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不穿羽绒服,是冬天“最后的倔强”。但在今冬的寒潮面前,这届年轻人真的扛不住冻了。在“双11”,秋裤、暖手宝、可调温羽绒服成为90后放入购物车的热门产品,25—35岁人群正逐渐成为中高端羽绒服的消费主力军。某国产羽绒服品牌负责人感慨,时下中高端羽绒服的客群比往年年轻10岁。今天我们就聊聊羽绒服为什么火了。
入冬以来,各地不断刷新着低温的下限,2021年的首次寒潮更让很多人“冻到开裂”。在冬日的寒风之中,“暖经济”被点燃。从取暖家电,到各式火锅,商家们抓住“凉”机,在吃穿住用各个方面大打温暖牌。尤其是羽绒服,2020年全国销量同比增加13%,成为千亿级的庞大市场。某国产羽绒服品牌今年元旦全国线下门店销售额突破2.36亿元,创单日新纪录。可以说,在凛冽寒风面前,没有什么比一件羽绒服更能温暖人心。
上世纪80年代,羽绒服“登陆”中国,逐渐取代了绿色军大衣在街头巷尾的优势地位。从登山运动员服装,到第一代的“面包服”,再到合体短大衣,羽绒服市场不断推陈出新,但实用性高于美观性,也是中国消费者多年来的印象。哪怕面料愈发多样、剪裁愈发美观、技术愈发先进,“厚肿重”的羽绒服一直努力向“轻美薄”转型,但在一些年轻人眼里,仍只是“大熊”与“小熊”的区别。几年前,一位时尚人士“不穿秋裤”的言论,折射出穿得少才是美、哪怕感冒抖大腿的观念。保暖势必臃肿,美丽势必冻人,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命题。
但近几年,从国外潮牌热度不减,到国产老牌高端转型,再到快时尚、运动型产品层出不穷,羽绒服开辟新赛道、玩出新花样,也俘获了更多年轻粉丝。一众商家各显其能:有的打外形牌,针对科考、运动、商务等不同场景及不同季节做个性化、美观化设计;有的打科技牌,在蓬松度、含绒量等硬指标上精益求精;有的打细节牌,立足于实现“收起来两个拳头大”“零下50度也能穿”的产品标签;有的打时尚牌,不规则造型、混搭风材质不一而足。羽绒服不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进入更多生活场景、掀起消费热潮的同时,也逐渐摘下了“时尚绝缘体”的标签。
近几年,外国羽绒服品牌在中国引发排队抢购热潮多次成为热门新闻,动辄上万的价格丝毫没有减损消费者的热情。这也提醒我们注意,羽绒服成为时尚,离不开品牌效应。除了与时尚界跨界合作、甚至一度登上T台,不少品牌通过在电影大片中频频露面、邀请一线明星合作等方式制造广告效应。在品牌营销的推波助澜下,高端羽绒服不再只是顶风御寒的实用品,更注入了时尚设计的品牌溢价,甚至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大牌示范在前,小品牌、山寨款效仿在后,某款羽绒服就成为风靡一时的着装选择。
人们对羽绒服的态度变化折射出时尚潮流的变迁。不久前,某品牌羽绒服成为“大学生人均款”登上热搜,举目四望,同款羽绒服几乎成为校服。“人均变熊”扑面而来,打破了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执念。的确,时尚与否,不仅和实用与否无关,有时和美丽与否也无关。有人说:从洞洞鞋到雪地靴,在时尚行业里,只要存留时间够长,一些原不属于大众审美的单品也会成为潮流。人均款羽绒服,与其说是审美趋同,不如说是文化认同。在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的影响下,一些人用看似“小众”的羽绒服标识自己,事实上成为潮流中的“大众”。他们的新选择一旦沉淀下来,就会塑造新审美。换句话说,哪怕“臃肿”已和羽绒服说再见,但臃不臃肿早已不算个事。
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羽绒服普及率仅有10%,远低于欧美市场。羽绒服市场大有可为,不单单意味着寒潮来袭时,保暖衣物成为更多人的刚需。更要看到,在消费升级的视野下,一件羽绒服也需要有情怀、有情调,这何尝不是一种刚需?人们对暖和还好看、好使还不贵的期待,曾经助推羽绒服完成从户外装备到走进日常生活、登上时装殿堂的蝶变,未来也将倒逼行业寻找新路、开启新篇。
这正是:
大棉袄二棉裤,里面羊皮外面裹着布,穿上出门还是有点怵;
羽绒服羽绒裤,不怕那零下四五十度,修身时尚还能走猫步。
大家晚安。
(文|石羚 主播 | 殷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