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逍遙遊〉〈一〉猶有所待──你的夢想,是否還待他人的協助才能完成?

1.5〈逍遙遊〉〈一〉猶有所待──你的夢想,是否還待他人的協助才能完成?

00:00
11:19

〈逍遙遊〉〈一〉


〈逍遙遊〉之北冥有魚──設定怎樣的人生目標才能幸福逍遙? 


猶有所待──你的夢想,是否還待天時地利或他人的協助才能完成?


 Chinese (Traditional) 


0:00[空白_錄音] 我們往下看,他說啊「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這「猶然」這兩個字就是笑的樣子。 所以宋榮子就用笑的樣子笑了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那為什么宋榮子笑,其實各位同學你要注意 金聖嘆說《莊子》是「天下第一才子書」 我覺得這挺有意思的。 其實有些東西你要埋那個伏筆,埋得越不著痕跡 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那我要講的是 包括宋榮子出場的表情,他絕對不會說 至人笑,猶然笑之,不是 你們再去讀讀《老子》。 《老子》說什麼,「上士聞道」 最高階的知識分子他聽到道 喜樂而行之,非常勤奮、 奮勉就開始實踐了。 第一等的知識分子 聽到什麼?「朝聞道,夕死可矣」還不夠,在《莊》學認為 「朝聞道」,朝就要開始實踐,這是最高境界 「中士聞之」,然後中等程度的讀書人會怎樣?「若存若亡」 好像聽過。 每次問同學:老師上到哪啊? 有的同學說,老師這段還沒上。 然後一兩個同學跟我講:上了 有的人覺得還沒上,有人覺得上了。 「若存若亡」好像有聽過,好像沒聽過,忘得差不多了,又過了一個禮拜了 可是這還不是最低階的,最低階的,《老子》怎麼說:「下士聞道 大笑之」,哈哈哈好笑,這是什麼道? 「不笑不足以為道」,那你看,你還會譏笑,這也不是很高的境界 所以當然後面還有,我們先講宋榮子。 宋榮子是什麼樣的 境界呢?我在去年好好地研究一下宋榮子,覺得莊子真是解人 如果有一天,別人問我 你死後的傳記由誰來幫你寫?如果裡面有莊子,我絕對挑莊子 莊子凈揀好的說,他很會看一個人優點 所以他的世界很美好。 我看他寫的宋榮子,我當年第一次讀《莊子》的時候,我覺得好欣賞這個人啊。 怎麼樣?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全世界的人都讚美他 他也不會更加勸勉。 這很像一個印度拿諾貝爾獎的礦物學家 他在他獲獎的那一天賀客盈門,整個新聞媒體都到了,湊在外面 他穿著實驗服緩緩走出來,只跟大家打了聲招呼 他說得獎之前的我跟今天其實完全一樣 得獎之前,你們沒有來找我。 得獎之後,你們今天這麼多人來 可是我還是跟昨天一樣,我要做實驗去了。 他就向後轉 那麼多的讚美,沒有讓他覺得很 開心,覺得很虛榮、 很炫耀。 「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的人批判他,他也不在意。 他知道在做一些對的事 這是非常困難的。 但如果你把宋榮子考察了一番,我去年在課堂上講了,我覺得我不要講 我講了我學生宋榮子夢碎,這樣太沒有美感了 其實宋榮子一生 怎麼說呢,他就是設計了一些不太理想的理論,然後到處遊說 然後帶著他的學生們,然後君王都不接受,讀書人也不接受,他還是堅持到底 然後把嘴巴講爛了,然後他跟他的學生都非常窮困 連三餐都不繼,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學派。 你看上去不甚了了 他根本沒有「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他只是「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那莊子因為對仗嘛,把他寫一個「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這樣聽起來不得了 「定乎內外之分」。 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那宋榮子的理論很簡單,什麼是重要?就讓每個人 都吃飽。 那除了這個以外什麼事情都不要太計較嘛 他大概他整個理論就這樣,也不要講什麼公平正義,讓大家有的吃 你吃少點沒關係,反正吃飽了嘛。 大概就是這樣子。 所以他的理論你看了以後是:咦怎麼就這樣子而已哦 「宋鈃尹文」的「宋鈃」。 「辯乎榮辱之境」,他分別榮辱之境的理論就是什麼叫做「辯乎榮辱之境」呢? 其實那個時候是戰亂的時代,只要被攻打的國家都覺得受辱了 那他就說,其實你只要不要覺得自己受辱,你就沒有受辱。 你這是什麼東西呀? 懂吧?因為這理論別人真的是哀哀無告、 受苦,你跟他說你只要感受你 沒有受辱就好。 所以他的理論你看實在欠缺周詳,所以他真的就沒有辦法像 法家、 像墨家,乃至於像道家、 儒家他們的思想 被這麼多後世的註疏家或學者研究,其實真的有他的道理。 好,就這樣子 可是他也了不起了,為什麼?因為他的價值跟一般人不一樣。 