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和人力资本回报
各位朋友大家好,您现在听到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陆铭和联劝公益基金联合推出的一个关于教育问题的系列语音节目,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大家解释解释教育相关的原理和公共政策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之前我们的课程当中,讲过城市化水平会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会不断的进城,并且有可能是跨地区流动。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又尤其是留守儿童产生了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复杂,我们慢慢说。今天我们来讲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城市化水平会不断提高,它跟教育发展、跟人力资本的回报又是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农村会逐渐有人口减少的现象。
很多人一讲到城市化都非常反感,尤其是农村地区出生的人。人们会觉得为什么我要背井离乡,为什么农村地区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呢?我们在城市里有很多年轻人对于这些问题也缺乏理解。所以一谈到城市化,很多人也凭想象说那我们就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我们到农村去创业,这些问题都想的比较简单。
我今天给大家解释一下城市化它背后的一些原理。
首先你要看到一个趋势,就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率是不断提高的,跟国际上的这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城市化率是偏低的。在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大概达到了60%左右,这还是按照城市常住人口来计算的城市化率,如果仅仅统计拥有本地城镇户籍的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我们的城市化率要再打个7折,也就是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中国城市里居住的常住人口实际上是不具有在当地的城镇户籍的。
而且跟发达国家80%甚至90%的城市化率相比较,我们的城市化率偏低。哪怕是跟全世界其它跟我们经济发展阶段比较相近的国家(或发达国家历史同期)去比较,我们的城市化率也是偏低的,大约偏低了10-15个百分点。
问题来了,为什么城市化率需要不断的、持续的提高?我想要理解这个问题,大家首先不妨在自己脑海里想象一下,一个国家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叫城市,另外一个部分叫农村。大家再看一下城市产业结构,就知道城市的产业结构主要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农村的产业结构虽然它也可能有一点小规模的工厂,有一些制造业,但是农村的主要产业结构其实是农业、旅游还有自然资源产业。
大家想,给定了这样一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就决定了在城市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会相对来说比较快一点。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资本积累,比如说在工厂里不断的增加工厂的机器,这叫资本积累;第二叫技术或者创新,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个力量就驱动在城市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往前发展。甚至可以这么说,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是没有天花板的,它是可以不断的提高它的经济总量的。
但是反过来看,我们看农村地区的产业就不是这样了。农业、旅游或者自然资源产业,它都有一个天花板,这个天花板是你看不见的,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比如说在农业里,虽然我们可以在农业实现机械化,也可以发展农业的技术,但是农业的产量很难增长,为什么?因为农产品的数量从总体来讲它是取决于土地的面积。农村地区还有一些旅游,或者说有一些风景比较好的地方,它就被界定为农村,但是这样的地区大家想它的GDP总量其实受制于搞旅游的风景的游客接待能力。自然资源产业就更加好理解了,不管是森林还是矿产,它的经济总量跟资源总量有关系。
大家想,当一个国家被分为两个部分,城市地区经济增长相对来说比较快,经济总量越来越多,它在整个国家当中所占的GDP比重越来越高,相对来讲农村地区的GDP的份额就会持续的下降。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人口流动,没有城市化进程会面临什么问题?那就是城市地区随着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高,但是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比较慢,人均收入提高的速度就比较慢,就导致城乡间的人均收入有差别。当出现这样的收入差别的时候,对于农村居民来讲他的选择是什么?他的选择就是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工作,这个就是城市化的最为重要的动力。
还不仅如此,除了我刚刚讲到农村地区收入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机会比较有限以外,农村地区还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中,农村地区发展服务业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服务业是一个需要面对面来进行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小到在生活当中理发、餐馆里吃饭,大到去看一个演出、展览会都是需要到现场去面对面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人口密度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服务业发达,大城市的服务业比小城市的服务业要来的发达。而且发达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它的服务质量和多样性也会比较好一点。所以不仅是为了就业,而且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就会有大量人口不断的向城市迁移,向大城市迁移。
曾经有我的读者和听众在我的专栏下面留言说,他实在想不明白,对于现代经济来讲,为什么那些生活服务业特别重要?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特别重要?我顺便回答一下,其实这就是因为人性所致。因为随着人的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它不仅是一个劳动力是一个生产者,而且他还是一个消费者。所以收入水平提高以后,他有不断地消费服务需求,这个时候服务的数量、质量还有多样性就会成为吸引人口流动的非常重要的城市品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以及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的这么一种趋势。
