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黼座

19、黼座

00:00
09:32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尚书·益稷》

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即取其五彩的外貌);宗彝,取其忠孝,因有的绘成虎与猿形,虎,“取其严猛”,猿,取其“智”;
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即取其滋养);黼,取其“割断”(做事果断之意);黻,取其“背恶向善”(见《周礼·春官·司服》贾疏)。


黼扆 (fǔ yǐ)
1.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上画斧形花纹。 2.借指帝王。 3.指帝座。

黼座  (fǔ zuò) 
1.帝座。天子座后设黼扆,故名。2.借指天子。

黼 fǔ
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本义:古代礼服上绣的斧头状


黼黻   (fǔ fú) 
1.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2.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3.借指爵禄。
4.使华美。5.借指辞藻,华美的文辞。6.指修饰文辞。7.谓辅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