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我们讲完了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里发生的主线故事,这集一起来看看东吴的情况。
就在这一年里,丹阳郡大都督妫览与郡丞戴员谋反,杀死太守孙翊。这孙翊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孙坚的第三子,孙权的亲弟弟,这一年方才21岁。
当初孙权继任,任孙翊为丹阳太守,孙翊到任后,以礼聘盛宪的部下妫览为大都督督兵,戴员为郡丞,按理对二人也算有知遇之恩。但是孙翊平素里性格严厉暴躁,喜怒快意写在脸上,曾数次责难二人,使得二人记恨于心。于是趁着孙权率大军出征讨伐黄祖之际,两人密谋叛变,他们买通孙翊的家将边鸿,谋划了刺杀事件。
当时,丹阳郡诸县令长一齐会见孙翊,孙翊邀他们一同赴宴,他让自己的妻子徐氏为他作宴卜卦,徐氏说卦相不佳,乃凶卦,劝孙翊不要作宴了。但孙翊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仍旧宴请了诸县令长,但酒宴并未持续多久,孙翊便惦记着卦象,决定让诸人尽快离开,于是开始送客。平日里,孙翊出入时都会持刀,当时因有醉意,所以空手送客,边鸿见状,从后斩杀孙翊。当时众人也都忙着在送客,一时间,竟无人去救孙翊。边鸿杀害孙翊后,趁机溜走,逃入山中,但最后被徐氏下令追捕擒获。妫览和戴员将杀孙翊的罪责推给边鸿,并且杀掉了他,但丹阳的军士都认定罪魁祸首是妫览和戴员。
孙坚的族子, 庐江太守的孙河听说消息后,赶赴丹阳前来察看,指责妫览和戴员保护不周,二人心虚,又知道孙权与孙翊、孙河关系亲近,索性一了白了,连同孙河一并杀了。随后,两人派人去迎接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刘馥,表示愿以丹阳郡归顺朝廷。
妫览迁入原先孙翊居住的府第中,尽掠孙翊的妾室,又强迫孙翊的妻子徐氏嫁给自己。徐氏知道妫览和戴员是杀夫凶手,于是假意安抚妫览说:“请您等到这个月底,我祭奠了丈夫、脱去丧服之后,再听从您的命令。”妫览同意了。
徐氏暗中派人与孙翊原来的亲近部将孙高、傅婴等策划共除妫览、戴员。孙高、傅婴流着泪许诺必将为孙翊报仇,他们秘密找来孙翊原先的侍卫武士二十余人,共同盟誓,作好安排。到得月底,徐氏摆设香案,祭奠亡夫,尽情痛哭。祭奠完毕后,脱下丧服,熏香洗澡,言谈笑语十分欢悦。郡府上下的人们,心中都深感悲痛,暗中责怪徐氏不该这样无情。妫览派人秘密观察后,不再怀疑。
徐氏便趁机将孙高、傅婴安排在自己房中,然后派人请妫览过来。妫览进门后,徐氏向妫览拜了一拜,然后大叫:“两位将军,可以动手了!”孙高、傅婴顿时一起冲出,杀死了妫览,其余的人立即在外边杀死戴员。徐氏于是又换上丧服,用妫览、戴员的人头,祭奠孙翊,全军无不震骇。
而领军在外的孙权也听到了变乱的消息,立即从椒丘回军,到达丹阳后,把妫览、戴员的余党及全家老小、亲属统统杀死,又提拨了孙高、傅婴为牙门,其他有功人员,均受到不同的赏赐。
而孙河被杀后,他那年仅十七岁的儿子孙韶,收集了孙河的余部守卫并修缮丹徒县,建置楼橹,修理军械,以此防备敌人。孙权率军返回吴郡时,夜里到达丹徒县,在城外扎营。为了考察孙韶的能力,他决定假装攻城来惊吓他。孙韶的军队全都登城防守,传递号令,戒备森严,呼声动地,箭矢纷纷向外射出。孙权派人说明情况,城上方才停止射击。第二天,孙权接见孙韶,对他非常器重,委任他为承烈校尉,统率孙河的部曲,并以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两县作为孙韶的食邑,允许他自行设置官吏,一切照孙河生前的旧例。
时间来到了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进攻南皮,袁谭率军出战,使得曹军伤亡惨重。曹操见状准备稍微减缓攻势,议郎曹纯劝道:“如今,咱们孤军深入,难以持久,如果不能攻克敌城,一后退就会大损军威的。”曹操于是亲自擂动战鼓,命令部下进攻,士气大振,袁谭军战败,曹操得以攻陷南皮。袁谭披头散发,骑马拼命逃跑,而追赶他的虎豹骑兵在后面也是紧追不舍。袁谭慌乱中从马上掉了下来,回过头来对追兵们道:“放我过去,我能够使你们富贵”。然而话还没说完,头已被砍落地。
李孚自称冀州主簿,前来求见曹操,对曹操说:“现在城中秩序骚乱,百姓不分强弱,相互攻杀,人心惶惶。我认为,您应当派遣新近归降而又为城内所认识信任的人去传达您的命令。”当初李孚在曹军层层包围中,依然自如的进出了邺城,让曹操非常欣赏,于是当即派李孚入城,告诉城中官民,让他们各安故业,不得互相侵犯,城中房才安定下来。曹操随后率军入城,斩杀了袁谭的谋士郭图等及其妻子儿女。
王修原本被袁谭派到乐安去运输粮草,当听说袁谭情况危急时,便赶快率领部队回来援助,可是才走到高密,便听到袁谭的死讯,不禁下马号哭说:“没有了主人,我到哪里去呢!”哭罢,王修前去拜见曹操,请求让他收葬袁谭的尸体,曹操答应了,仍派王到乐安去督运军粮。当时,袁谭属下的各城都已归顺曹操,只有乐安郡太守管统未降。曹操命令王修率军前往击斩管统,王修却认为管统是效忠故主的忠臣,捉住管统后,解开捆绑他的绳索,带他去拜见曹操。曹操大为高兴,赦免管统,并延聘王修为司空掾。
那么曹操斩杀袁谭后,是否能顺利的彻底平定冀州呢,我们下集接着讲。
高
更新
🙏🙏🙏
孙翎妻子徐氏真乃烈女啊。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