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⑥,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⑧,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⑨,申之以孝悌之义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1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孟子篇感觉是机器人主播,实在有点听不下去了
〔注释〕 ①凶:荒年。②好(hào):喜欢。③填然:形容鼓声。鼓:动词,击鼓。古时兵以鼓进,以金退。④兵:兵器。走:逃跑。⑤直:只不过。⑥数(shuò):密。罟(gǔ):渔网。洿(wū):大。⑦憾:恨。⑧豚(tún):小猪。彘(zhì):猪。⑨庠(xiáng)序:古时的学校。商朝叫庠,周朝叫序。⑩申:反复陈述。孝:善事父母为孝。悌(tì):善事兄长为悌。(11)颁白:头发半白。颁,同“斑”。(12)黎民:百姓。(13)检:制约。(14)莩(piǎo):饿死的人。发:开仓赈粮。
1·3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②,请以战喻。填然鼓之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⑤,是亦走也。”
贤哉回也40。
殷鉴不远,可惜人总是要到无可挽回时才知道后悔,而且悔而不能改,终至于自取灭亡。
破阵子 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五代·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四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孤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1·3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②,请以战喻。填然鼓之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⑤,是亦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