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安徽发力点(作者:林斐)|2021年第二期

找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安徽发力点(作者:林斐)|2021年第二期

00:00
15:30

找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安徽发力点

 

作者:林斐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对长三角顺应变局谋求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作出了新定位,赋予长三角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先行探路、率先突破,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重大历史使命。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研判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走向,找准安徽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双循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演变


双循环是针对国内国外市场各种显性与隐性的要素流通,一体化发展则是针对区域内市场的要素流动,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历了从内循环到外循环,再到双循环“三步走”。


第一阶段,从内循环开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上海经济区设立开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标志着长三角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打破了自我封闭的内循环。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蓬勃兴起,20世纪90年代后安徽大规模劳动力从农村地区涌向沪苏浙发达地区务工,安徽开始承接沿海向内陆地区制造业转移,长三角建立起基于要素流动一体化发展的初级形态内循环。


第二阶段,外循环导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00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内循环嫁接外循环的重要节点。以跨国企业为龙头,长三角嵌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开放程度,对外依存度大幅提升。长三角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核心地区、世界制造工厂。安徽从长三角的腹地成为泛长三角地区,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一步扩大承接范围,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大格局。2001—2008年突进式增长,是长三角人口集聚最多、经济转型升级最快,以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三阶段,双循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升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是双循环转换的重要拐点。随着外循环的形势和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国际市场复苏缓慢,外需缩减,2020年则因为疫情,贸易下降幅度更大,出口拉动受抑制,导致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加快。2019年长三角对外依存度为47.6%,比最高峰值下降了一半,占GDP的比重回落到2000年前的水平,但是进出口额扩大了许多。以内循环为主的格局加快形成,2008—2020年调整式增长,2014年安徽加入长三角,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信息流提速,进一步打破地理限制和市场分割,推进合理资源配置、高效产业分工的高级形态的内循环构建。


从长三角看,内外双循环与一体化发展演变是同步共频,不能将内循环与外循环对立起来,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升级加快,实际上也是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大格局趋势的必然选择。


双循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使内循环加快、双循环畅通,一市三省所遇到的挑战不尽相同,安徽作为后发地区压力更大。


第一,新旧动能转换压力加大。以GDP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看长三角,消费占GDP的比重上升,而投资与出口下降,具体到一市三省又有不同。以外向依存度为例,2019年上海、浙江、江苏与安徽分别为89.2%、49.45%、43.54%、12.25%。安徽出口拉动小,主要靠投资,以制造业与传统基建拉动为主,传统经济占比70%,新经济比重仍然偏低。面临着沪苏浙的动力转换,安徽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加快。


第二,要素禀赋重构使转型区域扩大。长三角传统分工模式尚未远去,新经济分工已经到来。地方营商环境从劳动力、土地、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和配套能力等比较优势,扩大至专业人才、金融资本、技术成果与信息数据等优势作用,推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改变要素配置空间格局。安徽从承接长三角制造业转移转向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由于产业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差别,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人口和新兴产业集聚加快,多数中小城市仍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源型城市转型难度大,导致需要转型升级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第三,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变大。长三角制造业发达、门类齐全,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集群优势显著。2008年金融危机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战升级到技术战,190多家国内高科技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暴露出国内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零部件受制于人,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短板”不少。长三角尽管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但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够、部分环节受阻,韧性不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外部市场“脱钩”,产业链、供应链“断链”的风险变大。


第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融入难度加大。长三角人口超过2亿人,长三角城市群人口1亿人,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内需潜力发掘受阻。安徽在长三角一市三省中的人口最多,大量年轻人离开乡村更愿意进入大城市,并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乡村人口锐减,中小城市人口也在流失,“二八”分化现象加剧。当跨省流动人口不能完全被大城市吸纳,就业不稳定会促使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再就业和养老。加之安徽仍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外转移,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导致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足。非均质化一体化发展导致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格局难度增大。


双循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安徽着力点


应对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如何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环节上的“堵点”,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凝聚力更强大的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安徽需要探索新发展格局下的发力点。


一是加强产业创新协作构建内循环。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的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研发,减少对全球核心技术的依赖。长三角担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率先形成持续领跑科技竞争的优势、科技创新的动能,加速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跃升,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核心。一市三省要各扬创新优势之长,相互赋能,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上求突破,瞄准一些“断链”的产品和技术,在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三个层面上加强合作,支持科技创新高地与产业研发高地建设。安徽要以创新驱动摆脱传统产业分工路径依赖,在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下发挥创新功能作用,合肥成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要在基础创新与原始创新上打造自主创新高地,以技术领先、产量领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环节进行深度介入,从而提升对产业与市场的掌控能力,共同提高抗冲击的韧性。


二是支撑双循环全方位开放。长三角的出口受抑制,但仍然占比较高,尽管有部分制造企业转移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但长三角制造业细分领域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仍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利用高水平的开放助推双循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以强有力的内循环对双循环的支撑,坚定不移推进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促进劳动力跨地区、跨产业流动。以高水平开放倒逼内循环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安徽要以建设自贸试验区为引领,从改善营商环境和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入手,推进贸易便利化。实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逐步向市场化国际营商环境跃升,建设高水平开放内陆新高地。


三是深化新经济领域一体化发展合作。长三角正在构建以新经济为引领的差异化分工格局,谋划大城市周边地区产业链的布局。安徽要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平台,从老基建向新基建延伸,同步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数字技术和产业发展,打通行业间数据壁垒。引入数字化平台型企业,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适应消费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线上流量与线下资源融合趋势。加强我省中心城市与沪苏浙中心城市产业链“结对子”合作,推动城市群与都市圈产业链对接的内循环。


四是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新发展格局下全域一体化发展比省际一体化迫切性更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有助于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获得更大优势,而且有助于不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区域从中获得发展动能,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安徽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从参与一体化发展获得生态补偿和相应的经济收益,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方案。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市三省城市间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共建生态经济合作园区,构建一体化发展区域互补共赢、凝聚力更强的帮扶机制,增强一体化治理的能力。


五是牢牢把握内循环的重要支点。安徽的消费空间潜力很大,不仅是提升消费占GDP的比重,还有发掘结构化的空间。加强长三角内在调整,使全体民众享受一体化发展的红利。解决从安徽转移到长三角务工人员的市民化,通过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进城务工群体就地入籍率,解决城市建设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加入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人群。安徽农业人口还需要进一步转移到生产率更高地区的产业和企业,把人口红利兑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对留在农村的人员要实施收入倍增行动,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扩大消费需求,打造内循环的内需重要支点。


(作者为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主播:蔡翔

剪辑:秀丽 |审听: 江淮杂志 王卓

编辑:潘诚| 复核:秀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uckY_ot

    为什么只有11秒

    江淮杂志有声版 回复 @LuckY_ot: 大概下周三音频会上线,请您稍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