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一百四十五)——谦虚礼让聪明机警的孔融

后汉书(一百四十五)——谦虚礼让聪明机警的孔融

00:00
10:50

      上集我们讲了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的各种故事,而在《资质通鉴》中还记载了一段关于孔融的文字,原本对于历史主线推动不大的人物,柚萝打算在另外的传记专辑中给大家讲解,但是,鉴于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加上这段文字反应出了孔融性格中的一面,因此柚萝打算跟大家聊聊史料中提及的孔融。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的《续汉书》,说这孔融年仅四岁之时,与兄弟们一起吃梨,他直接拿了那个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道:“我是小孩子,理应拿小的。”一个四岁孩童便懂得谦让,使得宗族中的众人都感到非常惊奇。


        而孔融不仅谦让,还勤奋好学,尚在少年之时便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正巧在洛阳任职。李膺性格孤高,平素里,若非其它名士或者自己的亲戚,李膺是一概不见的,门人也一般不予通报。孔融听说后,非常好奇,想看看李膺是个怎样的人,于是前往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与你家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听到孔融的回答,李膺不禁大笑,赞许的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到得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伤难过得需要人扶着才能站起身,众人皆称许他的孝行。而在孔融十六岁时,发生了一件事,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出,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能与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当时的名士张俭被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不过此时的孔褒并不在家。孔融接见了张俭,原本张俭见孔融年轻,没有打算告诉他自己的处境。不过聪明的孔融看出了张俭的窘迫,笑着对他说:“哥哥虽在外未归,但我难道不能作为您的东道主吗?”说罢,便留张俭住在自己家中。


        后来消息走漏,朝中很多官员都帮忙秘密压下此事,使得张俭得以逃脱,但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虽然逮捕了这两兄弟,但有关官吏不知二人到底谁才应获罪,于是盘问二人,孔融抢先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罪应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的人是我,弟弟不知情,罪过不在他,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于是询问他们的母亲,母亲叹道:“年长的人应承担家事,罪责在我”。就这样,一家人竟争着赴死,使得郡县官员迟疑不能决断,只能向朝廷请示。最后朝廷下诏定了孔褒的罪,孔融也因此事而闻名。 


        孔融后来受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在担任司徒掾属期间,孔融表现出了自己刚直不阿的一面,他暗中察访官僚中贪污之人,准备上书建议朝廷予以贬谪罢免,而他检举的人多为宦官的亲族。这封奏疏还没递交给朝廷,就被当时的尚书给拦下了,他害怕得罪宦官,便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当着尚书的面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便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当时的何进的下属们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向何进进言道:“孔融有盛名,将军若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但这次升迁没有维持多久,孔融便因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后来,东汉朝廷发生变动,孔融再次被征为司空掾属,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成为虎贲中郎将不久的孔融,就赶上了董卓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认为不妥,言辞激烈的与董卓争辩,使得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孔融初到北海便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共同谋划。后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在此慢慢集结起四万多人,设置城邑、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人。对待北海国人,孔融坚持以礼相待,若国人没有后代或四方游士在北海去世的,孔融下令要帮忙安葬他们。因而在当地颇有政声,被人称为“孔北海”。后来,孔融被黄巾军将领管亥所围,情势紧急,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不过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但当时袁绍、曹操、公孙瓒等的势力范围相互连接,孔融兵力薄弱,粮草不足,孤立在一个角落,与他们不相来往。他的幕僚左承祖便劝孔融结纳当时势力最强的袁绍曹操,孔融却认为这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因而不愿投靠他们,还怒而将左承祖杀害。刘义逊因此背弃孔融,离开北海郡。


        如果说故事讲到这里,都还在主线上进行了,那么《资质通鉴》中接下来的内容就有些颠覆大家对孔融的印象了。说这孔融以自负于才气秉性出众,立志于平定国家的祸乱,但却志大才疏,一直没有什么成效。有听众可能觉得奇怪了,这孔融不是年少就表现出非凡才干,能诗善文,还是后来的“建安七子”之一么,怎么就志大才疏了?

这里容柚萝先卖个小关子,下集为大家揭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38557drpq

    🙏🙏🙏

  • 听友227795561

    主播,谢谢

  • 罗宾_yo

  • 读历史的麦麦爸爸

    特别喜欢

    丹顶鹤妈妈 回复 @读历史的麦麦爸爸: 😊😊😊

  • 1367287kuul

    讲得好,喜欢听。

  • 岁月静好tj

    装嫩

    岁月静好tj 回复 @丹顶鹤妈妈: