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总常考名词解释

1-30——总常考名词解释

00:00
09:44

常考·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叫做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3.【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4.【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5.【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6.【复式教学】是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7.【设计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8.【道尔顿制】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9.【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而开展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行动研究重点在于解决“怎 么办”的问题。

10.【教育叙事研究】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这种研究强调个人经验的原始性、情境性和真实性。

11.【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 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1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3.【个性】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4.【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15.【性格】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的整个个性特征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核心意义。

16.【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关键期是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茨提出的。

17.【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18.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者;另一个是客观的自我,即被觉察到的我。

19.【认知方式】也称为认知类型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20.【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21.【罗森塔尔效应】指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22.【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由班杜拉提出。

23.【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4.【先行组织者】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而又与学习材料有关,是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桥梁”。

25.【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5.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6.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7. 【高原期】亦称“高原现象”。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的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

28. 【功能固着】指只知道熟悉事物通常的用途(功能),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功能固着干扰创造思维,影响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29.【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30.【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