先生安康,先生的美学正在看,说禅已听,有易先生的地方就有精彩!期待新领域有品。
主播是哪位,讲得不错啊
当个皇帝真累,连选个接班人的权利自由都没有,当个屁皇帝,还不如出家自在
听众16883 回复 @宝贝戏天: 刘邦那么流氓,不也失败了吗?
历史看看而已,后人的评价,没必要
听友300810216 回复 @Chanic: 历史就是让后人评的 要不然记历史干嘛?司马迁花那么大力气写史记不就是让我们后人看了解祖先的么?
皇帝和大臣,居然都不如太监太精辟了
第一次知道易中天是10几年前在电视机前听他在武汉大学讲我的历史观,听了几分钟就马上将他写的作品全部买下来看,系统了解历史也是从那时开始,自以为已经很了解历史,再听中华史才知道是夜郎自大,原来国内写历史也能超越国外的专家,水平一点不比外国顶尖学者差,也体会到易老师深厚的学识和智慧,境界已经超越资治通鉴,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成为不朽的作品
无边落木_uB 回复 @道德情操论: 中华智者,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