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讲 经济学者怎可以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相提并论?

第018讲 **************************

00:00
19:03

两百年来,人们一直把《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相提并论,直到现在还有老师在讲,熟人之间适用的是怜悯心、同情心,利己、市场机制适用于生人。不是价格机制不适用于熟人,只有产权无法清晰界定、交易费用太高的地方,才不适合。市场可能缺失,但是不会失灵。我们不能人为画一条界,说这个价格机制是适用的,哪个价格机制是不适用的。


我在喜马拉雅的《谢作诗的经济学课》中讲了,《道德情操论》是伦理学书,《国富论》是经济学书,二者方法论和逻辑体系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以相提并论。前者是非科学,后者是科学。科学和非科学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这并不是说科学就比非科学好,宗教、伦理、艺术都不是科学,但人们离不开它们,而是科学与非科学是两套话语,适合不同的标准。


假如你横跨伦理学、经济学两个专业,对这两本书评价都很高,这是可以的,因为你是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来评价这两本书。作为伦理学专业,必然高度评价《道德情操论》,作为经济学专业,又会高度评价《国富论》。这个不奇怪,也是应该的。但我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绝对不可以把二者相提并论。一个经济学者,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可以,也不应该。


经济学是科学,科学要求完备性、兼容性。什么叫完备性?就是一切现象和行为,都能在你的框架里得到解释,不能有例外,不能有漏网的。什么叫兼容性?就是对不同现象和行为的解释,逻辑上不能打架、互相矛盾。从经济学的角度,绝对不能用怜悯心、同情心去解释道德伦理,用利己假设去解释其他行为。这是违背科学理论的完备性、兼容性的。绝对不能说熟人之间适用的是怜悯心、同情心,生人之间又是通过交易、市场来协调彼此关系的。这不仅违背了科学理论的完备性、兼容性,也违背了一般化来看问题的这一理论原则。


男欢女爱就不是交易了吗?你每天给她的都是痛苦,她还会和你男欢女爱吗?相互愉悦才会有男欢女爱嘛!相互愉悦,这不是交易是什么?交易不一定要体现在货币金钱上啊!价格不一定是货币价格啊,价格指获取某种东西而付出的代价。付出代价,取得收益,这不是交易是什么?产权清晰、交易费用又不那么高,交易就会发生。有交易的地方,市场就总存在。市场存在的地方,价格机制就发挥作用。


爱的代价太高了,是不是我们就会放弃爱了啊!我为什么敢于推断未来中国会孝道不存?因为我知道由于实行强制计划生育,中国会面临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老临化,二十年、三十年后,一对年轻夫妇头上少则有46个老人,多则68个甚至10个,孝不过来啊!就算有孝心,也没有孝的能力啊!孝的代价太高,人们就只能选择不孝。你看这是不是价格机制在起作用?怎么能够说自利、价格机制不能协调熟人之间的关系呢?


即使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自利行为。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利的含义。


所谓自利,也叫理性。经济学的自利概念不同于、也不应该同于日常所理解的自利概念。正如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不同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成本概念一样。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必须回到我的解读:理性是指追求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也仅仅指追求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1)什么是利?利是主观的东西,经济学不讨论。这也是主观价值论的含义。(2)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是漫无边际地追求,而是在给定的约束下追求。而且这个约束不是客观存在的约束,而是我们主观对于客观约束的反映或者说认识。我们是根据这个主观反映或者说主观认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3)自利或者说理性是指,也只是指从这个约束出发,到你的目的地,你是否选择一条最捷的路径,或者说是否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是,就是自利、理性的,只有不是,才是非自利、不理性。更详细的讨论,参见《谢作诗的经济学课》“人都自利吗?愚蠢的问题只会产生愚蠢的答案”一讲。不然,像阿尔钦、弗里德曼那样解读,看起来美,但怎么从理性假设解释计划经济的出现?怎么从理性假设解释人类可能的灭亡?


经济学应该从利己假设推导出怜悯心、同情心,推导出道德、伦理来。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即将用三讲来说明:没有私利,我们不知道德为何物?假如人人都利他,那么我应该利己才是符合你们意愿的,才是道德的,否则我也利他,岂不是逆你们的意了,岂不是不道德了?假如人人都利他,那么人类早已不复存在。在意自己的利益,反而不能忽视别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都不在意,怎么可能在意他人的利益?一个不自爱的人,上帝都不会爱他,是不是啊?而且人人利己反而不能损人利己。君子国利最是有利于小人生长的,所以现在没有君子国了。你们都是君子,我才好做小人啊。你们都利他,我才好利己啊!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啊?既然如此,我就不明白了,仅仅从怜悯心、同情心出发谈论道德,基础在哪里?既利己又利人的商业又为什么不是天底下最大的道德?


我十分纳闷,我能从利己假设推导出怜悯心、同情心,推导出道德伦理来,你能从怜悯心、同情心推导出利己行为吗?我在《谢作诗的经济学课》“一招教你辨别理论好不好”一课中讲过,能够解释更多想象、甚至相反现象的理论才是好理论。从利他假设推导出利他行为和从利己假设推导出利他行为,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单纯从智商上说也判若云泥啊!


是的,以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国富论》在天上,《道德情操论》在地上,天壤之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宁_弘

    惊为天人,金言玉语。 滴水不漏,无懈可击的紧密语言构架! 老大,我跟定你了。 在老大中风之前,我要最大利益化榨取您的智慧……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 回复 @宁_弘: 您也是我老师啊!请在您的会员中帮我宣传一下课程啊!期待来杭州做客!

  • 宁_弘

    怎么回事,呆哥被请去茶馆喝茶了吗?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 回复 @宁_弘: 搞错了,应该是6月8号晚上8-9点开始。

  • 听友80890504

    呆哥洞悉真相,道破天机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 回复 @听友80890504: 反对我的人也很多,但都是没有买我课的人,看标题反对我。

  • 一瞬阳光_hh

    以前广东一个很有名的歌手义工,做义工付出了生命

  • 张朝金H

    这是一节课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 回复 @张朝金H: 应该是6月8号晚上8点的直播,我搞错了,又删不了。不好意思啊。

  • 星月士

    希望谢老师能就国富论,专门开专辑讲解

  • 熊猫_el3

    这课程我花了将近600元,微信买了一份,但是更新到40多集。喜马拉雅买了两份,一份给自己,一份送朋友,强烈支持谢老师这种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 回复 @熊猫_el3: 万分感谢!

  • jackychen_2x

    学习学习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 回复 @jackychen_2x: 谢谢!

  • 亲见思科

    谢老师,我太感谢你了,你教会了我从约束条件下看问题实质的本领,虽然不怎么熟练但越来越拿手了。我明白了上海室内装饰市场目前很难诞生大型有影响力的公司其实和三鹿奶粉事件是同一个道理。感谢感谢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 回复 @亲见思科:

  • yangk_1e

    深刻、简洁,大师风范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