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人聊天的小志愿者
——张新语的故事
曹延标
看见浅笑嫣然、戴着眼镜的张新语在路边捡塑料瓶时,认识她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还是爸爸理解女儿,他对质疑者说:“新语捡垃圾既环保,又创收,这是好事啊!”
“听说新语在家做事,还向你要报酬?”邻居阿姨好奇地问张新语的妈妈。
张新语的妈妈点点头,说:“洗衣做饭她啥事都做,按劳付酬适当奖励我觉得没什么不妥。有时她还向我借钱,说长大后再还我。每次借钱,她都用小本子记着呢!”
爸爸妈妈知道,女儿努力地攒钱,不是花在自己身上,而是用来帮助别人。
从6岁开始,爸爸妈妈就带着张新语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她是赣榆慈爱帮扶、孤残协会的小志愿者。
6年来,她参加了150多场公益活动。连续5年,她利用暑假到特殊教育机构,参加“我是你的眼”陪伴盲童活动,个人捐出了500多元压岁钱为盲童购买礼品和书籍。
赣马镇的李爷爷老两口,儿子媳妇外出打工,他们身体很不好,生活很困难。张新语和义工经常去帮助他们,给他们带去钱以及吃的、用的东西。
常言道,“有钱难买幼时贫”,爸爸经常对新语讲老师资助他上学的事,还带她去河南、安徽等贫困地区,让她感受当地孩子生活的艰难。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张新语懂得了珍惜和感恩。
周六刚吃过早饭,张新语提着装有几种小零食的塑料袋,站在轿车边催爸爸妈妈快点儿出发。
在女儿的催促下,妈妈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看到女儿手上提着的袋子,便问:“怎么,还要带干粮?”
“让爷爷奶奶们尝尝。”
一家三口要去哪儿?
原来,他们要去赣马镇敬老院参加赣榆区妇联、残联联合举办的“爱心厨房”活动——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好几年了,每次活动都有很多志愿者参加。
自从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张新语是最小的志愿者。
张新语的爸爸开着轿车,一路哼着歌,他们很快来到了赣马镇敬老院。
不少志愿者已经到了,他们带来了食材,有排骨、鱼、鸡还有其他蔬菜。
就像事先分好了工一样,男人做饭,女人打扫房间,大家各自忙开了。
女人们做事像风一样快,把老人的被褥抱出来晾晒,打扫卫生,她们忙得不亦乐乎。看张新语过来帮忙,妈妈说:“新语,去陪老人聊聊天。”
“我是来干活的。”张新语认为妈妈叫她陪老人聊天是小看她。
“陪老人聊天也是干活。”
尽管妈妈这样说,张新语还是不乐意。她噘着嘴来到了厨房。
男人们正在忙午饭,只见爸爸举起菜刀,在案板上剁排骨。看女儿要过去择菜,爸爸说:“新语,你去陪老人聊聊天。”
看女儿不愿去的样子,爸爸说:“你一个人陪那么多的老人聊天,还要让老人高兴,任务不轻啊!”
爸爸最后的话打动了张新语,她立马来了精神,就像小老师一样,把30多位老人带到门前的一块空地上。
张新语拿着零食对老人说:“爷爷奶奶们,离吃饭时间还早,先尝尝我给你们带来的小零食。”她撕开袋子,给每位老人发了一份。
老人们就像孩子一样开心地吃着小零食。
张新语随口问:“爷爷奶奶们,你们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吗?”
“我听说你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还是《苍梧晚报》的特约小记者呢,做个作家吧。”张爷爷说。
“我听说你已通过民族舞国家六级考试,你表演的舞蹈《天天向上》还获得了青岛海洋节金奖,做个舞蹈家。”李奶奶说。
“我听说你会画画,做个画家挺好。”
“做个书法家也不错。”
……
张新语奇怪地问:“爷爷奶奶,你们听谁说的?咋对我这么了解?”
“你爸爸妈妈经常来看望我们,他们就像我们的儿女,你就像我们的孙女,爷爷奶奶哪有不知道孙女的事?”腿有残疾的陈爷爷调皮地说。
“告诉你们吧,我的理想是永远做一个志愿者。”张新语就像参加县演讲比赛一样,声情并茂地讲起来,“可能你们会问我怎么有这个想法,那还得从第一次参加‘我是你的眼’陪伴盲童活动说起。那是一个暑假,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姓王的盲童小姐姐,一路上,她不说话,不停地叹气,看起来很自卑。我给她讲笑话,讲身残志坚者张海迪的励志故事,鼓励她树立信心。我搀着她下车参观,给她做导游,给她讲革命先烈事迹。回家时,一直沉默寡言的王姐姐话多起来。谈到高兴处,她还‘咯咯咯’地笑起来,她还给大家唱了《隐形的翅膀》这首歌……”
演讲进入尾声,张新语慷慨激昂地说:“我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张新语热情洋溢的演讲赢得了爷爷奶奶们热烈的掌声。既然是陪老人聊天,就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也得让爷爷奶奶们讲讲笑话,唠唠家常。
就这样,张新语陪伴老人几个小时,给他们带去了笑声和感动。
吃饭喽。老人们吃着爸爸及志愿者叔叔做的四菜一汤,赞不绝口。就在这时,爸爸发现饭菜多做了两份。
看着这两份饭菜,张新语忽然想起她和义工经常去看望的李爷爷、李奶奶。他们的身体好些了吗?他们吃过饭了没有?红烧排骨、香喷喷的鲫鱼,他们肯定可爱吃了,这两份饭菜还热乎乎的,我得趁热给他们送去。
看张新语带着已经打包好的饭菜要出去,爸爸问:“新语,你要干什么呢?”
“我把这两份饭菜给李爷爷李奶奶送去。”
(张新语 女,连云港市实验中学)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