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错误目的——看到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信念

06_错误目的——看到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信念

00:00
18:03

本课学习重点 


练习“破解行为密码三步法”:

1.情绪暂停

2.找密码

3.对症下药

 案例引入:孩子写作业磨蹭,妈妈淑女变泼妇 

你的朋友圈有没有曾经被这个小故事刷屏:一位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还做了两个支架。最后她终于顿悟:想来想去还是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这个小故事特别戳到妈妈们的痛点,大家都心酸地笑了,然后结伴吐槽孩子在作业问题上的各种挑战。

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妈妈们说起自家孩子关于作业拖延磨蹭的现象,接个龙都能绕地球好几圈了。

比如明明1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磨蹭了2个小时还没开始写;

每次写作业,都是擦了又写,写了又擦,妈妈坐在旁边等着他完成作业了签字,他倒好,擦擦写写20分钟过去了,然后上厕所、吃东西,20分钟又过去了……一个小时下来,才写了几个字。


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自主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可眼前的磨磨蹭蹭真是让人着急上火。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依旧要来了解一下,孩子拖延磨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原因分析:每个不当行为背后,都有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 

只有看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破解孩子不当行为的密码。

阿德勒认为,孩子所有的不当行为,都是因为这四个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

2.寻求权利

3.报复

4.自暴自弃

你只有识别出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信念,才能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个时候,孩子的这些不当行为才会消失。

 解决方案:错误行为目的表,破解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密码 

孩子可能会以同样的行为,来达到四个错误目的中的任何一个,因此,要学会识别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

要怎样才能准确破解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密码呢?先给大家分享的是密码表——错误行为目的表。

(点击查看大图)


大家可以先掌握好密码表,然后牢记我们的“破解行为密码三步法”:

情绪暂停(这个上节课我们讲过了)+ 找密码(根据两条线索在“错误行为目的表”中去查找)+对症下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课后练习 

要想熟练地掌握和使用错误行为目的表,我们平时就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并且事先练习应对方法。你可以将孩子平时在学习上带给你的各种挑战写下来,然后找出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写出你的应对方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