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想和大家聊一个圈内热度永不降温的话题——学区房。
我们将以“学区房现象”为切入点和大家探讨一下家长选择学区房前后的心态变化,以及购买学区房这个行为对生活造成的改变。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不久前刚购买了海淀学区房的苏老师,听听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也是教育行业从业者的苏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对“学区房”、对北京海淀鸡血氛围的些许体会和思考。
听了一半没听明白到底焦虑哪些点?还有海淀教育的优点也没说
请问昵称是什么 回复 @小林_qn4: 前期铺垫确实长
现在都分区了,学区房没那么重要了。
主持人插话太厉害了吧
你总打断苏老师,都你说了
主持人老爱插话,多让嘉宾发言更好。
总结个过来人看法:鸡娃竞赛也就是小学家和初中的有参与感。高中还掺和,就是那个一得老爸的下场,当然那是个例。我关注因为孩子同一个大学。张一得鸡娃成功俩月就崩了。想着我家孩子走过来的坑,只能说是运气还好。我家孩子是一直散养,直到被查出超常,于是入坑了某名校校外班,凡尔赛一下我们是双清北没体会过用功就顺下来了,当然觉得鸡娃是瞎忙乎,但被老师劝着也入坑了各种竞赛,直到高中住校后,兴趣变了,弃了拿奖无数的科学奥数,走火入魔了白左社会活动,选课全是大学高年级课程,反正是个油盐不进的叛逆期,因为住校我们远程管不了,只能佛了。回头来,上了高中,孩子对自己人生有理想的时候,家长还真是越掺和越乱,学会放手最重要
会
提高大众的认识。
累,没心没肺,百年就是一堆土,卷,没意义
活的太累了,孩子累,家长也累,这么高压学下去也无非最多考个985,再牛的考个清北出个国,那么牛的家长有了孩子依然如此,然后呢?孩子成家以后也继续走这条焦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