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王朝 11

戴维斯王朝 11

00:00
09:40

戴维斯王朝11:抗住了揍!才能吃到肉!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那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戴维斯王朝,昨天我们说到了,在整个80年代,戴维斯赚了很多钱,此时他已经快80岁了,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世了,之前他把儿女的信托基金捐给了普林斯顿大学,此外,他还在很多学校修建了图书馆,戴维斯的想法依旧跟之前一样,他不想给家里人留下太多钱,他说你不会从我这里得到任何金钱,这样你就不会被剥夺赚钱的乐趣,这就是差距,可见戴维斯觉得赚钱才是乐趣,但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觉的花钱才是乐趣,几年之前,老齐也觉得花钱是乐趣,巴不得天上掉下一大笔钱,然后从此啥也不干,不劳而获,但这几年逐渐思想转变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创造财富,这才是最美妙的事情。光有钱,是不可能被社会尊重的。理论上说,完全退休的亿万富豪,跟无业游民基本上一样,都是看电视,买菜做饭这点事。这种日子,你过1个月还行,再长人就崩溃了。完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戴维斯70多岁的时候,财富完全超越了他的岳父一家,因为岳父把财富都放在了家族信托里,而这个信托的投资回报远逊于戴维斯的组合表现。甚至最后戴维斯和谢尔比都会给这个家族信托提出投资建议。


 


这里要多说一句,一般富人都害怕子女游手好闲,把家败光,所以通常会做成家族信托,然后找人打理,把收益分给子女,让他们可以衣食无忧,但是本金通常不让动,比如你有1个亿,做成信托,每年分配给子女总资产的4%,随着家族信托的膨胀,子女得到的钱也越来越多,可以抵御通胀,而且400万,也足够他们过上很奢侈的生活了。但是他要想把1个亿都取出来,这是不可以的。即便他们在外面欠下了巨额债务,债权人也只能追索他们每年分配的那4%,而无权追索信托本金。戴维斯岳父家里的信托,就是这样,他大量投资于稳健的债券和派发股息的股票,目的就是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不是以成长为目标。


 


戴维斯希望把自己大部分的财富,都捐给基金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少部分留给子女,作为生活安全网,他认为这样可以激励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谢尔比此时还在丰信信托打工,此前卖掉纽约风险基金,他已经赚足了一生的财富,但是书里并没有说具体数字,80年代的时候,他的名片上只印着丰信信托顾问两个字,他不愿意太过于招摇,做个安静的投资经理就好。


 


1979年,谢尔比做了一个演讲,他说现在市场太低迷了,股价很多都低于账面净资产,未来会出现令人吃惊的好消息。市场先生的郁闷情绪可能已经接近了尾声。不过当时的人们并不相信这一切,因为美联储主席沃克尔已经将利率加到了20.5%,也就是说,投资股市长期下来只有10-12%的平均回报,但是那时候买国债就能得到15-20%的长期回报,那么谁还愿意去投资股票?所有人都去买国债了,社会资金被吸收,通货膨胀终于得到了遏制,不过普通投资者始终后知后觉,都到1980年了,还有人看多黄金到1000美元一盎司,但没过多久,黄金就开始掉头向下。


 


1980年谢尔比的基金赚了31.9%,是标普5002倍,他这个基金已经做了11年了,在这一年终于翻倍,当时他们确实觉得,可能市场终于该涨了,不过81年经济又陷入衰退,在启动一波长达20年的大牛市之前,股市又杀了个回马枪。指数又跌了24%,彻底给看多的人浇了一盆冷水。


 


不过谢尔比此时坚定认为,未来的利率不可能一直维持这么高的水平,肯定会逐渐下降,所以他开始在通胀的顶点,卖掉了石油和天然气的持仓。转而投向那些,之前已经跌的很惨的金融股。之后里根总统上台,联邦政府大规模发行美元债券,政府债务大幅扩大至8万亿美元,这时候其实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极度膨胀,梵高的名画鸢尾花,卖出了5290万美元的价格,而47年的时候,这幅画只值8.4万美元。相当于大涨了600倍。而戴维斯旗下的一家公司,日本安田海上火灾保险,也以3900万美元,买下了梵高的另一幅名画向日葵,这把戴维斯气得够呛,他觉得这些破画毫无价值。完全是因为日本人此时膨胀了,所以才到处高价买这些垃圾。