坦白講,你不要管他理論周不周全 他為了自己堅持的理想,率領這批學生 然後不追求人間的溫飽,不圖個人的富貴 其實已經很困難了。 你看現在有一個人,有很多人跟著的 那個前面沒有賺頭的,這絕對是少數,你懂吧?這就是宋榮子 可是莊子接下來要說的是,「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可能一般人,賺了錢,就想圖個人生活富貴,圖一家 生活富貴,最好讓你的小孩一生出來,銀行裡的存款就很多 可是他不然,他不汲汲於世俗之人這些追求 雖然他已經比世俗之人在莊子的評價更高了 可是呢,莊子說:「猶有未樹也」 我們說他踽踽獨行到處勸說的身影 他還是有他還沒有達到的更高的境界 於是乎,我們就要問,那更高的境界是什麼呢?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更高的境界,他講了一個人,他叫列子 列子他怎麼樣呢?他乘風而行。 各位同學,你想想風 是什麼?風是機會也可能是考驗,因為機會如果你抓不住它可能 落空了,你就會很難過。 所以御風而行 列子他不計較是不是一定要往前走,他沒有這樣的固執 但是如果機會來了,他就乘風而行 「泠然善也」,他的姿態是這麼地輕靈美妙 「旬有五日而後反」,十五天后,這個風向轉了向 他又跟著吹了回來。 「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各位同學,假如剛剛的宋榮子 他心目中有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福氣。 什麼叫做 人間的福,幸福是什麼?我們在這塊土地成長 可能大部分的家庭,家長都會跟你說:不要管外面的事情趕快讀書就好 不用做家事趕快讀書就好。 好多我臺大的學生,爸爸媽媽對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 念完學士念碩士,念完碩士念博士。 爸爸媽媽就跟孩子說:你拿到博士學位爸爸媽媽 就死而無憾了。 他們聽到死就覺得非常沉重,所以一步一步地 往上念。 可是如果你不是出生在這樣的家庭 你多看看風聲、 雨聲、 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 國事 天下事,事事關心。 你會看到一群人 我每次經過臺北市下雨的日子,我很怕經過一條路 因為那一條路會有很多人在路邊護樹 他們不喜歡臺北市政府亂砍樹。 那他們知道只要風雨大了 一般人不注意,就是砍樹的大好時機,所以他們就爬到樹上,抱住那個樹 那我是一個很愛樹的人,所以我很怕看到這樣的聲音,我覺得好 殘忍。 那這些人不覺得下雨天在外面淋雨很痛苦嗎? 這是他們認為的幸福。 他們覺得這個地球就是要永續經營,擁有很多的綠樹才幸福 那這樣的幸福顯然跟想要開個 party ,花比較多 的錢這種比較世俗價值的幸福是不一樣的。 想要吃好穿好享受好,又是不一樣的 可是我們剛剛講的那個護樹,這譬喻還不錯,因為他們真的是有點可憐 日以繼夜。 那如果管理眾人之事的人越輕忽他們,處理得越粗糙、 越殘暴 他們身心受的傷就越重。 所以這時候就顯得列子 聰明了。 列子看機會來了他才會去護樹,你懂嗎? 他覺得他今天做這件事情會有用而且他自己非常地安全,他才會去做。 他不強求 在過去儒家思想裡面,我們覺得不強求太沒有美感 在儒家思想,我們就要怎麼樣?不信春風喚不回,知其不可而為之。 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就是一定要壯烈成仁 才是完美的結局。 可是莊子的疑問只是這樣嗎? 他覺得保身全生,愛養自己的生命,愛養這個社群的生命 管理眾人之事者,愛養更多人的生命,這不是最基本的嗎? 「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這裡即使對於他跟別人不同定義的人間的幸福 他也不汲汲於追求,所以他就比宋榮子不辛苦,懂吧?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你感覺他好像一個「聖之時也」,風來了我乘風而去 然後風回來了,我跟著回來。 沒有,我家裡蹲就算了 好像是個「聖之時也」,對不對?可是為什麼雖然他做到這樣,我也在上學期好好研究列子一番 然後就發現,列子這個人,他確實有些特殊的技能 可是呢,講到他非常會射箭,在平地是個神射手 可是有一天呢,他的老師,一個得道高人,就要他到山上射箭 列子有懼高症。 他一到了山上,哎呀他的 這個腳後跟有點跑到快要到懸崖外了,然後三分之二的腳掌在 地面上。 他整個人發抖冒汗,整個就趴了下來了 這就是列子。 真正的列子的故事。 上學期為了好好講列子,就深入每一個 故事,然後就發現了什麼,這就是列子還沒有辦法達到最高境界的地方。 因為莊子講的最高境界 就是在心上做功夫。 所以,「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 因為你今天還是要等風來,你才能完遂你要達到的目標 你還是有個目標在外面,只是你不強求而已 好像政治清明了你做,那你覺得政治太混亂 那就算了。 那你的目標還是要在外面做些什麼呀,不是嗎?所以 更高一階到底是什麼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