一讲到城市经济就必须要提高创新,你可以看到很多高技术的产业、公司都集中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这里就要讲到另外一个在现代经济学当中非常重要的术语叫做“人力资本外部性”。什么是人力资本外部性?它是指当你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你周边有很多大学生,于是不管是在你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圈里,还是在你的工作当中你的同事圈里,都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存在。这时候你们通过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就产生了一个相互学习效应,这种相互学习效应我们称之为叫“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由于存在人力资本外部性,大学生就会愿意在城市工作,特别是在大城市工作。你会看到一个现象;大学生都是扎堆的,他们不是去大学生少的地方工作,而是去大学生多的地方工作,这就是因为人力资本外部性所产生强大的学习效应。
那么人力资本外部性有多大呢?根据我跟哈佛大学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爱德华·格雷泽的研究,我们用中国数据做了一个测算,如果一个城市比另外一个城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多一年的话,那么它的人均的工资水平就会比另外一个城市要高19%-21%。这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带来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所以这样就可以解释大学生为什么愿意扎堆的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工作。
一讲到刚刚讲的这个现象,可能很多人就要问了,由于城市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大量的大学生就跑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工作。这是不是就带来了我们近些年所看到的农村里就只剩老人、女性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大量年轻的男性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教育水平以上的劳动力就不断流入到城市了。如果你看到这个现象我想提醒你,你可能要区分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国的制度,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存在着户籍制度,它导致了大量城市外来人口在他所居住的城市是不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这里面包括比如说医疗、子女教育、廉租房、公租房。这样一来,我们这些低收入打工者在城市里生活的成本就会非常高。你要让他把孩子带在身边接受教育,老人也带在身边养老,那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到今天就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女性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再说。
除了这个现象以外,在农村地区也存在大量的留守人群现象。其中有大量是老人和女性和低教育程度的这样一些人口,其实是跟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当城市化率不是很高的时候,比如是像中国今天这样的情况,有大量地区农村家庭的人均土地面积可能就一亩地,有的可能连一亩地都不到。这个时候特别是当农村土地流转没有到位的时候,家庭的选择就是年轻男性劳动力进城打工挣钱,农村这一亩地,农村的60岁以上老人,以及一些女性在农村种种地也能够养家糊口,所以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现象是阶段性的,等到城市化率持续提高,等到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再进一步的深化,农村地区人口进一步的减少,减少到最后中国会出现农场的面积不断大型化。等到农场面积不断大型化的时候,机械化的水平就会提高,一开始是会产生拖拉机、收割机,现在中国农村有些地方已经开使用无人机来进行农药的喷洒。再往后如果真的我们的现代大农场真的发达到跟美国一样,——不要说跟美国一样,因为美国的农场面积实在是太大了,——逐渐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飞机也会用于农业生产,到了这个阶段你会看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一些男性的、年轻的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就会回流到农村地区。
近年我们在农村进行调研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农业大公司,农业规模经营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年轻男性、大学生回到了农村就业或者创业。这里我想告诉大家,这里有一个悖论,我们经常说,我们要让农民成为一个能够留得住人的职业,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来使得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走向现代化为前提。
所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公共财政投入的方向也需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共财政投入特别是教育财政投入可能需要跟人口流动方向一致起来。哪里有更多的人口,哪里有人口流入,那么公共教育的财政投入就需要往人口流入地投资。
现在国家已经提出公共财政资源要跟常住人口挂钩,而不是跟户籍人口挂钩,实际上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财政资源跟人口流动方向一致起来。但是这样说也并不是说在人口流出的地方、农村地区就要减少财政投入,也不是这个意思。公共财政它本身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注重公平性,所以对于人口流出地也需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来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除此之外,慈善事业的逻辑跟我刚刚讲到的公共财政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考虑公共财政的支出效率的逻辑是不一样的。慈善事业有的时候需要两个目标同时考虑,一个目标就是怎么让我们慈善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能够尽量帮助更多的人,这时候有一个效率目标在里面。但是对于慈善的具体组织和个人来讲,如果你想做的事情是更加注重公平性,那么你把你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人口流出地包括农村地区,关爱那些流在人口流出地的留守人口,其实也是非常重要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好的,今天我们的话题就先讲到这,我们下一次再见。
陆教授您好,我最近在看您的大作《大国大城》,完全赞同您的观点,而且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关于第六章:全球视野下的大城市中的第一个图表6-1 密度与工资,我竟然看到了我的家乡:汕尾,让我很惊喜,但惊喜之后我发现了同一横坐标的厦门,我是毕业之后在厦门工作的,图表中汕尾竟然比厦门高,这跟我的现实感受有不一样的体验,能否请陆教授解答疑问,谢谢
赞成,新疆一些地方农业已经用上飞机了,主要是兵团做得好
陆铭 回复 @爱情芯甜地: 中国很大,各个地方差异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