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不是齐天大圣能力变差了,而是把孙悟空的能力调强了
按书里的逻辑顺序,是先有的齐天大圣,然后改名孙行者去取经。
但是按照实际的故事形成顺序,是先有的猴行者保护唐僧取经,然后为了提升他的地位,就给他加了大闹天宫的故事。
要点二:唐僧本来是男一号
早期西游故事,都是从唐僧动身取经讲起的,因为主角是唐僧,路上碰上的猴行者。
而猴精齐天大圣(或名通天大圣),是另外一个中国南方的猿猴精故事,单独流传于中国东南沿海,和这个猴行者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猴。
佛教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一个猴行者为配角的故事
要点三:齐天大圣和猴行者的合流
为了凸显猴行者的能力,历代编书的人就不断寻找各种猴子故事,编在猴行者身上。于是,在元杂剧《西游记杂剧》中,出现了猴行者原来叫通天大圣的情节,这其实就是孙悟空地位的提升。这里把两个猴硬拧成了一个猴。
福建顺昌“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神位(俗称“孙悟空墓”)
要点四:孙悟空篡夺了唐僧的男一号
孙悟空地位和人气越来越高,以至于百回本《西游记》的一个大创造,就是把孙悟空调成了男一号,唐僧降为男二号。前七回专门写了孙悟空的出身故事,加在了93回前面。而把唐僧的出身故事一笔抹杀(今天看到的陈光蕊江流僧故事,是从另外一本书中挪借过来的,一般当附录处理)。
与此同时,当然要提升孙悟空的能力,于是让他大闹天宫。然而后面的取经故事,因为限于原来的故事框架,不好让孙悟空一路无敌下去。所以就形成了孙悟空前面强,后面弱的局面。这件事的实质,是孙悟空本来就不强,前七回是硬把能力往上调了!
泉州开元寺的西塔(仁寿塔)上面就有一尊猴行者的壁刻,栩栩如生,猴行者做和尚装扮,头戴金箍,戴念珠,拿的是大砍刀,穿小围裙,和虎皮裙很像了可惜说,腰部还有一卷佛经和葫芦,但是也有说这个是哈奴曼的形象,但是又没有发现哈奴曼是佛教守护的证据或者说哈奴曼是和尚的证据,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西塔上面猴行者的形象到底是怎么演变来的~
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的故事,那多以前写过一本都市传奇,说一个人全身长毛,还能控制自如,变颜色变长短。
暗夜血痕 回复 @二子_e1: 就超级赛亚人呗
感觉被骗了
流云_eo 回复 @请修改昵称0_5o: 挺好的啊
哈哈哈哈哈哈,葫芦兄弟和白雪公主👸
敦煌,那时候叫沙州~瓜州,是敦煌和酒泉之间的一个县,以前叫安西。领导觉得不好听,出了九泉,就安息,于是把名字改回了瓜州县。那里有一个石窟,榆林窟,当年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河西走廊,100年后,所谓归义军,收复河西,名义上归顺朝廷,一直到北宋年间,西夏打跑了河西散落的回鹘人,回鹘人打跑了归义军。
这个角度比较靠谱
参见:十万个冷笑话
我却觉得战无不胜的齐天大圣和带金箍的孙行者成为一个人角色却是西游记最奇妙的地方啊,或许这也是一种猴子按打印机,攒来攒去攒出一本传世之作。
好棒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