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迷心窍
听说能够跟皇帝面谈,陆九渊相当兴奋。
这是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的事,当时陆九渊四十五岁,朱熹五十四岁。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理学的又一代表人物。尽管《宋史》把他列入《儒林传》中,而不在《道学传》里,但后世仍然认为他是理学家。后来,他的学说被明代王阳明(王守仁)发扬光大形成陆王学派,与二程兄弟和朱熹创建的程朱学派共同构成了宋明理学的顶梁支柱。
陆九渊比朱熹小九岁,关系则很特别:要振兴儒学挽救世道人心是战友,但于治学方法和修养途径却是论敌。淳熙二年(1175)六月,由哲学家吕祖谦邀请并主持,在江西省上饶市的鹅湖寺进行了学术大辩论,试图调和朱熹与陆九渊之间的分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火药味十足。陆九渊嘲笑朱熹支离破碎,朱熹讥讽陆九渊是禅宗的跟屁虫。两人牛头不对马嘴,吕祖谦的愿望完全落空,乘兴而来的诸位学者只好不欢而散。
但是冷静下来以后,两人又都发现了对方的可取之处和自己的不足,于是相互通信往来不绝。五年之后的淳熙七年(1180)九月,朱熹甚至邀请陆九渊到自己担任洞主的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据正史记载,后者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时,座中竟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者。
惺惺相惜,取长补短,这很可贵。
尊重对方,不因意见分歧而记私仇,就更可贵。
风气如此良好,也就是宋吧!
更要紧的是,朱熹和陆九渊都认为只有依靠皇权,学说才能推广,儒术才能振兴。因此,听说陆九渊能够有跟皇帝面谈的机会,朱熹便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他写信问:面谈是在什么时候?
陆九渊答:应该是冬天,还不知道见不见得着。
陆九渊与朱熹畅快的思想碰撞,各自愉快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
Jdonee太阳 回复 @子有战士: 都害人不浅
朱熹被一些历史学家和评论者称为“千古第一罪人”,主要原因在于其理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倡导“三纲五常”,这种思想在元、明、清三朝成为官方哲学,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绝对服从和禁欲主义,倡导“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思想在明清时期被进一步强化,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保守。他的思想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还阻碍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不说全部,但是有很大的责任,现在很多人是这套思想,真的是愚不可耐!
olgaaa 回复 @olgaaa: 此外,朱熹的个人行为也受到一些批评。有记载称他在台州做官时,为了打压同僚唐仲友,曾诬告其作风不检点,并对青楼女子严蕊进行严刑拷打。还有传言称他娶尼姑为妾,与儿媳有染,这些行为也让他受到指责。
与现在整天三观正不正能量正不正的人何其相似啊?朱熹的小尾巴断不了
文好。朗读的表达十分好。
这一章过分了
其实宋恰恰是理性到达制高点的时刻,因为极致的理性,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性。唐类似酒神文化,浪漫,最后却也死在荒诞里。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是士大夫的梦,只是戏词,而且是元末
道貌岸然的人一直都在且吃香,天天开口即爱国爱民,鼓动平民百姓牺牲自己不讲人性,自己私下早就将资产及老婆孩子移民万恶资本主义国家。美其名曰国外教育先进。
赵亦伟 回复 @小二_4y: 自己去一趟就知道是否真的万恶,是否真的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