 


这时候银行的估值只有10倍,且有稳定的12-15%的增长速度,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估值和业绩双低的机会,未来容易产生戴维斯双击。谢尔比在纽约银行干过很长时间,所以他对银行再熟悉不过了。银行这个行业很稳定,不会有什么大的波澜。属于是确定性极高的生意,不像高科技,哪个新技术一出来,硅谷可能会有几百家公司破产。银行肯定不会这样。


 


在经济萧条时期,大家都不敢借钱,再加上违约比较多,所以银行业过的很惨,一般都是业绩低点,而一旦经济摆脱困境,大家敢借钱了,违约也会降低,银行的业绩也会随之改善。银行特别喜欢那种,短期利率很低,但是长期利率相对较高的时候,这种期限利差扩大,通常都是银行盈利的最佳时机。


 


谢尔比的基金,在80年代表现非常好,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股市变好了,然后纷纷加入其中,但这反而给基金的运作带来了困难,谢尔比非常痛恨这种择时的投资者,他甚至要用额外的费用,来遏制这种,波段买基金的投资行为。


 


1981-87年,银行股涨了3倍,道琼斯指数达到了2722点大关。但是就在大家热情极高的情况下,市场却夸嚓一声掉到了地板上。198710月,爆发了著名的大股灾,道琼斯指数一天就跌去了23%,连续几天36%的市值就灰飞烟灭了。这么一跌之后,投资者又全都不淡定了,认为大牛市结束了,后面又是29年的大危机,反正自打29年之后,29年大危机的提法就频频抢镜。每次一遇到危险,就说是大危机来了。然后就有一群人,四散奔逃。


 


当时巴伦周刊组织的圆桌会议,很多著名投资家都非常悲观,比如著名投资大师,保罗都铎琼斯,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是熊市,而是我们能否避免全球性衰退。索罗斯的搭档,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说,6个月以后可能发生真正的熊市,这场熊市将会洗劫金融圈里大多数人财富。他还说,自己可以做空,但是却不敢,因为他害怕最后连交易所都关门了。


 


可见,在市场先生面前,任何投资大师的预判都是很可笑的,87年股灾,其实就像一次恶作剧一样。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谢尔比的基金,在股灾前,仓位已经比较低了,所以他没能跑赢指数,这让他反而在股灾中受益,回撤幅度也远小于指数,那一年道琼斯跌了17%,标普跌了15%,而谢尔比的基金只跌了6%,所以他的赎回压力并不大。


 


再说戴维斯这边,他看到87年股灾,也联想起了29年的危机,但是他的动作却是抄底。这个举动让他的助手感到很恐慌,多次劝阻,怕他抄底太早,但最后却激怒了戴维斯,让助手滚的远一点。别妨碍他抄底。结果是,这次抄底让戴维斯一天就损失了1.25亿美元,要知道此时他的身价估计也就是3亿美元,不过戴维斯却不为所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他太清楚了,这些浮盈浮亏一点意义都没有。此后他继续抄底,甚至使用融资抄底。


 


戴维斯父子二人的举动,让他们在这次股灾中反而成为了赢家,戴维斯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而谢尔比则靠年化19%的收益,战胜了市场4个百分点,距离彼得林奇这个最牛基金经理,也只有咫尺之遥。只是他一直为人低调,也不怎么写书,所以没人知道他。谢尔比,后来跟媒体说,实际上他父亲戴维斯干的比我好的多,但我干的也还不错。


 


在谢尔比的股票组合中,表现最好的是房利美,在80年代后期,正是储贷业协会深陷危机的时刻,谢尔比一直遵循的是,危机创造机遇的理念,他发现房利美是非常明显的受益者,因为他是房屋按揭的买家和经手商。美国政府为他们担保,所以其实这些储贷业公司,只需要发点高息债,就能筹措资金。然后他们再把自己的按揭贷款,打包出售,钱就又回来了。所以谢尔比认为,储贷业危机后,把竞争者扫出局,那么房利美未来的日子会过的很滋润。接下来,谢尔比跟巴菲特还有一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