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时候,人的烦恼皆是因为对“宠辱”的神经过于敏感而产生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常会因为一时“受宠”而惊喜不已,也常会因为一时的“受辱”而恐慌、痛苦不已。可以说,人们的情绪多数时候都是被“宠辱”所掌控的。那么,人如何才能在现实社会中不受“宠辱”的影响呢?
关于此,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老子看来,宠辱都是相同的,它们都会让人“若惊”。受到宠幸,得宠者就会欣喜不已,从而会忘乎所以,容易导致邪行;同时,“宠”多数都是因别人的恩惠而得,是卑下者会享有的待遇,得宠者就会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失去它,就不得不在赐予者面前诚徨诚恐、战战兢兢,甚至还会曲意逢迎,阿谀谄媚。这既伤害了身体,又摧残着人内在的人格尊严。同样,受辱也是如此,受辱者心中愤满,人格同样受到损害。所以宠与辱是同样的,都会损害人的本性。人们只有看破荣辱,不惊不惧才不会患得患失,才能保全自己人格的完整、精神的独立。否则,人的内在情绪尚不稳定,如何谈得上去干大事,创大业呢?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犹如簇簇繁花,既有火红耀眼之时,也有暗淡萧条之日。如果过分地在意“荣”,过分地计较“辱”,内心就会滋生无数的烦恼和痛苦。事实上,无论是“荣”还是“辱”,终有一天都会成为过去,唯有坦然视之、淡然处之,才不会使心情被荣辱得失所左右,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定、生活的和谐。
唐代有个叫卢承庆的人,为官清廉,做事认真。他当的是考工员外郎,这是隶属于吏部的官职,主要负责考察官员。当时,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先大体分成上中下等,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等。
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运粮的官员。这个人因为疏忽,运粮的粮船失事沉进了河中。因此,卢承庆只给他定了一个“中下”的评语。这个运粮官得到这个评价,一点也没生气着急,反而谈笑自若。卢承庆觉得,此人得到这么低的评价都没生气,他应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了,觉得很是欣慰。后来又有一次,卢承庆又对这个人考察,觉得此人能勇于承认错误,就给他评了个“中中”的等级。这个运粮官也没有因此而高兴。卢承庆心想,能做到宠辱不惊,这个人真是不简单。后来又一次,这个运粮官因为大风天气,把粮船吹翻,又使粮食损失了不少。卢承庆一想,此人内在稳重,无论怎样都该给他“中上”,这个运粮官还是没有因此而高兴。从此卢承庆想,此人如此不在乎个人“得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宠辱不惊,堪称官员中的楷模,该委以重任。于是后来就有意地提拔了他。
其实,卢承庆本人也是个宠辱不惊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应在乎。他最初做过考工员外郎,后来往上做过尚书左承,最后还当过兵部侍郎,因为说话得罪了皇帝,还被贬去做简州司马,对此,卢承庆还是没感到窝火。后来,朝廷又把他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卢承庆也没有因此而高兴。
到了晚年病危时,卢承庆把儿女们叫到床前嘱咐他们说:“我死后,丧事一定要从简。穿的这些衣裳算是我的装裹,不要再给我买衣服。棺材外面也别套好几层棺椁guǒ了,用一层棺材装着埋了就可以了。坟也不要太高,碑文也不要乱写,吹嘘我这一生有什么功绩,只要老老实实写上我的简历即可。”可见,卢承庆是个对虚荣看得极为清淡的人,为此,他的内心都是平静而安宁的。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失意中隐藏着幸福,得意中也往往隐藏着灾祸。同样地,人亦有“荣”必有“辱”,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镇定自如,从容面对,荣辱皆不惊,才能在起起伏伏的生活中把握自我,超越自我。
“荣不惊,辱不哀”,淡然地接纳生活和际遇所赐予自己的一切,珍惜自己已经得到的,看淡自己所失去的,才能比别人活得更快乐、更顺心、更洒脱。
当然,不在意“荣”,不计较“辱”,顺其自然是一种洒脱的表现。
顺其自然是经历了万千风雨之后的大彻大悟,也是领略了人生的峰回路转之后的空灵,也是一种幽幽暗暗、反反复复追问之后的抉择。试着让一些事情顺其自然,这样你会发现内心会渐渐地开朗,而思想的负担也会随之减轻许多,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作者|文捷
朗读|雲心尘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