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建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品質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這是在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的新形勢下,依託國內市場優勢,保持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行穩致遠的需要,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期待的需要,同時也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
第一,從此種戰略抉擇的必要性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變化。我國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面臨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同時,我們還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形成的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產業鏈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我國要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十四五”時期和今後更長時期發展,就需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作出新的戰略抉擇。
第二,從此種戰略抉擇的支撐可能性看,大國經濟的優勢就是內部可循環。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萬美元,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這是全球最有潛力的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同時,我國發展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消費和投資需求能夠形成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還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的國家,製造業規模巨大且品類齊全,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我國還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具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因此,基於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和內需潛力的優勢,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我國經濟最大潛力釋放出來,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我們擁有充分的主動權,而且是完全有條件的。這是我們經過長期累積培育形成的大國經濟的最大優勢和潛力,也是我國經濟能夠從容應對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
第三,從此種戰略抉擇的實現路徑看,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涉及國內各類需求構成的全領域、多層次的綜合體系。這既包括需求也包括供給,既包括消費需求也包括投資需求,還包括優化各種資源配置和促進要素流動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按照《建議》就此提出的一系列大思路、大舉措,主要的實現路徑有4個方面。一是充分發揮我國經濟體量大、產業門類齊全、消費市場潛力足等優勢,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完善制度和治理體系、提升創新能力為驅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通過新型舉國體制全面解決重大“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問題;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慧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的需求。二是暢通國內大循環,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加快構建以內需為主的國民經濟循環,完善內需主導、內生增長發展模式。三是全面促進消費和拓展投資空間。消費是最終需求,是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重要基礎,要通過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補足消費短板,激發消費潛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具有關鍵作用,要通過拓展投資空間,優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實施和推進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補短板、強優勢,形成高品質內需供給體系。四是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發展體制機制,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安全可控,增強應對外部風險的免疫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