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分武侠剧《山河令》|女性视角下的亲密关系与现代三观

8.6分武侠剧《山河令》|女性视角下的亲密关系与现代三观

00:00
13:48

其实传统武侠小说读者和武侠电视剧的观众中不乏女性,只是比重不同罢了。《山河令》原著作者P大文中的不少设定和桥段也必然是借鉴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精髓。如今的变化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谁拥有购买力谁就有话语权。电视剧的主要受众群体已经越发明显地转移至女性群体。反应在作品的题材和内容上,自然就是女性从客体转为主体,女性向的作品类型不断扩大,除了以往常见的家庭剧、言情剧,和前段时间流行的仙侠剧,再扩展到武侠剧领域。因此,《山河令》中的武侠世界便从大众惯性思维的男性视角下理想之侠,转变为现代女性视角下的理想之侠。


纵观全部的武侠影视作品,从最早香港电影肌肉男硬汉对打到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拳脚功夫弱化这个趋势在主流文化作品创作一样是大趋势。唯一的区别是女性视角下的《山河令》的武打桥段更像跳舞,可这又有什么新奇呢,古代人用刀用剑,还不是常常用“舞”字形容。


武侠世界,“武”是表面,“侠”是内核。


不论是男性视角还是女性视角,对侠之情义的追求都是共同的。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普世价值。十几岁时少年人,看的是快意恩仇;经历人世浮沉之后,再看时看的是人情冷暖。关云长从一个历史将领升级成神仙关老爷,并不是因为武力值,而是因为他重情重义。这是武侠世界的核心,也是大众情感中最朴素的情感认知的投射。


不同之处嘛,则是“情”和“义”孰轻孰重了。“情”,狭义是爱情,广义则包含一切亲密关系,亲情、友情、爱情,我不想局限于爱情,所以本文讨论广义的“情”。“义”,狭义是哥们儿义气,广义当然还有天下大义。


[亲密关系]

人物塑造方面,女性视角下的人物性格自然是细腻很多。对比大家比较熟悉的金庸武侠人物,侠者大多虽然也是重情重义,但性格多是粗犷豪放,不善言辞,鄙视心机算计,做事难免冲动,容易得罪人,容易闹误会。(吐槽一下:传统武侠世界里有多少愁怨都是源自于误会、冲动,不由分说上来就打。)


而《山河令》里的侠者,尤其是几个主要人物,情感细腻,可以做到面对强权时隐忍周旋,面对敌人游刃有余,对待亲密关系时则谨慎包容。


两个主人公的相处模式可以说是最令我们现代人感到舒适和向往的亲密关系:首先两人在人格和能力上都平等,彻底摆脱了传统亲密关系之中的一人为主一人为辅的强弱差别(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两人的相处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既相互理解、包容、扶持,同时也保持着谨慎的分寸与距离。


温客行的主动是明线,尽管他表面很能撩、看似轻浮,但真正打动人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能够为对方分担忧虑、处处雪中送炭的实际行动;周子舒的主动是暗线,他试图化解温客行心中的仇恨,但并不是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周子舒一直把握着分寸,绝不擅自逾越。一个细节是,当周子舒放走了温客行自认为是仇人的沈慎后,主动向他道歉:“这毕竟是你的私仇,我不该替你做决定。”这种分寸感特别特别难得,是我们现代人在与人相处时特别渴望的。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反复出现的两人之间的“心意相通”——心照不宣,看破不说破的高情商。对比低情商的人歇斯底里地追问对方:“你为什么什么都不告诉我!”,这两人给出了高情商的相处模式模板:你不愿提,我就不问,你想说的时候,我耐心聆听。这种信任与尊重,可谓神仙般的相处模式。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情侣、母子、还是朋友,哪种亲密关系都值得学习。





[现代三观]


《山河令》中的大侠摒弃了传统侠客的盲目自信、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他们会更加善于倾听,愿意改变,常常自省。哪怕是叶白衣这样任性肆意的世外高人,到凡间走一遭,也有所醒悟,有所改变。


