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感悟——第一章故乡童年——故乡的石头墩

岁月感悟——第一章故乡童年——故乡的石头墩

00:00
11:08

                                                              故乡的石头墩

    在我的故乡村落,离我家门口的十字路口有一个表面磨得很光滑的石头墩。少说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听奶奶说爷爷的爷爷时,人们每天晚上就在石头墩周围自然聚拢一帮人,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也有少数青年人。谈天说地,从村里的事,周围村庄的事,县里的事,天气的事,乃至战乱年代,太平世界的国家大事。你一句我一句都说得没完没了,各发见解,直抒胸意,直到黑夜方散尽,各自回家睡觉。说起来也历经几个朝代,应该是从满清道光王朝开始吧,因为我老家房子已有170年的历史。

    这石墩只能坐一个人,自然是年龄最长者的位置,有时差不多年纪的人也有个先来后到的,按时间顺序谁先来谁先占据,这倒是无所谓的事。二百年来,不知说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动人的传说。叙述了人们的多少烦恼,多少喜悦。一代一代就在这个小石墩周围,人们七嘴八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夜晚。特别是到了夏天围拢的人多了起来,一直到凉风习习的海风从北面吹来,人们才尽兴而散。至于以前那一百多年,我远未来到这个世界,所以只能听说而已。从我出生到记事起,小时候我偶而站着听一听,但事情与我无关,也听不懂。一会儿就独自回家,听奶奶在院子里,凉席上讲星星月亮,有关各种小动物,以及先辈闯关东艰难经历的故事。

    后来五岁时我随着母亲去了东北、北京闯荡、上学。到回故乡再上学时,我已经十岁。开始懂事了,有时候也参加小石墩周围人们的聚会。有些事听起来也很新鲜,感觉很有趣,开了眼界,长了不少见识,但没有什么发言权。自此,小石墩在我少年的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长大后每逢暑假回故乡的夜晚,我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讲讲外面世界的故事,城市的一些奇闻轶事,开始算个参与者了。

后来参加工作,我也由青年到中年又到老年,每逢回到故乡,每天晚上一般都到小石墩参加他们的自由交谈,并不时也说上几句。年龄大了,经历多了,也有资格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比如,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乃至周围各村的夺权反夺权的派性争斗,都是谈话的内容。有时人们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许多事情,特别是党和国家的人事重大变动,感到既好奇又非常不理解,就直接了当,有什么就说什么。有些话城里人是根本不敢讲的。比如:有的说毛主席有那么大的本事,管了全党全国就是管不了老婆。江青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个演员吗?怎么能把许多老帅,老干部整得死去活来,把国家搞得这么乱。这时有人提醒说,这种话是不能乱讲的,有人向上级汇报了或许能把你打成反革命。说者说:我怕什么,我就是个农民,难道还能把我下放当工人吗?好在还是好人多,没人多嘴多舌向上级汇报,村干部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装聋作哑。这样也就相安无事了。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乃至村里都出现很多新事物,从根本上说老百姓是拥护的。高兴的话,赞扬的话,说了不少。但对于过多无偿占用农民的耕地,老百姓少地种,甚至没地种,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干部的霸道和腐败,贫富差距的拉大也多有批评和微词。以至近几年周围的人们竟像一个自发的自由论坛。只是参加这个论坛的人数有所减少,不少青壮年出外打工,加上忙乎个人办的小企业,以及有了电视等娱乐工具,聚集的人渐渐稀少,但50多岁以上的人群是相对固定的。这也说明党和国家给了农民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农民更敢讲实话了,不再受到思想上的压抑,也不存在什么禁区。但老百姓的认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国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农民还是真心实意拥护共产党的。议论只是议论而已,批评也实事求是,而前提是不变的。况且这种议论和批评对提高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和作风并无坏处。一个执政党多听听农民的意见还是大有裨益的。

    二百多年来,小石墩周围,站着的,蹲着的,坐着的人们,仍然是他们谈论话题的地方,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至今仍保留不散。围绕小石墩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展,生活娱乐的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行为方式的变化,这个故事,这种场面,又一定有结束的一天。到那个时候,我可能早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所以我很留恋这个小石墩,留恋它的过去,珍惜它的现在。它既有一段比较漫长的历史,又有它现实存在的必然性。所以当我成为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每年回故乡每天晚上都参加他们的聚会,等人们散去时,我还长久留在那里沉思。

    回忆着从童年时期,村里五六十年的变化,人事的沧桑,时代的更替。从村北的第一家,数到村南的第一家。从村东的第一家数到村西的第一家。大体经历了三代人,我叫老爷爷、爷爷的人已都逐渐离世,不复存在了。我叫叔叔的人也没有几个了。而也有许多孩子叫我爷爷。我们的村不大只有140多户人家,六七十年间以每户三人故去计算,我一户一户点名算起,大概有四百多人离世。对他们其中许多人在世时的音容笑貌,不少老人对我小时候的爱抚,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已经七十岁了,眼前的事转眼就忘,遥远的人和事,还记得很清楚。小石墩聚会的人和事,各个时期不同的谈话内容,虽已成为一道远逝的风景,但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每年的清明节当我回故乡给父母扫墓时,也顺便看看那些令我怀念的爷爷奶奶们,叔叔婶婶们的墓碑,想想那些早已远去的岁月。面对着一排排的墓碑,看着一个个石碑上镌刻的名字,联想起当年那些岁月的一幕幕情景,不免感到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沧桑,时光的无奈。人一生只活几十年,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归入泥土。想起当年在小石墩周围,人们济济一堂,从国家大事到轶闻趣事,以至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和一时快乐,谈笑风生,包罗万象,讲者不厌,听者皆鲜。漫谈虽有不变的主题,但总有时代的新意。代代如此,源远流长。想起这些永世的悲欢,微茫的喜悦,在一生的光阴里,是那么漫长而又短暂,不免令人唏嘘。这也许就是人生吧。小石墩也成了一个缩影,一块会说话的石头。看到它人们就会想起许多许多久远的人和事,让人无限感慨,难以释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