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江城
类别:社科
作者:彼得·海斯勒
国别:美国
播音:尹铮铮
相关推荐:《东北游记》《说中国》
关于本书:
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之时,进入中国、融入中国,试图感受它、理解它、读懂它,是什么样的体验?《江城》这本中国观察笔记,给出了一个详实、生动而客观的答案。
在本书里,何伟(本名彼得·海斯勒)将他在涪陵的所见所闻一一记载、汇集成篇,客观地展现了改革开放时期,这座中国边缘小城的生活变迁,并从个人经历出发,用有温度的笔触娓娓道来他的思考。无论从文学性还是思想深度上,这都是一部真诚、深刻、可读性强的纪实文学作品。
关于作者: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美国记者、作家。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为《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长期撰稿人,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江城》。
本书金句:
通常,涪陵充斥着车船的喇叭声和建筑工地的喧闹声,可在那一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在这一刻的静默里,既有崇敬,也有惊叹,我与他们感同身受。
有时候,在他们埋头完成作业、而我眺望乌江的时候,我会微笑着告诉自己:我们都是逃亡者。他们逃避了“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我逃避了解构主义。
对涪陵的人们而言,自我意识大多是外来的,你对自我的认识取决于别人对你的认识。
我跟长江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简单:我有时顺水而下,有时候又会逆水而上。逆水较慢,顺水较快。一切的一切,莫过于此——我们在路上交错而过,然后又继续各奔东西。
只有外国人才能写出社会的真像,仇富,现在更严重了,只是这种声音被压抑住了
中午好(✪▽✪)听路上读书午睡一会~
仇富心理+排外主义
本质还是财政危机,所有改革围绕开源和节流。即增加收入和节省开支。
辛亥革命是 1911.10.10而不是 1919年
路上读书 回复 @西伯利亚死鬼: 嗯嗯,口误了。
讲得好,何伟的《江城》我听了两遍,听了主播的讲解映像更深了
路上读书 回复 @村夫垄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