这不是表面上虚伪的谦逊,也不是瞻前顾后的畏缩,而是更成熟、更强大的心理能力。剧中以周子舒为代表的“温柔强大”的人物特点,可以说是达到了与“普通却自信”截然相反的最高境界——“出色却自省”。


他们依然懂得顾全大局、明辨善恶。不同之处是《山河令》里的侠者更加懂得洞察人性本身,对简单片面的“嫉恶如仇”、“赶尽杀绝”的快意恩仇式武侠世界观显然是批判态度。全剧呈现出更加复杂的人性,并且用现代人的三观来进行评判——不是简单暴力地消灭恶人,而更偏向于探讨恶人背后的成因,以及作恶后的忏悔与赎罪。也就剧中所说的“人心鬼蜮”,和“不仅有鬼蜮,还有善良、忠诚、信义。”


探寻“恶”背后的成因,并不是为了开脱罪责,而是为了引以为戒。(可以参考罗翔老师常常在普法课程里讲到的刑罚的意义、还有刑罚的程度与限制;还有李玫瑾老师的犯罪心理学分析课程。)


种下恶因,结下恶果。如果以为只是简单把恶果埋葬就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因为恶因仍在,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寻找根治、预防的办法。请你暂时跳出一下粉丝滤镜,试问如果温客行不是个又撩又萌大帅哥,换成一个油腻抠脚大叔形象的话,那么他报复社会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可以类比任我行、东方不败之类的反派人物,那样的话,我们还会同情他堕落前的遭遇吗,还能理解他想要复仇的决心吗?其实我想这部剧虽然展现的是赏心悦目的美人,但背后传递的信息是启发人反思,恶人为恶都有其背后原因。一个100%天生的恶魔毕竟是少数。


哪怕温客行是带着主角光环,身世再可怜,做法再值得同情,我们都可以明显看出,《山河令》剧集的三观依然无比正直,不论是周子舒对他的引导、叶白衣对他的要求、还是他自己逐渐意识到错误后的悔恨,还有最终他选择没有直接杀死仇人(成岭也没有杀死四大恶人),都是符合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的。


在探索恶因之上,忏悔和救赎更是《山河令》全剧的主旨。周子舒这个人物的自我忏悔和救赎的主观意识最强,也是这个人物身上无限魅力的源泉。请你再次拆除粉丝滤镜,试问如果周子舒不是眉目含情的吊系美人,而是一个形容猥琐的中年大叔,他在天窗期间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可以类比为东厂大太监或者特务头子?习惯用成王败寇、丛林法则、社会达尔文思想看世界的人也许会说:他在庙堂之中为皇帝(书中皇帝=剧中晋王)的江山社稷打拼,迫于情形而杀伐决断仿佛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山河令》的可贵之处恰恰是可以用当代文明社会的眼光去看待他的行为,并且做出三观非常正确的评判——这种打着宏伟大业旗号却使用苟且手段的行为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正因为如此,周子舒的内心才会产生巨大的矛盾纠结,被良心折磨,夜不能寐。所以他先是选择放逐、后来决定用渡化他人的行为来救赎自己。


关于什么是侠义,剧中给出三个答案:

1周子舒讲述自己的师傅对自己的教诲时,说到“孤勇”,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2周子舒对张成岭的临别嘱托: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3周子舒对温客行说的: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毋庸置疑,本剧真正的核心,是最后一种答案,即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传统武侠如金庸小说里面,虽然对庙堂提及较少,但武侠世界中仍然提现的是儒家哲学为主的价值观,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郭靖和乔峰身上那种家国情怀,民族大义。而如今山河令这样的女性视角的新武侠里面,虽然也有体现,比如师门的传承、江山的稳定等,但更多体现出的是现代文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把目光从宏大叙事收回自我,认识自己,探索人性——就像周子舒对张成岭说的:琉璃甲不重要,复仇也不重要,没有什么比你这个活生生的人更重要。




……

好了,以上是我二刷完电视剧,又看完P大小说《天涯客》和本书前传《七爷》后激情下笔。茶姐姐好读书不求甚解,欢迎友好讨论,勿喷勿杠,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茶姐姐治愈花园

    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端正的三观,符合这个时代价值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