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 阳
——陈瑾茜的故事
田 俊
“滴滴滴……”熟悉的微信通知铃不停地响起。
伏案做作业的陈瑾茜偷偷乐了:什么时候妈妈也染上手机依赖症啦?等她来了,一定好好笑话她。
呀,好像说反啦,不是妈妈依赖手机,是手机依赖妈妈呢。妈妈不在,它就“滴滴滴”地呼唤她了。
很小很小的时候,瑾茜就发现妈妈是个大忙人,她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后来她才知道,妈妈只要一有空,就去做义工了。
妈妈上大学时就热心公益,在校园里组织了公益社团。参加工作后,她通过网络结识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公益热心人,他们充分利用时间为有需要的人奉献着爱与热情。
瑾茜3岁时,妈妈去做义工时带上了这个幼儿园小萌娃。
“妈妈,是有新微信吧?响了好半天啦!”作为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瑾茜赶紧通报消息。
“哦,刚刚收拾好,马上就看。”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冲着瑾茜微微一笑。
第一次跟着妈妈做义工,准确地说,瑾茜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项公益活动。她只当是外出表演节目。
穿过敬老院简朴的走廊,小不点儿瑾茜跟在妈妈身后,敲开了一间一间的房门。
门开了,住在里面的老爷爷或者老奶奶总是开心地和瑾茜打招呼:“你好啊,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
“您好!我叫陈瑾茜。3岁!”
简短寒暄之后,瑾茜无一例外会收获众多表扬,诸如漂亮啊、可爱啊、大方啊,好像大明星闪亮登场。
接下来,瑾茜会给爷爷奶奶们唱一支歌,或者跳一段刚刚学会的舞蹈。
爷爷奶奶们的夸赞和鼓掌,让瑾茜不免有了错觉,以为自己正在“中国好声音”或者“舞林大会”上展示才艺。
这种“万众瞩目”的愉悦感,就是做义工吗?那时候的小瑾茜难免有些懵懂,但从此,她就成了妈妈形影不离的公益小伙伴了,叔叔阿姨们亲切地说她是“句容公益圈的小明星”。
随着年龄增长,瑾茜的工作越来越多:跟着妈妈一次次跑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秋送月饼,端午送粽子,重阳还有长寿糕……
心灵手巧的她早早学会了包饺子,包好之后还贴心地一碗一碗端到卧病在床的老人手中。
“妈妈,是什么消息?需要捐款吗?”
瑾茜做完了作业,站起身收拾书包时,发现妈妈的神情有些沉重,立刻意识到是不是收到了求助信息。
妈妈热心公益早已广为人知,朋友圈里发现了需要帮助的信息,都会不约而同地发给妈妈,有些朋友还会信任地拜托妈妈帮他们转交善款。
而瑾茜无疑是妈妈的第一拥护者,她总是第一个从自己的小储蓄罐里取钱交给妈妈,请妈妈帮忙捐款。
像往常一样,瑾茜凑到妈妈身边,想看看是什么样的消息。
谁知,妈妈却握紧了手机躲开了:“呀,你还是别看了。华阳实验小学有个小姐姐,叫庞顺丽,坐她妈妈的电动车出了车祸,画面太……你如果有心捐款,我会帮你。先收拾收拾书包吧。”妈妈轻轻地搂住瑾茜的肩,把她送回了书桌边。
妈妈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这个小姑娘心思太细腻、太敏感。
有一年除夕,句容义工团的伙伴们照例准备了热腾腾的爱心年夜饭,挨家挨户地给独居的老人送去。
送到江奶奶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看到瑾茜,江奶奶特别开心,脸庞仿佛蓦然被一道阳光照亮。她拉着瑾茜的手问长问短,笑得合不拢嘴。
等到分别的时候,江奶奶一下子愣住了,脸上的光亮一点点退去,她微微红了眼圈,依依不舍地说:“茜茜你真好,谢谢你来看奶奶!真舍不得你走啊……”
瑾茜懂事地和江奶奶告别,捧着年夜饭礼包继续走向下一家。可细心的妈妈还是看到了,女儿有一颗晶莹的泪珠顺着红扑扑的脸庞滑了下来……
“妈妈,书包收好了。让我看看吧,我想知道那位小姐姐怎么了。”
也许是女儿坚定的神情让妈妈改变了主意,这一次妈妈没有避开,把手机递了过去。
可是,直到回房间睡觉,一向叽叽喳喳的瑾茜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被瑾茜推醒了。
睡眼蒙眬中,妈妈看见一摞钞票捧在瑾茜白皙细嫩的手心里。花花绿绿的纸币,有10元的,也有5元、1元的,还有几枚硬币。
看到其中有张50元纸币,妈妈乐了。
家里一个月只给瑾茜10元零用钱。一次瑾茜在家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这张50元,爸爸妈妈谁也想不起来这钱是什么时候丢的,干脆给了瑾茜。
“妈妈,这是我的全部存款,帮我捐给顺丽姐姐吧。一共491元,您再数数。”
妈妈郑重地接过来,一张一张清点着。
耳边,女儿还在继续说道:“妈妈,我记得您说的话,哪怕是一点点温暖,也可以融化寒冷和孤单。”
妈妈心里一动,呀,这是那天离开江奶奶家里自己安慰女儿的话啊,她还一直记在心里呢。
“等我今天到学校,我还会发动我们爱心小队的队员们为顺丽姐姐捐款。您记得吗?上次您还夸我们小队很棒呢。”
妈妈当然记得,那次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在女儿的带领下,爱心小队的每个队员都把爸爸妈妈一起拉来了。孩子们在院子里进行文艺会演,家长们一起买白菜、剁肉馅,忙得热火朝天……
妈妈抬起头,朝阳正映照在女儿的脸上,她的一双大眼睛熠熠发光。
(陈瑾茜 女,句容市实验小学)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