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之路6:两种思维

财务自由之路6:两种思维

00:00
11:48


读书人财商学院:为您提供在富爸爸理念指导下,根据中国实际设计的精品财商课。


大家好,这里是读书人财商学院《财务自由之路》系列课程,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两种思维。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右侧企业主象限的三种商业系统,以及在每一种系统中的利与弊、得与舍。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要想在右侧象限游刃有余,就必须有不同于左侧象限的思维和风险意识。


在这节课《两种思维》中,我们将介绍对应于左侧象限的“穷人思维”和右侧象限的“富人思维”;下节课,我们来讨论“风险意识”。


好,现在开始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内容讲解。


首先来说,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到底是什么,罗伯特·清崎曾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把“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分别比喻为“银行家”思维和“银行”思维。注意,这里说的“银行家”并不是拥有银行的企业主,而是指在银行工作的管理人员。罗伯特·清崎劝诫大家要做“银行”而不要去做“银行家”,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说说“银行家”的思维。“银行家”的思维基本上就是“工作+消费”。和大多数处于左侧象限的人一样,“银行家”付出的是工作,得到的是工资,他们预想的生活就是努力工作,升职加薪,赚了钱买个大房子换个好点的车,这样生活可以过得体面一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也会背上巨大的债务,比如房贷、车贷、信用卡。每天当他们醒来,都发现自己挣扎在巨大的债务海洋里,这时怎么办呢?只能牢牢地抓住“工作”这块浮木,更加辛勤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工资,然后再去更高的消费,如此循环往复……


说到这儿,问题就出现了,用一句话概括“银行家”的思维模式,就是他一直在用自己的钱和时间为别人积累财富。


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有点儿不理解,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咱们就以刚才提到的“银行家”买房买车的例子做展示。


用第三课学习到的《两张表格》,也就是“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来展现一下这个过程,我们就会发现,“银行家”和“银行”的财富是此消彼长的。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银行家”的财务状况。


银行家们靠努力工作换得工作收入,也许还有部分奖金,然后他们把大部分收入再加上从银行借来的高额贷款用来买房,买车,改善生活。当然他们有时也会把收入的一小部分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在损益表中,收入项有工资收入和少量的存款利息收入,支出是大额的房贷车贷还本付息和平常的吃穿开销。而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只有银行存款一项。负债项则有房贷车贷等。


大家现在可以脑补着看看损益表,收入项里有存款利息收入,支出项里有还本付息支出,这两者相比,往往是差异巨大的,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巨大的存贷利息率差,2020年我们在银行的存款利息率年化一般为1.7%,,而我们向银行贷款的年化利息率一般都高于4.5%;二来是因为房价高企,一套“体面”的住房留给银行家的银行贷款往往就是个天文数字,其利息支出也必然不小。以贷款700万为例,第一年还款时每月应还利息约为26000元,注意,这只是利息,如果加上本金偿还的话,这位“体面”的银行家每个月要面对的银行还款账单可能高达45000元,而且要还30年!


那么,“银行”的财务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银行家”的存款,其实是“银行”的负债项,但是银行不想干掏利息啊,于是它把存款借给买房买车的人,成功地将这笔负债变成了资产。 “银行”致富的最大秘诀,就是通过“银行家”的努力工作,把负债,也就是“银行家的存款”转变成了资产,也就是 “贷给银行家们的房贷车贷”。


这里有个问题要注意,如果“银行家”存在“银行”里的钱是100万,按目前中国存款准备金率12.5%计算,“银行”能够放出的贷款实际上是700万,这就是经济学中非常著名的“乘数原理”,这一点我们在《富人的阴谋》第四课《金钱“魔术”》里有详细讲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那里找一下答案,这里就不多说了。


好,然后我们再来看“银行”的损益表,“银行”会有大笔的利息收入,以刚才那个房贷例子为准,这笔利息年化收入高达700*4.5%=31.5万,而需要支付给银行家的年化存款利息只有区区的100*1.7%=1.7万。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家”的财富在不知不觉中就流向了“银行”一方,“银行”躺着就赚了钱,而且赚的是大钱。


所以“银行”的思维,如果它有思维的话,必然是想方设法要保持住它的致富秘诀,通过胡萝卜,也就是“升职加薪的期许”加大棒,也就是“沉重的债务负担”,让“银行家们”殚精竭虑、心无旁骛地为“银行”工作,寻找包括房贷、车贷、信用卡在内的各种优质资产,从而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


当然,现实当中,除了债务可以完成从“银行家们”(左侧象限)向银行们(右侧象限)的财富转移,还有其他的一些力量也在完成这种转移,比如说税收、通货膨胀,还有一直被鼓吹的精致消费,等等。


讲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会说:谁都知道“银行”躺着都能赚大钱,可是“银行”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的,所以你教我们要做“银行”而不要去做“银行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其实,这样的陈述有两个问题,第一,能帮助我们致富的是相对应于“银行”的富人思维,而不是要你在现实中真的去开一家银行。所谓的富人思维,就是去关注你自己真正的事业,而不是一味地你去为别人花钱花时间。当然这个“事业”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是你买来用于出租的房屋,也可以是一只绩优的股票,或者一家可以像银行一样,让别人来为你工作的企业,总之就是可以给你带来正向现金流的资产。


第二,银行也并不总是能躺着赚钱的,有一些国际著名的大银行也会破产倒闭,比如英国的巴林银行、美国的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风险意识不高而且疏于管理。那怎样才能提高风险意识,在右侧象限走得更加稳健呢?下节课《风险提示》我们继续讲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